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瓊海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實踐與啟示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是以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意涵的城鎮化。因此,它是一個城鄉經濟社會以及相關制度全面協調發展的過程。從2012 年開始,海南省瓊海市實施“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卑l展戰略,堅持“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原則,走出了一條統籌城鄉發展、促進人的城鎮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圍繞人的城鎮化推進就地城鎮化
瓊海市著力推進就地城鎮化,具體做法是以特色小鎮、農業公園、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旅游綠道為抓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這一做法促進了城鄉產業融合,提升了城市品位,促使農民在城鎮化進程中收入來源多元化、職業身份多樣化,人的城鎮化取得重要進展。
統籌城鄉關系,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城鎮化不是要消滅農村,迫使農民向城鎮集中,而是要使城鄉得到均衡協調發展。瓊海市通過加大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力度,努力使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達到城市標準,進而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農民就業增收、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方面的舉措包括:加快行政服務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向農村覆蓋,加快城市交通、供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這就為農民“不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城鎮化提供了基本條件,使城鎮化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過程。
促進城鎮化與農村現代化均衡發展。瓊海市沒有片面追求人口城鎮化率,而是堅持城鄉相互支持、共同繁榮的城鎮化方向。一方面,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和城市品質,大力改善城市治理;另一方面,通過城鎮化使農村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吸引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回鄉興辦產業,促進農民職業分化、身份多樣化,在城鎮化過程中推動農村現代化,防止出現城市繁榮、農村凋敝的局面。
小城鎮建設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瓊海市在城鎮化中堅持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依據不同地方的產業、文化、生活、環境特點,將小城鎮打造成為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小鎮,形成“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特色、一鎮一產業”的城鎮化模式。這種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傳統生活形態出發推進的城鎮化,既有利于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城鎮化。
建設城鄉社區生活共同體。瓊海市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努力避免城鄉社區發生裂變甚至解體。一方面,注重保護農村的傳統價值和生活方式,使人們對農村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建立在傳統價值、集體記憶和淳樸民風的深厚基礎上。另一方面,讓進城農民實質性地融入城市社會生活共同體,使城市社區不再出現新的二元結構。
推進人的城鎮化需要加強制度創新
瓊海市的實踐對于各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本質上是一個城鄉統籌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過程,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是人的城鎮化。也就是說,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建構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和城鎮化成果。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城鎮化中的諸多“陷阱”,使城鎮化從“土地城鎮化”轉到“人的城鎮化”軌道上來。
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制度建設。從深層次看,城鎮化是一個制度建設問題,特別是要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基礎。如果城鄉之間就業、教育、醫療保險等方面由于制度原因而存在比較嚴重的不平等,那么,新型城鎮化就不可能有效推進。因此,新型城鎮化需要著力解決相關制度問題,解決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問題。瓊海市的就地城鎮化,實質就是通過改革
破除制度障礙,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新型城鎮化的重心是人的城鎮化。過去,一些地方的城鎮化主要表現為由政府主導進行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方面當然很重要,但僅僅關注這些方面容易使城鎮化的重心放在土地城鎮化上,難以觸及城鄉制度變革。制度不變革,就難以實現人的城鎮化。瓊海市城鎮化的成功實踐表明,新型城鎮化不能分別在農村、城鎮兩個領域展開,不能在舊有的城鄉二元結構中打轉,而應將重心放到人的城鎮化上,積極推動制度創新。這也啟示我們,推進新型城鎮化要與治理體制轉變結合起來,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取得突破。
新型城鎮化的要旨是實現城鄉居民共建共享。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不利于城鄉協調發展和城鄉社會流動,導致城鄉差距不斷拉大,農民不能與城鎮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必須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要旨是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和城鎮化成果。這方面做好了,就會給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2016年05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