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建設與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諸多傳統村落及其文化正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開始對我國“江河流域”(即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及其他廣大地域的傳統村(鎮)落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開展田野調查。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又對“江河流域”傳統村落展開新一輪田野考察。考察結果顯示:與2008-2010年期間的考察結果相比,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工作在國家重視下取得顯著成效,但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仍舊嚴重。基于此,考察組提出了加強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的具體建議,相信會對相關工作有所助益。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大陸城鎮人口達69079萬人,占總人口比例的51.27%,首次超過農村。與此同時,中國農村卻呈現空殼化趨勢。農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大量村落被空置或遺棄。同時,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動的增多和信息網絡覆蓋面的擴大等原因,加大了外來文化向農村滲透的力度,村落傳統文化趨于邊緣化,其傳統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2008年至2010年間,我中心曾組織20個課題組,集中對我國長江、黃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個省113個縣(含縣級市)中902個鄉鎮的傳統村落文化遺存進行了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綜合性復查。這些地域中,在歷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藝術方面具有較高研究價值的傳統村落,2004年為9707個,至2010年僅存5709個,平均每年遞減7.3%,每天消亡1.6個。2014年6月12日至9月30日,我們又組織了8個專項田野考察組,再次對“江河流域”傳統村落展開跟蹤式田野考察,行經11個省、行程18500多公里、為期三個多月,對此區域原已納入調研視野的5709個傳統村落中的1033個進行回訪、考察、調研,并進行數據采集與比照。
本次調研數據顯示,在2010年尚為活態存在的1033個傳統村落,在四年間,又有461個因各種原因消亡,幸存572個。總數消失了44.6%,平均每年遞減11.1%。換言之,在此次調研范圍內的傳統村落中,約3天就有1個消亡。據我中心“傳統村落遺存實錄資料庫”按省域范圍隨機抽樣的綜合信息所得出的整體評估結果顯示,就全國范圍而言,傳統村落消亡的速度整體上遠高于上述數據。可見,四年來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問題仍然突出,形勢依舊嚴峻。
傳統村落保護成效顯著
上令下行,形成合力。以2012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的通知》為標志,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正式納入國家歷史文化保護戰略。在這之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先后公布了兩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2014年4月,四部局聯合公布《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傳統村落保護在一批學者長期呼吁下,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初步建立了國家保護名錄,制定了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并根據保護價值的不同進行分等定級管理。2014年11月,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全國已有2555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在省級層面,不少省份推出“美麗鄉村建設”的口號及具備可操作性的措施和意見。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傳統村落的措施,省委統戰部將各民主黨派與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海外僑胞等社會各階層的資源與力量進行有機有效整合,展開了以“回得去的故鄉”為主題的美麗家園建設系列活動。
在市、縣、鎮級層面,不少地方政府結合自身特點,對傳統村落保護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浙江順溪鎮政府集中財力與精力保護傳統村落,在挖掘傳統村落歷史文化的同時凸顯傳統村落的獨特性,并處理好政府投資保護與市場運作之間的關系,積極尋找民間投資,把市場需求和傳統村落保護結合起來。
從國家層面的政策出臺到各級地方政府的具體落實,上下形成了有效互動。
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成績斐然。自20世紀末開始,馮驥才、烏丙安、潘魯生等專家學者不斷為保護傳統村落呼吁、進言,積極探索有效保護傳統村落的途徑。我中心不僅長期致力于中國傳統的田野考察和相關數據采集,還打造了創新研究平臺,集合高校多學科資源優勢,展開對村落文化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創建了國內首個為中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研究培養專門人才的博士、碩士點。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項目,為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進行宣傳和論證。
對村落的保護離不開鄉賢參與。如今,鄉賢的主體范圍更加寬泛,他們視野開闊,掌握較豐厚的相關資源,積極參與家鄉建設。如湖南省中方縣丁家鄉的楊宗強,大學畢業后取得上海戶籍,2008年返回家鄉,帶動村民建設生態農業園,形成了一定規模。2011年,當地部分參與種植的農戶年收入便達3萬多元,而同期丁家鄉人均年收入僅1300多元。
村民有“覺”有“悟”,傳統村落文化保護方興未艾。在當下不少傳統村落,村民已經意識到傳統村落不僅是自己的家園,還是與家族、民族有關的國家歷史文化財產。河南崤山山區的澠池縣趙溝村先后獲得“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村”“中國傳統村落”等稱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住民的文化覺悟和文化自信。
現存問題與嚴峻形勢
今天,很多地方對傳統村落保護仍存在嚴重的認識誤區。
誤區一:重有形的建筑保護,輕無形的原住民文化保護;重“固態”文化保護,輕“活態”文化保護。在抱有這種認識與理念的人看來,傳統村落只是一些沒有文化靈魂的“死”建筑。實際上,傳統村落文化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古建筑上,更體現于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信仰、道德觀念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豐富“活態”之中。
誤區二:在城鎮化進程中,在急功近利的政績觀指導下,不少基層干部仍未意識到保護傳統村落文化事關國家民族歷史文化記憶。他們認為傳統村落如無旅游開發價值,不能提升當地GDP,不能為其政績“建功立業”,與其費力花錢保護,不如讓其消亡。有的甚至受經濟利益驅動,大行“強拆”之道。如山西某縣有一保存完好的晉商明清建筑,于2008年被正式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2014 年,該縣將其列為城市片區改造重點工程,現在已經磚瓦涂地。
土地毒化,導致新“空心村”出現。伴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土地不斷遭到各種污染源的傷害,土地污染現狀嚴峻。國土資源部相關統計表明,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成為“毒土”。這還不包括農藥、化肥對土地的深度污染。污染加劇導致土壤自然蓄水保肥能力、所存有機養料成分、可耕深度等大幅度降低,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危害人體健康。土地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農民,這也是近年來“空心村”出現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行土地法、文物保護法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存在矛盾。現行土地法、文物保護法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的矛盾根源在于,我國現行農村土地政策、農村民居權屬政策與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保護的需求不相適應。大部分受保護的傳統村落需要修繕,但這些村落中的建筑及文物均屬國家財產,在村落未納入保護范圍之前,原住民有權對其進行修繕;一旦這些村落被納入保護單位,村民就不再具有修繕權。與此同時,因資金匱乏,很多地方政府無力對受保護的傳統村落進行修復。這就導致受保護的傳統村落建筑反而日漸殘損,直到坍塌,而原住民的民生問題也得不到妥善解決。傳統村落保護陷入“掛牌保護”與實際保護相脫節的困局。此類現象較為普遍,如不及時調整政策,出臺可行的保護措施,可能會出現傳統村落越“保”越少、消亡更快的狀況。
對策建議:“五個建立,兩個防止”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非常復雜,包括迫于城鎮化發展趨勢而錯誤行動、思想認識不正確、政策法律缺位、受政績和經濟利益驅動等。為克服這些弊端,我們提出如下建議,具體概括為“五個建立”與“兩個防止”。
建立并出臺中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保護法。目前國內還沒有完全涵蓋和適應中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保護的法律。建議由國務院主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局參與起草,盡快制定出一部適用于中國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保護的國家(而非部門)專門性法規,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
建立傳統村落環境監管監察、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保護傳統村落不能僅僅保護村落建筑,與其息息相關的土質、水質等生態環境也應得到高度重視。近年雖有一些關于傳統村落生態環境保護、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政策法規出臺,但缺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法律,尤其缺乏村落環境污染防治與追責方面的法律法規。在建立起相應的法律制度的同時,要建立起專門的監督監察機構專司此事,形成長效甚至永久機制。
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數據庫。為更好地保護我國傳統村落文化,準確掌握其地域分布與數量,應加快組織建立“中國傳統村落國家數據庫”,成立專項行動工作隊伍,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采取田野調查與民間數據收集相結合的原則,對傳統村落歷史沿革、發展軌跡、建筑風貌、風俗習慣、人口規模、物質與非物質文化以及村民生計、自然與生態資源等進行專業的數據記錄和建檔管理。
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活態”保護、協調發展框架體系。既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村落的文物、文化、生態、民生等諸多方面的價值,也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村落的文化構成從古至今都不是靜止的。沒有傳統村落的“活態”文化存在,傳統村落其他很多方面的價值就難以持續。不能讓傳統村落成為死的標本。因此,必須把傳統村落的建筑保護與其他物質與非物質文化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把傳統村落保護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傳統村落的文化、人、自然環境都“活”起來的全新保護格局,讓傳統村落文化以鮮活的形式重返廣大農村舞臺。
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研究人才隊伍。中國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研究在我國尚處于初始階段,國家應盡快出臺政策,鼓勵支持中國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研究,將保護、研究類專門人才的培養納入高等教育人文學科招生、教育與研究體制,培養大批專業人才。同時,要按照“國家需求、創新引領”的原則,充分整合并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相關學科的資源能量,以利于推出大批高質量的保護與研究創新成果。
防止旅游模式下對傳統村落的過度開發。目前,不少傳統村落因過度開發而失去“傳統村落文化”的原本內涵,甚至變成“流行文化”的大賣場。應建立權威的傳統村落管理體制,依據完善的保護規劃,在保護培育的前提下,對現存傳統村落及其文化資源進行有限、有效的開發利用。
防止傳統村落“空心化”成為演變態勢。要充分認識當前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嚴重性。要使傳統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傳統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質量。整治重點是處理好村莊協調發展的問題,既要對村落建筑進行維護與改造,維護好文化遺產,又要重視村民的居住環境,更要正確引導原住民的價值觀與消費觀,幫助農民建立并強化留守和保護意識。
作者:胡彬彬,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智庫聯盟特聘專家;考察組其他執筆人:吳燦、李紅、楊帆、王安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智庫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