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孔祥斌:別讓化石農業亂了耕保分寸

[ 作者:孔祥斌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8 錄入:吳玲香 ]

閱讀提示: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每年都倍受兩會關注,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圍繞確保口糧絕對安全藏糧于地等國家戰略,就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言獻策。作為每一個人最為基本的需求,糧食安全不僅意味著能夠有的吃、吃得好,還意味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從國家層面上講,這就是關系國家安全穩定的大事。確保糧食安全要從食物生產源頭和生產環境上實施本土化糧食安全策略,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目诩Z生產基地,走以勞動力和生物技術組合的集約化綠色發展道路,而不應該依靠規模化物質投入尤其是農業化學品投入的化石農業模式。

我國糧食產量連續12年增加,穩穩站在了600億噸的高位,但與之相對應,糧食進口量也在持續增加,2015年已達約100億噸,相當于糧食生產量的1/62015年由于國家糧食庫存增加,糧食收購價格下降,農民種田收益不斷降低。我國耕地利用出現了生產、進口和價格之間的矛盾,以及區域水土資源不斷惡化的趨勢。

我國本地化糧食安全模式現狀

以化肥、農藥、轉基因技術、薄膜為核心,以物質依賴投入為特征的化石農業逐漸替代了以勞動力為集約核心的有機農業形式,導致我國農田生態系統糧食本地化安全模式不斷退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糧食的本地化建立在人與整個自然資源系統的和諧之中,借助自然的力量實現人與自然高度和諧。不同區域的人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適合不同區域的糧食生產方式,而區域水土資源和文化特征的差異,使得糧食安全具有鮮明的本地化特征。

可以說,中國的農耕文化,本質上就是建立了人與自然資源的高度和諧,由此實現了糧食的本地化。天人合一是我國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農耕文化,由此也形成了哈尼、龍勝等不同本地化糧食安全模式,形成了具有區域特征的糧食品種資源、種植結構模式、栽培模式、管理模式以及與其對應的農耕文化模式。

以云南哈尼梯田為例,哈尼族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進行糧食種植。為了保持水土,他們采取山坡種樹的方法,讓森林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坡度,形成了保障引用和水稻的自然水利系統:山頂的水分富集在森林系統,形成天然的蓄水池,在坡度下引到村民居住地,使用之后再循環進入下面的水稻田中。層層水稻田下面是溝谷,這些溝谷是自然的水系,溝谷的水通過蒸發成云,降雨成水,富集在上頂的森林。最終,自然界的水土等各要素在梯田糧食種植中實現了系統內循環利用。

不難看出,這種模式是通過充分利用區域的光照水土資源,在區域土地利用布局、作物種植組合、水肥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給予的物質資源,實現了自然資源的循環化、無害化、可持續化。我國還有江南區域?;~塘、西北坎井等眾多本地化的糧食安全保障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支撐了不斷增加的人口和社會的發展,還保障了我國的生態安全和食物安全。

遺憾的是,30年前我國還是以有機農業生產為特征,但后來以化肥、農藥、轉基因技術、薄膜為核心,以物質依賴投入為特征的化石農業逐漸替代了以勞動力為集約核心的有機農業形式。這種化石農業不僅加劇了我國糧食作物生產的邊際化,而且這種模式導致了農業生產完全依賴物質投入外源驅動,還因缺乏相應的控制技術而導致物質投入過度和生態問題。忽視區域內人的作用以及區域資源稟賦差異,使我國農田生態系統糧食本地化安全模式不斷出現退化。

發達國家不同的糧食生產模式

作物品種單一、種植模式單一、生產模式單一,最大限度地追求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農業發展模式值得質疑;傳統與現代結合,走出一條質量優先的本地化農業發展道路值得借鑒。

從世界耕地資源分布格局來看,美國、巴西等國家的耕地資源豐富,適合規?;募Z食生產,并發展相應的配套技術,進而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顯著的價格競爭能力。

以美國為代表的現代化農業建立的基礎就是規?;r業。最初,占有廣袤土地資源的美國,在二戰期間推動西部大開發,實施土地認領計劃,大量開墾了西部干旱區和半干旱區的草地、濕地。農業擴張使得短時間內大片土地資源被無序開發,加上缺乏相關的防止水土流失措施,使不斷爆發的沙塵暴天氣引發了傷害生態以及農業黑色風暴事件。之后,美國結合土地資源豐富和勞動力有限的實際,農業發展從機械化、化肥、農藥等方面尋求突破,探索出以大規模為基礎的商品化農業形式。由此,美國的現代化農業誕生了——實現了以機械對勞動力的替代,化肥對綠色肥料的替代,農藥對生物防治的替代。

美國實施的以大型機械為代表的規?;r業,實質上就是以節約勞動力投入、依靠規?;镔|投入的化石農業生產。同時,轉基因技術的使用不僅節省了勞動力和病蟲害防治成本,還能顯著提高大豆和玉米等農作物的產量,進而贏得全球定價權。以美國和巴西為核心的大豆和玉米的出口份額的提升,與其說是生產成本的比較優勢,不如說是化石農業在規?;a中的勝利。但低成本的轉基因糧食作物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已經引起了很多專家對糧食安全的憂慮。實際上,美國農業就是通過實現作物品種的單一、種植模式的單一、生產模式的單一,最大限度地追求成本最低、收益最大,這種模式值得質疑。

面對美國的糧食低成本,日本走上了一條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農業發展道路,把本地化食物生產推向極致。日本從水稻的品種、栽培模式、育種模式、水稻生產的耕地資源選擇與保護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數量、質量控制的技術以及生產基地保障模式,走出了一條質量優先的本地化糧食安全的成功模式。

日本的糧食安全策略不僅保障口糧的數量安全,還保障質量安全。日本的生物技術用來研究的是如何保障本民族的口糧安全,而不是實現低價格。從滿足食物的傳統和文化出發,日本不斷研究適合區域口味的水果、蔬菜品種,研究適合土地規?;霓r業機械技術、農村居民點布局、種植模式,并且實現了城鄉互動。為了保障食品安全,采取了農產品追蹤制度,形成了本地化、多樣化、差異性的本地化農產品種植技術模式,最大程度地繼承了傳統農耕文化。在農產品生產上,追求適度規模,重視強調人、區域土地資源特殊性、生物技術在農產品品質上的創新作用,而不是追求以規?;癁榛A的價格競爭策略。由此日本不僅實現了口糧的絕對安全,還使農耕文化得到傳承,提升了技術創新源動力和農產品的附加值。

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

藏糧于地要從食物生產的源頭和生產環境的保障上,實施本土化糧食安全策略,走以勞動力和生物技術組合為特征的綠色化和集約化道路,不應該追求依靠規?;镔|投入實現產量增加的化石農業模式。

相比之下,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緊缺,優質耕地資源顯著減少。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進程,我國糧食生產的重心從傳統的東部和南方區域,轉移到了水土匹配相對較差的北方區域,加大了糧食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灌溉等物質投入的強度?;r業的出發點是賺取利潤和價值,而常規農業滿足的是本地化的糧食需求。我國的土地資源處于劣勢,無法支撐以化石能源為特征的農業方式。因此,我國不應該追求這種依靠規模化物質投入,尤其是以農業化學品投入實現產量增加的化石農業道路。

目前,我國糧食產量與進口量同步增加,農田生態惡化與食品安全問題也同樣存在。過度依賴物質投入,雖然在短時期內可提升糧食產量,但也導致了土壤酸化、地下水下降、土壤污染等生態問題。因此,應該從人地資源關系特征出發,建立適應國情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及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口糧絕對安全、藏糧于地的策略,為我國糧食安全指出了發展方向。保障口糧絕對安全,已經不是指數量的安全,更是品質的安全。在新的糧食格局下,我們應該發展以實施生物技術為突破的有機農業,而有機農業更加重視本土化和本地化,重視糧食生產的整個系統的健康和平衡。從宏觀上來講,就是重視糧食生產物質和能量在本地的流動和循環,重視的是區域山、水、林、湖、田、人自然綜合體的穩定,尋求的是糧食生產和土地利用的和諧,最大限度地減少物質投入,不用甚至少用化肥、農藥等方式。

在土地資源保障上,對口糧生產區域要實施最為嚴格的土地資源保護策略,不僅要保護區域的耕地,更要從協調區域山、水、林、湖、村的角度實施區域性總體保護,而不是分割保護。對此,要充分利用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協調”“創新發展理念,實施保護與發展策略,實現資源保護與資產增值的策略。比如:應該重點保護東北區域傳統的黑土大豆種植區,并形成這個區域適應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形成與大豆生產核心區相適應的模式。

國家提出的口糧絕對安全、藏糧于地的戰略,就是需要從食物生產的源頭和生產環境的保障上,實施本土化糧食安全策略,適當借助糧食生產的全球化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區域的農產品安全應該大力倡導本地化策略,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化的口糧生產基地,走以勞動力和生物技術組合為特征的綠色化和集約化道路,走以區域自然條件為特色的品種差異化道路。通過借鑒傳統的糧食安全保障模式,發揮人的主導作用,實現城鄉協調、區域協調,實現糧食安全的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2016-03-1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好看的AV片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亚洲伊人久久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