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于發起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倡議,中國是最早參與并積極推動GIAHS項目的國家之一。農業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不僅承載著文化,更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發掘和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對農村環境的改善、農民脫貧、農業科技發展等方面都有示范性和帶動性作用。農業部全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閔慶文研究員認為,三個關鍵機制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非常重要。
政策激勵
實施補償機制,留下傳統“基因”
首先,需要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激勵機制”。農業文化遺產蘊含著對于當今和未來農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的生物、文化和技術“基因”。傳統農業生產系統中的許多重要動植物遺傳資源及相關的生物多樣性,在維持生態系統穩定和服務功能發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農業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諸如侗族大歌、哈尼四季生產調、青田魚燈舞等豐富多彩的歌舞以及民俗、飲食、建筑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農耕文化傳承、農村社會和諧等具有重要意義;稻田養魚、桑基魚塘、農林復合、梯田耕作、間作套種等傳統農業生產技術,對于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因此,應當盡快研究并實施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生態與文化補償,即參照對于自然生態保護的思路和做法對農業生物多樣性與農業生態景觀保護進行生態補償,參照對于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保護的思路和做法對農業技術與文化多樣性保護進行文化補償。
在農業與農村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已有許多政策,應當注意政策融合問題,因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是一類特殊的區域發展問題,除建立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外,還應當將已經實施的美麗鄉村建設、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民族文化保護、農村生態建設、精準扶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三產”融合發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型農民培訓與“雙創”等政策進行有機結合。
產業促進
平衡“原汁原味”與發展需求
其次,需要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產業促進機制”。農業文化遺產多處于經濟落后、生態脆弱、文化豐厚的地區,肩負著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的多重任務。過分強調“原汁原味”的保護而忽視了區域發展,難以調動當地居民遺產保護的積極性,難以實現保護的目的,需要探索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的新思路。
農業文化遺產除了具有直接的生產功能外,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這為拓展農業功能、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村和諧穩定奠定了資源基礎。農業文化遺產地具有發展“第六產業”的先天優勢。特有的農業物種與生物資源、相對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傳統的文化習俗和優美的鄉村景觀,成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手工藝品制作、生態與文化旅游以及生物資源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的優勢。
秉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基本原則,在堅持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前提下,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生物資源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鄉村旅游產業等為主要內容的多功能農業,逐步建立起農業功能拓展、三產融合發展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實現農民從“農業生產者”向“多種經營者”的轉變,農事活動、鄉村景觀、傳統民俗、生態環境向生態與文化旅游資源的轉變,原來自給自足的農產品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特色農產品、高端消費品和旅游紀念品的轉變。
多方參與
加強政府主導,調動各方力量
再次,需要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多方參與機制”。農業文化遺產是先民創造、世代傳承并不斷發展的傳統農業生產系統,其所有者應當是依然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他們理應成為農業文化遺產的最主要的保護者,同時也是遺產保護的最主要的受益者。但必須看到,之所以要對農業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正是因為它們在現今條件下面臨著威脅,不具有競爭力而處于“瀕危”狀態。如果僅靠農民進行保護,不僅難以實現保護的目的,而且把屬于全人類共有共享的“遺產”保護重任壓到弱勢群體身上,也是不公平的。
為此,應當建立政府推動、科技驅動、企業帶動、社區主動、社會聯動的“五位一體”的多方參與機制。由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制定相關保障性政策,實施規范化管理,組織規劃編制和實施,負責資金籌措等,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納入地方發展的總體布局中。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作用,組織農業生態、農業歷史、農業文化、農業經濟、農村發展等領域的專家,發掘、評估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分析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可持續發展機制,協助編制科學、可操作的保護與發展規劃,進行傳統知識與經驗的理論提升。充分調動農村社區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真正成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最主要受益者。注重發揮企業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中的特殊作用,有效提高產品開發、市場開拓、資金投入、產業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探索社區支持農業、認養制度、志愿者制度等措施。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6年08月19日10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