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陳亞軍:特色小鎮:產業是生命力特色是競爭力?

[ 作者:陳亞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14 錄入:王惠敏 ]

為什么說小城鎮是大夢想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人們對大城市病的厭煩,小城鎮開始承載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特色小城鎮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是兩個概念,那么,特色小鎮的發展在新型城鎮化的退進過程中應該處于什么定位和位置?小城鎮發展的方向在哪里?這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找準定位 理性思考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4年3月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針對以往三十多年的城鎮化路徑進行了反思,提出新型道路轉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道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四大戰略任務;同時提出要統籌推進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資金保障、城鎮住房、生態環境保護等制度改革,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五項改革舉措。

從目前來看,農民工融入城鎮的政策,包括居住證制度、人地掛鉤政策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建設得到有序推進。

但目前仍然面臨很多問題,一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滯后,和預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的原因是地方政府和農業轉移人口兩者積極性不高。二是城市建設和城鎮體系也存在短板,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三個方面。城鎮體系來說,中小城市偏少,顯然是一個短板,據測算,人口20萬以下的小城鎮,在城市體系中占比僅18%左右,這個與寶塔型的結構體系是完全不一致的。三是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弱。

針對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今年2月國務院再次發文強調,抓好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抓好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鎮發展問題、抓好城市功能提升的問題,同時還要抓好體制機制創新保障問題。

在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要找準定位,理性思考小城鎮建設問題。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對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的轉化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利于輻射帶動新農村的建設。

但目前要先弄清兩個概念,為什么叫特色小鎮和小城鎮?

其實,目前各地方推建的形式包括兩種概念形態,其一是特色小鎮,譬如浙江目前在實踐的,是非鎮非區的概念,是一種運用新理念、新途徑、新模式打造的創新、創業平臺;另一種是特色小城鎮,具備行政區單元,具有鮮明的產業特色,并且有一定人口經濟規模,譬如江蘇、廣東等地方在做城鎮建設。

為了規范和指導各地對特色小鎮的推進和發展,我國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明確了一些重點發展方向,避免一哄而上、走舊路、走彎路。如果這個問題得到合理解決,特色小鎮、小城鎮的建設能夠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但如果處理不好,今后可能產生的水土資源浪費、生態環境破壞等,將帶來諸多治理上的困難。

創新思路 不能東施效顰

在推進特色小城鎮和小鎮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創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切記走老路,要著眼于供給側的改革,著眼于培育供給側的小城鎮經濟,從這種思路出發來謀劃小城鎮和小鎮的發展。

首先,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堅決不能照搬照抄。各地方的條件均不相同,浙江提出特色小鎮的概念,有基于浙江自己獨到的優勢,其基礎產業的集聚區較明顯,所以,各地方應從實際出發,不能東施效顰。

同時,要產業建鎮,不能離開產業搞建設。無論是特色小鎮,還是特色小城鎮,無論是東部還是西部,都需要共同遵循這一原則,否則必然出現空鎮鬼鎮現象。同時要突出特色,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產業是小城鎮發展的生命力,特色是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因此要按照區位的優勢、資源的稟賦來培育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具成長性的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延伸產業鏈,進而促進產業跨界融合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集聚人口。

在以上原則的基礎上,我們面臨諸多挑戰和較為艱巨的任務。

創新平臺的建設。培育城鎮發展新動能,在特色小鎮或是小城鎮,優勢是創業的進入門檻、成本低,相對而言體制機制的束縛比大城市少,生態環境好,因此我們要利用這樣的優勢打造雙創平臺,特別是大城市周邊的小城鎮,完全有可能通過創新集聚高端生產要素,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圈。

當然,在創新過程中,創新體制機制是根本,也是釋放小城鎮內生動力最關鍵條件,包括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資金、公共服務等問題,這四方面重點體制創新要加緊跟上,這樣才能夠激發出小城鎮的發展活力。

最后要堅持以人為本,無論是小城鎮還是小鎮,承擔著相同的使命,以人為核心,統籌空間,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使人民群眾有更好的獲得感,這是搞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真正的目的。

為什么歐洲、美國的小鎮很多,企業的總部很多都在小鎮?關鍵是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功能比較完善。如若交通、生活等基礎設施完善程度較好,物流成本方面大小城鎮差距便會較小,這是促進企業向小城鎮布局的重要功能。

同樣,這也關系到提升小城鎮建設質量的問題,人口向小城鎮集聚,解決就地就近城鎮化,公共服務設施特別是教育和醫療資源的配置非常重要。如果我國教育、醫療資源的配改能夠將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差距縮小,小城鎮對人口的吸引力將逐漸提升。因此從政策取向來講,一方面要通過推動公共資源的配置與行政等級配置來轉變;另外一方面,要對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要按同等城市的標準配置公共服務等進行改革。

當然,建設過程中,主體要多元化,一定要發揮企業和市場主體的作用,總結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發揮好社會力量的作用,特別處理好政府、社會、市場這三大主體同心協力的問題,在這方面華夏幸福提供了很好的樣板,以運營商的角度讓市場經營城市。但是,目前很多地方都主要以政府主導在管理城市,這種方向對與否值得反思。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副司長,記者郭少丹根據公開發言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營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久久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