70年光陰荏苒,70年波瀾壯闊。回顧歷史,我國農業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鑄就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農業農村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展望未來,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農業正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正在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正在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探索發展改革之路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領導“三農”戰線廣大干部、科技人員、企業家和農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探索,銳意改革,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農業農村發展改革道路。
開展土地改革,建立集體經濟制度。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土地改革法(草案)》,標志著土地改革全面展開,昔日無地的廣大貧苦農民從此獲得了土地和生產資料,全國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央政府頒布了《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領導農民開展互助合作,農業生產合作社蓬勃發展,形成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格局,初步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為支持工業和城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大力發展農村經濟。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按下“包干保證書”紅手印,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取消統購統銷的農產品購銷體制,工農產品價格關系得到調整。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業剩余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業產業化經營應運而生,小城鎮迅速發展,改變了我國城鄉經濟格局,拓寬了農民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
統籌城鄉發展,著力強農惠農富農。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三農”政策實現重大轉變,實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方略。全面取消農業稅,在中國歷史上延續2600多年的農業稅走進了“歷史博物館”。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印發以“三農”為主題的一號文件,逐步建立健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生產持續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發展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三農”工作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構建農村改革的“四梁八柱”。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步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宅基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改革重要農產品收儲制度,大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事業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促進農村社會煥發新氣象。
鑄就輝煌發展成就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就。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農村民生全面改善,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社會穩定和諧,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高,農產品供給結構不斷優化。糧食產量由建國初期的2千多億斤提高到目前的1.3萬億斤,2012年以來已連續7年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連續4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水平。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決了占世界近20%人口的吃飯問題,實現了口糧絕對安全、谷物基本自給。棉花、油料、糖料產量分別比1949年增長12.7倍、12.4倍、41.1倍,肉蛋奶果菜茶及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供應豐富,實現了由供給短缺、品種單一向供給充足、種類繁多的轉變,食不果腹、憑票供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人民群眾衣食無憂,正在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全國耕地灌溉面積達到10.2億畝,占耕地面積一半以上,初步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品種新技術不斷涌現,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8%以上。農業機械化突飛猛進,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億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快速發展,規模化經營面積占實際耕種面積的比重達到30%以上,形成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帶動小農戶發展的格局。
農村產業融合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競相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農業產業鏈不斷延伸、價值鏈不斷提升、供應鏈不斷完善。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2萬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2.2∶1。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3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4,61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40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降至2.69:1,農民生活由身無分文、溫飽不足邁向總體小康,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如愿蓋房、買車、旅游。農民收入來源渠道日趨廣泛,由單一的種養收益為主向多元化收入方式轉變,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占比分別達到41%、36.7%、2.3%、20%。
農村綜合改革成效顯著,政策制度保障逐步健全。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得到落實,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不斷深化,鞏固和完善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有序推進,管理制度日趨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入開展,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所有權得到落實和保障,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適度放活。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賦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權能,明確入市范圍和途徑,建立健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日益完善,以高質量綠色發展為導向的新型農業補貼制度逐步健全,強農惠農富農的政策體系得到鞏固完善。
農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平明顯提升。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畜牧大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0%,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大幅提高。土壤污染管理與修復穩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規模不斷擴大。漁業資源養護進一步強化,禁漁休漁制度有效落實。天然林資源保護、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工程持續推進,生態安全屏障骨架加快構建。全國森林覆蓋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目前的22.96%,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逐年增加,重點天然草原牲畜超載率下降到10.4%,沙化土地面積年均減少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城鄉融合加快推進。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國絕大部分村莊實現通公路、通電、通電話、通有線電視信號和寬帶。農村人居環境逐步改善,農普結果顯示,47.7%的農戶飲用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73.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整合并軌,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有序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
歷史經驗彌足珍貴
回顧過去,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70年歷程積累了寶貴經驗,值得認真梳理總結,持之以恒地堅持和發揚。
堅持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為推動全國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了基礎和保障。
堅持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始終把發展生產力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第一要務,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強農業生產能力建設,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提升農業競爭力和經營效益,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堅持立足國內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提升糧食生產水平,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牢牢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
堅持保障農民基本權益。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農村工作的出發點,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多途徑增加農民收入,努力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實行村民自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促進農民全面發展。尊重農民意愿和首創精神,調動農民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始終注意處理好工農、城鄉關系,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使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堅持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黨在農業農村發展進程中始終發揮著掌舵引航、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堅持黨的農村基本政策,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政權建設,完善黨管農村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落實黨的政策、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踐行鄉村振興使命
鄉村振興的藍圖已經繪就,沖鋒的號角已經吹響。展望未來,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氣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求真務實的作風把黨中央、國務院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守住“三農”這個戰略后院,為穩住經濟社會大局發揮“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
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完善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在政策制定、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等方面積極向農業農村傾斜,著力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堅定不移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不懈抓緊抓好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健全保障體系,提高保障能力。保持各項支農政策力度只增不減,繼續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持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改善農田水利條件,確保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鞏固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要求,推動農業發展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和生產結構,加快形成與區域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相匹配的農業生產格局,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穩定稻谷、小麥和玉米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鞏固和提升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在穩定產量的同時,把低質、低效和不對路的品種調減下去,把緊缺、專用、優質、綠色品種的生產增加上來。加快發展根植于縣域、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的現代鄉村產業,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走高質量、特色化的鄉村產業發展路子。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力度。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改善農村民生福祉。加強農業農村、水利、生態環保領域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持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傾斜。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建立城鄉統籌的基本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推動城鄉公共服務規劃、政策、投入、項目等同城化管理。深入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家園。保護和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文明程度,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打造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改革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