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博士微信群”有感
我正在主持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關注“鄉村凋敝治理”的問題,因此每每到農村看到種種“凋敝現象”得不到治理,并有不斷蔓延的趨勢,就非常糾結,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農村在不斷走向沒落呢?有人說,農村缺資金,可是現在有不少農村人跑到城里去創業并獲得成功,似乎資金不是一個問題。有人說農村人愚昧、落后、不上進,這一點早就被著名的農業經濟學家舒爾茨否定了,他那句“只要有適當刺激,農民也會點石成金”的名言,說出了許多農民的心聲:“我并不笨!”。最近在農村調研,與地方政府領導聊天,說到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已經不講缺錢缺人了,講得最多的是“缺人才”!這跟前些年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要問這個問題,十有八九的答案是“缺錢”。我不得不說,領導們的關注焦點從“缺資金”到“缺人才”的轉變,是觀念上的一個不小的進步。
那么,為什么地方領導會覺得農村缺人才呢?這跟國家對農村發展的戰略轉變有點關系:在改革開放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們政策的重點是關注農民增收。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讓農民增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城里去打工,獲得比農村種地高得多的工資性收入。于是那時候地方政府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向經濟發達地區組織勞務輸出。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是由于世界經濟下行,城市產業發展不景氣,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連城里的大學生都難以安排,就不要說農民工了;二是由于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農民工的基本技能不足以適應現代城市產業的需要,出現勞動力需求的結構性供給失衡;三是當年的一代農民工漸漸老去,不斷返鄉,農村回流人口在增加,農村人口被戲稱為386061部隊,現在增加了一支年齡大約在45-55歲之間的勞動大軍,農村現在不那么缺人了。這樣一來政府發現,僅僅依靠向城市輸出勞動力已經不是一個持續解決農民收入增長的好辦法,于是在2005年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議,2007年開始鼓勵農民工帶資金和技術返鄉創業。當地方干部把眼光從城市轉回農村,聚焦于本地農村發展時,發現農民創業不是僅僅擁有資金就可以的,技術與創新思維才是創業的關鍵所在。所以,即便政府可以提供很多扶持創業所需的基礎設施,農民工可以帶回足以支持創業所需的資金,但在創業所需的技術與創新思維面前,農民仍然會一籌莫展,甚至屢戰屢敗。這就讓地方政府領導深深感到,如今的農村發展最大的不足不是資金,而是人才!
農村缺人才是一個事實,這有幾個原因:一是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慣性。由于這種慣性,城市將農村里最為優秀的青年通過高考這種正式的制度安排源源不斷吸走,沒有擠上高考獨木橋的農村另一部分優秀青年,則通過進城務工在城市創業留在城市;二是由于世俗的文化觀念。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農村不是文化人呆的地方,只要上過大學,就沒有了回到農村的勇氣,哪怕你學的專業只有回到農村才能發揮作用,也只能選擇在城市蜷縮,哪怕是付出改行的高昂成本也會在所不惜。所以當我們聽到某某念完大學回到農村干事業,就一定是一條新聞。“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之所以很火,就是因為一個大學生最后去賣豬肉了。因為在我們的文化里,“大學生”與“賣豬肉”實在是很難牽扯到一起的兩個詞;三是由于農村產業發展的殘缺性。講到農村產業,傳統觀念里就是種田,栽樹,種竹,這種傳統農業主要靠的是經驗,不是知識和技能。單一化的農村產業導致農村沒有儲備人才的載體,現在要改變農村產業結構,從單一產業變為多元化,自然會感覺到人才匱乏。由于上述原因,無論是正式制度還是非正式制度,或者是農村現在的發展狀況,對人才在農村扎根都會形成一道個人無法逾越的屏障!然而,農村的發展要突破單一產業格局,正如熊皮特所說,需要引進新的商品、市場、技術、組織,改變農村的生產函數,實現農村的“創造性破壞”,那就離不開人才。一邊是人才不愿下鄉,一邊是農村發展需要人才,這是農村發展遇到的一個兩難沖突。
那么,農村發展如何才能走出這個兩難沖突呢?就目前情況看,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如果抱著農村所需的人才一定要能夠在農村扎根的想法,是不太切合實際的。不過,人才資源跟別的資源不太一樣的地方,在于人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知識,而知識具有可傳播性和可重復利用性,從而具有邊際報酬遞增的性質。簡單地說,資金、物質等資源用來生產這件產品就不能再用于生產那件產品,給了這個地方就不能再給那個地方,知識資源就不一樣,可以同時給許多地方,可以重復使用。知識資源這種共享性特征,使知識資源擁有者可以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提供知識服務,只要有足夠暢通的傳播渠道!這就給解決有知識的人才不愿扎根農村,而農村發展又需要知識這一兩難沖突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人才不愿扎根農村已經不是農村獲得知識不可逾越的約束,只要我們能夠為有知識的人才與鄉村發展之間搭建好知識傳播的通道!
知識能否下鄉有兩個條件:一是能夠找到有知識的人,二是有知識的人愿意向農村傳播知識。前一個條件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城市里聚集著非常多的有才華有知識的人,地方政府苦惱的是,這些人才不愿下鄉扎根。如前面所說,知識為農村服務是不需要擁有知識的人扎根農村的,只要他愿意將知識傳播到農村就可以。那么,什么樣的人才有向農村傳播知識的意愿呢?我想起了費孝通先生所說的,中國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人具有十分濃厚的“鄉土性”,一個人只要從農村出來,無論走到哪里,都很難抖落掉身上的“鄉土情結”。所以,那些從鄉下通過高考等路徑走進城里的擁有豐富知識的精英學子,應該是最有意愿向農村,向自己的家鄉輸送知識的人才。最近我們吉安在外的老鄉建立了一個“吉安博士聯誼會”的微信群,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幾天就聚集了快400位博士,大家互不相識,但一談到家鄉建設,就有說不完的熱情。有人粗略估計,要把吉安籍的博士全部召集在一起,可能數以千計。他們有學經濟,有學工學,有學文學,有學農業,在許多領域都頗有建樹。這些散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不同角落的精英學子們,盡管不能像以前的鄉賢“衣錦還鄉”,但家鄉的觀念在他們心中是抹不去的。他們有著極其強烈的向家鄉傳輸知識的意愿,所欠缺的僅僅是一條有效的管道。
由此看來,我們的地方政府應該轉換一個觀念,人才只要為我所用,而不必為我所有,把那些從鄉土中走出去的人才召集起來,為他們建立起有效的知識傳播管道,可能是一種最為經濟有效的聚賢之道。知識分子最好的是面子,你不去請他,要他主動找上門來服務,他是拉不下這樣的面子的。反過來說,如果你去請他利用閑暇時間或者返鄉探親的機會為家鄉提供知識服務,他會覺得十分有面子,這在管理學里叫做“聲譽機制”:在傳統的農村社會中,知識分子回鄉扎根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所以一般像江西這樣農耕文明很濃厚的地方,出來的莘莘學子是很少回故里工作的,只要在外面工作,回到家鄉就會很有面子;但是,如果回來家鄉能夠得到家鄉政府的熱情邀約,那在相親面前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會大大提升自己在家鄉父老面前的“聲譽”,因此爭相往之。對政府來說,一紙邀約就能聚起八方人才,還有比這個更值得的交易嗎?遺憾的是,這么劃算的交易,卻常常沒有得到重視,而將大把大把鈔票花在招商引資上,效果反而不見得好。
現在的農村被遺忘的人才還有一類,就是那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去打工,現在返鄉養老的50歲左右的第一代農民工。他們雖然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在市場經濟和工業文明中熏陶了幾十年,如今因為在城市找不到立足的地方而返回家鄉,扎根于農村。目前他們為生計正在四處奔波,常常有懷才不遇之心。如果我們把這些扎根農村的歸巢農民工和散落在各地而滿懷鄉土情結的精英學子結合在一起,實現精英人才的知識和鄉土人才的經驗的完美結合,可以為農村創業的繁榮,產業的振興提供非常堅實的支持,農村發展的人才瓶頸可能會因此迎刃而解。在這里,地方政府一頭連接城市,一頭連接農村,自然成為鄉土人才和精英學子之間的最佳橋梁!
有多少像我一樣的游子,正在等待著家鄉的召喚,準備用我們的軀體和靈魂為家鄉發展做貢獻,以感恩和報答家鄉,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有“吉安博士微信群”為證,家鄉的父母官,你們聽到了嗎?
作者系江蘇大學教授博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莊園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