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我們的經濟理論出了問題,”六次產業“不能甩開農業!
上世紀70年代,日本農業專家今村奈良臣提出了“第六產業”概念,鼓勵農戶“產加銷”三產結合,以獲取更多的增值回報。近年來,“第六產業”逐漸為我國農業界認知,一些地方開始探索實踐農業“三產”融合。
張來武認為,傳統的“第六產業”無法真正破解中國農業、乃至整個經濟層面的發展瓶頸。對此,他在多年理論研究和實踐構架基礎上提出新的“六次產業”理論。
張來武是北京大學數學系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學“雙料博士”。曾任國家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等職。現任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數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和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均有研究,長期致力于農業科技創新,是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的主要“操盤手”。主要科研成果有《教育也是生產智力資本的產業》、《三螺旋創新理論》、《六次產業劃分理論》、《以六次產業理論引領創新創業》等。本文是他今年在復旦大學關于其“六次產業”的一篇演講,大農團隊略有刪改。
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后,中國經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任務。大家都知道不轉型不行、不升級不行,但朝哪里轉,往哪一個產業去升級,很多人心里仍沒有方向。
中國現存城鄉二元結構、食品安全、生態環保及亞健康四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四大挑戰,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學家至今沒有拿出一個有效徹底的方案。在我看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經濟理論出現了問題,而這正是“六次產業”理論的起點。
“三次產業”理論存在局限
目前的“三次產業”理論將農業歸為一類,為自然產品;對自然產品進行加工形成的工業產品,為第二產業;除此以外統稱第三產業。
費歇爾和克拉克的“三次產業”在歷史上引領了主流經濟學的發展,但那是人類社會脫農化的產物,是人類從農業經濟社會走向工業經濟社會時期的產物?,F在,人類已步入從工業經濟社會走向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社會的時期,我們的理論卻仍停滯在脫農化時代和工業化時代。無論是自由經濟學還是古典經濟學,只要主流經濟學以“三次產業”理論作為主要理論,都必將面對歷史錯位。
知識化和信息化時代的特征在于,它不僅需要對產業分工、產業規律進行研究,更需要對產業綜合進行研究。技術的日新月異,顯然無法讓經濟學的增長函數固定在那里,不然,經濟學模型本身就難有作為。
斯蒂格利茨研究經濟信息理論的時候,提出了經濟學信息不對稱理論。我們從來都認為,信息就是你知我知大家知,但實際上不可能。就此而言,早期“三次產業”分類理論已經嚴重脫離信息化市場,嚴重脫離知識經濟時代。
主流經濟學面臨挑戰
全世界在金融危機后都在談創新,但從沒有一個完整的創新經濟學。熊彼得在他的五個創新體系中提到創新,開創了創新系統的創新理論研究。在他之后,是1935年小布什發展為創新的線性理論。該理論認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企業應用等是一個線性過程,結果造成了創新可以由政府一手設計的誤導。
現在西方較為先進的創新理論研究是“雙螺旋”理論,認為市場應用是吸引力,而科學技術進步是推動力。
我們則在發展“三螺旋”理論,認為科學和技術要分開作為“兩螺旋”,科學可以通過生產性知識(而不是只有通過技術發明)進入生產經營,從而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甚至人力資本。這是對主流經濟學的直接挑戰,即應該從傳統經濟學走向創新經濟學,也就是從“三次產業”理論走向“六次產業”理論。
什么是“六次產業”理論?
六次產業理論劃分的范圍如下:第一產業可以不變,是以自然資源為對象的傳統農業;第二產業也可以不變,自然產品再加工,是工業產業;第三產業本質上不變,但略做一些變化,增加第四、第五、第六產業的服務內容。
互聯網⊕(不是互聯網+)是第四產業;第五產業是文化創意⊕;第六產業則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形成的綜合產業。我在使用“+”時,會在上面畫個圈,寫成“⊕”。這是公理化系統中的運算符號。“⊕”可以代表世界上任何運算規則,而小學數學中的“+”只代表最簡單的運算。
用我們的文學語言來表達,“⊕”就是融合,用經濟學語言來說,就叫創新。
“第六產業”是日本農業專家今村奈良臣在上世紀70年代,為解決日本農業收入問題而提出的名詞。今村奈良臣主張,不要將農業經濟學局限在第一產業內,第一產業可以連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從經濟理論來看,今村并沒有脫離“三次產業”理論。因為1+2+3等于6,1*2*3也等于6,所以就稱之為“第六產業”。
今村奈良臣提出的“第六產業”對日本的產業政策發揮了作用,對日本的農民收入提高有所貢獻,但當時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文化創意⊕,因此不可能有真正經濟學理論意義下的“第六產業”,更沒有系統的“六次產業”理論。
今村所謂的“1+2+3”,與我們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有本質上的區別。這里的“+”仍然是線性相加,即拼湊,而拼湊無法產生任何新產業。
我們用汽車行業舉例,將玻璃、輪胎、鋼鐵拼湊在一起不可能成為汽車。簡單的“+”只會增加成本,只有把人的創意和設計“⊕”進來,才可能形成汽車產業。統計學上,把玻璃、輪胎和鋼鐵的利潤拿走,如果剩下的利潤微不足道,就沒有新產業;如果剩下的利潤遠高于拿走的部分,那么汽車產業就誕生了。也就是說,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簡單相加,永遠無法得到“六次產業”理論體系下的“第六產業”。
第四產業是“互聯網⊕”
在“三次產業”理論下的第三產業中,信息化基本上是工業化的延伸,即工業化的信息服務。
但第四產業與之不同。第四產業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的平臺經濟,它可以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毫不相干。第四產業的規律在于收羅點擊率,只要有點擊率,就可以利用其它方法賺錢。2012年至2015年,互聯網服務連續3年在服務業增長中占到72%,而傳統的信息化第三產業服務只有12%左右。這兩個數據背后呈現出裂痕性的變化,正昭示了第四產業的誕生。
如何來評價互聯網企業在創業過程中的價值呢?如果以第三產業的算法為標準,依照財務制度來評價,很多企業早已虧本。然而(現實社會中)虧本的企業仍然能夠在市場轉讓過程中賣出好價錢,為什么?因為伴隨第四產業而來的,還有市售率、市夢率等新評價標準。我們可以“夢想”這個企業將產生怎樣的利潤,可以按市售率來入股。事實上,這樣的規則已經完全形成。
第四產業以獲取信息、利用信息為特征。當然,也可以獲取新知識、利用新知識。第四產業的知識是一般性知識、和信息相關的知識、普通知識、認知的知識,或記錄的知識、數據的知識,這方面,它與同樣利用知識的第五產業存在區別。
第五產業是“文化創意⊕”
如果說,“互聯網⊕”只是我們在“+”號上面加了個圈,聽起來和“互聯網+”沒啥區別。那么,第五產業就完全是獨創了,我們創造了“文化創意⊕”這個詞來概括第五產業。
“文化創意⊕”是什么呢?當代未來學家阿爾夫·托夫勒指出,在狩獵、農業、工業、信息社會后,要出現一個“夢想社會”。夢想社會的特征,是以情感、精神、夢想為生活的主流。也就是說,在夢想社會中,人們對精神產品的需求將與對肉、蛋、奶等的需求處在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
這一假想能夠引出第五產業的第一條理論基線。不論未來夢想社會是否將全面來臨,精神需求越來越具有市場附加值,是毋庸置疑的。開始時總是使用價值決定市場價值,但不斷升華的附加值卻不能停留在使用價值上。只有在精神需求上做文章才能產生品牌,品牌的概念其實已經包含精神需求的觀念。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北京的草莓賣到日本,一盒兩千元,供不應求,原來是用了天皇的盒子來包裝,它借助了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拜和精神依賴;新疆的番茄素在哈薩克斯坦一夜成名,成了總統的品牌,無非是改了個寓意“吉祥健康”的哈薩克語名字,被哈薩克斯坦的市場和文化承認。一頭輸入生產性知識,一頭輸出精神需求和附加值,這就是第五產業的產業模式。
有很多做法能夠將精神需求轉換成市場,使定價系統涉及到文化。比如,使用微信計步功能,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第一的評分被超過時,又會不由自主多走幾步。當我們把走步變成一種社交,群體交流與點擊率勢必會得到提升,這就是把簡單的走步變成了社交文化的需求。
第五產業的第二條基線是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設計出來。之前已經提到,第六產業也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這種融合絕非拼湊。如果沒有第四、第五產業的貢獻,基本不會有真正的第六產業產生?!?+2+3”直接的疊加效應,只能產生一些微不足道的效益。
第六產業想要融合成一個真正新的綜合產業,第五產業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可以簡單相加,但要真正融合,就需要第五產業的精妙策劃設計??梢哉f,第五產業是我們第六產業創新的總設計師。誰想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系統設計成新的綜合產業,誰就必須掌握第五產業的精髓妙義。
第五產業還是生產人力資本、生產人工智能的產業,這是第三條基線。傳統主流經濟學和管理學已將人力資本看得比資本還重要,生產人力資本的現有大學模式盡管不能真正成為第五產業,卻蘊藏著第五產業,因為生產性知識來源于大學。
與此同時,第五產業還生產人工智能。李世石和Alpha Go的“人機大戰”表明,人類已經進入能夠造出人力資本和人工智能的時代。Alpha Go戰勝李世石的原因與第五產業不無關聯。通過第五產業的發展,人類已可以讓知識和生產性知識走向資本,走向智能,變成能力、競爭力,運用到市場競爭和諸如圍棋這樣的博弈中去。這都說明了第五產業不能被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取代,即便是第四產業,也只是為其提供了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手段。第五產業本身輸入的是知識及強化學習的數據,輸出的是人工智能、人力資本,將精神需求轉化市場和附加值的能力與方法,以及對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與設計。這種情況下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成就了新的產業——第六產業。
第六產業不是簡單的“1+2+3”
第六產業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融合不是簡單相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是否融合,首要的標準是市場競爭力,也就是利潤。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零邊際成本社會》告訴我們,如果懂得第四產業的規律并會使用它,在做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時,就絕對不要輕易投不必要的錢,而是應當把平臺用盡,貢獻點擊率。這實際上是在探討第六產業能否把第四、第五產業充分為我所用,做到不花邊際成本。
不論哪個產業,若要和互聯網或文化創意融合,都需要注意控制成本,同時找到自身的合作價值,使對方愿意達成合作。這就是零邊際成本的做法。最初會需要一定投資,等發展下去,效益就會在不多投錢的同時不斷疊加。這中間不僅有智慧,還有一種文化和精神。懂得做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懂得用零邊際成本效益控制成本,懂得用其他非成本方式的人,絕不是在用傳統經濟學的方式尋找合作。他一定懂得開源、分享與合作,這就是“創客精神”。
需要強調的是,第六產業有一個限制性的前提。它首先要以第一產業為對象,解決現代農業問題和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問題。甩開農業,將不能作為一個以六次產業理論劃分的新產業。第六產業概念的關鍵詞,就是要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
總之,我們要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融合起來,推動中國第六產業的誕生,使中國真正實現“第六產業”的產業升級。第六產業一定要去市場上建,到地方政府去建,變成可投資的、可就業的、可賺錢的產業。歡迎大家一起成為中國第六產業的創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大農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