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色小鎮的話題特別火,尤其是人們對農村特色小鎮發展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農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等新名字層出不窮,甚至有人斷言,幾年以后,在特色小鎮建設的推動下,農村將變成集休閑、娛樂、觀光、養生為一體的新農村。在那里,人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憶得起鄉愁,到那時,城里人將紛紛來到農村,農民也將會成為人們向往的熱門職業!
往前的二、三十年時間里,農村人常常借用“鯉魚跳龍門”一詞來比喻那些從農村逃離出來的能人,大家相信“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成龍”,因此造出一個新詞叫“鯉魚躍農門”,也相信只要有能力“躍過農門”,就一定有機會飛黃騰達。可是在今天,人們為什么會對農村特色小鎮建設表現出如此大的熱情與信心呢?我認為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一是城市的人們厭煩了繁雜喧囂,開始向往鄉村的寧靜。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們一直執行著“城市偏向”的發展政策,城市的基礎設施、就業機會、生活水平、養老保障等諸多條件都遠遠超過農村,這也就是農村人做夢也想自己能夠“鯉魚躍農門”的關鍵原因。不過,在城鄉勞動力市場隔離的背景下,能夠成功完成這種跳躍的人畢竟在少數,因此,城鄉之間的二元狀況就一直在延續著。改革開放之后,城鄉勞動力流動的閘門被拆除,進入城市的門檻被降低,大量農村人口開始涌入城市,導致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情形是,城市的綠地不斷被高樓覆蓋而房價仍然是一漲再漲;城市的工場排出的污水臭氣侵占著人們的生活空間但工作仍然是一職難求;地鐵延伸汽車增加不斷替代人的雙腳可人們仍然覺得時間不夠。凡此種種,讓那些抱著“幻想”來到城市的人們,開始在喧囂與快速中被壓迫得難以呼吸,隨著城市人口的暴漲,人們享受到的基礎設施、就業便利、工資水平、養老保障遠遠不如預期,許多人只能在夾縫中過著麻木的生活,圈子越來越小,人越來越封閉,對城市開始心生厭倦,開始回憶起農村那“田園詩般的生活”,由此也就勾勒出了農村特色小鎮的那般美景!
二是農村的人們受夠了寂寞凋零,翹首期盼小鎮的繁榮。農村人幾十年來的城市追逐夢,讓自己在身強力壯的時候離開家鄉來到城市謀生,留在身后的故土只能與父輩相伴,一步步走向凋零:原來精耕細作的土地現在因勞動力不足而只能望天收;原來園子里各式各樣的時令蔬菜瓜果如今早已被雜草侵占;原來院子里房前屋后整潔的溝渠如今已是垃圾遍地。村子里見不到后生的身影,只有老人兒童相互偎依,那敗落的學校和鄉村醫院也差不多人去樓空盡顯滄桑。那些一直堅守在農村的老人兒童,做夢也想著自己的棲息之所能夠擁有城市的繁榮,同樣,那些最早出去城市打工的農村人,在城市漂泊幾十年卻沒能扎根,如今回到自己的家鄉,體驗著城市與農村生活上的巨大落差,更是翹首期盼小鎮的繁榮,好讓自己早已習慣的城市生活得以延續。
三是政府的決策意識到責任擔當,極力推進城鄉的融合。這幾十年來我們對城鄉二元結構的治理,不斷拆除城鄉之間的制度藩籬,讓城市與農村之間要素自由流動,的確大大提高了要素使用的效率,但卻沒有治愈城鄉二元的頑疾,甚至讓城市走向過度繁榮的同時造就了農村的凋敝,城鄉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寬難以逾越,這顯然不是我們社會發展設計的初衷。現如今,城里人想吃的農產品越來越難以如意稱心,想看的農村景象也越來越有煞風景,而在另一邊,農民種出來的東西卻越來越賣不出去,農村的秀水河山也越來越人跡罕至。城鄉之間的供求脫節,讓城鄉百姓過得都不如意,需要政府擔當。于是,2005年政府開始提出新農村建設,2007年開始鼓勵農民工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業,201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鼓勵人們回到農村致力于強農、惠農、富農的新事業,2016年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干脆明確提出發展農業特色小鎮,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期望通過農村特色小鎮建設,形成現代農業+城鎮,產城一體,農旅雙鏈,區域融合發展的農旅綜合體,把農村特色小鎮做成旅游景區、消費聚集區、新型城鎮化發展區三區合一的新型城鎮化模式,最終實現城鄉融合,解決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的痼疾。
由此我們看到,農村特色小鎮的發展,承載著城里人、農村人、以及政府的眾多期望,備受關注也就自然而然。但是,凡事都一樣,當所有人都把期望集中聚焦在一點的時候,往往需要反思這個焦點是否會有難以承受之重?如今的特色小鎮,就像一個來自天外的寶貝,手中持有各種寶器,能夠解決凡間的一切疾苦,這是人們的希望,但也最容易給人們帶來失望,因為農村的治理沒有這么加單,特色小鎮不是靈丹妙藥,也不能來自天邊,不能指望它的到來就能拯救農村,理由有三:
一是農村的產業不會從地里自然冒出來。大家都在強調,特色小鎮關鍵是特色,不是小鎮,而特色是集中體現在“產業”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產業基礎,就根本談不上特色小鎮建設。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的相關企業聚在一起才能形成產業,這些聚在一起的企業是由于它們之間存在緊密的分工合作關系,因此,產業的形成首要的是分工的發展。斯密說,分工是受市場范圍限制的,也就是說,只有形成足夠的市場規模,某一生產環節才能從產業過程中獨立出來,從而形成迂回。在我們的農村,每家每戶承包的土地都很有限,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對一家農戶來說工作量都很少,從而沒有獨立出來的必要性。因此,往往每戶農戶都是自己獨立完成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農業生產也就沒有迂回,分工程度自然很低。大家都種植相同的農產品,農戶之間沒有分工,當然難以形成有效的產業鏈節點的裂變而形成產業聚集。現在的農村,農業生產仍然屬于自給自足狀態,要培植出一個符合特色小鎮要求的產業還有困難。而且,僅僅從土地里是很難冒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的,特色小鎮的發展需要有其他相關資源配套,形成多條產業鏈的鏈接,比如旅游業、休閑農業等,這不是每一個農村都能具備這樣的條件的。
二是農村的文化不會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特色小鎮講究“產、城、人、文”一體化發展,有獨特的文化這一點是確保避免“千城一面”的關鍵。但是,文化是什么?有一句話這樣說:很多想法形成一個觸動,很多觸動形成一個行為,很多行為形成一個習慣,很多習慣形成一個傳統,很多傳統形成一點文化!由此可見文化形成所需要的歷史沉淀,它是從農村土地里長出來的,不會在一夜之間從天上掉下來!可是,我們卻相信文化是人為造出來的,在特色小鎮謀劃中,總是希望能夠把自己臆想出來的文化植入到小鎮當中。更令人扼腕的是,不少農村在謀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把那些有歷史沉淀的東西當做垃圾,一樣一樣地拆除,然后再換成一些不倫不類的所謂文化要素,導致生活在村莊里的人都不知道這些所謂文化的意涵是什么,更何況外地人來到鎮里,如何能夠感受到小鎮的特別之處?沒有文化的支撐,農村特色小鎮的建設將失去差異化,沒有差異化的特色小鎮,當然不可能有特色,最終必然失敗。
三是無法依靠星星點點的小鎮覆蓋到全部農村。我們指望農村特色小鎮成為農村產業聚集區,消費聚集區,旅游觀光區都沒有問題,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它肯定是一個各種要素的聚集點,一個農村的增長極。但是如果指望依靠這些特色小鎮能夠把農村就業問題、產業結構升級問題、城鎮化問題一攬子全部解決,那就有點期望過高了。試想,國家打算到2020年在全國建設的特色小鎮是1000個左右,現在各省熱情高漲,打算建設的特色小鎮加在一塊大約在3000個左右,即便這些小鎮都能建成,相對于全國超過4萬個鄉鎮的數量來說,那還是鳳毛麟角。因此,我們不能把建設新農村的全部熱情放在特色小鎮上,把特色小鎮看作是拯救農村的最后一根稻草。對于大多數農村地區來說,它還是一般的農村,它還是需要國家的扶持,需要工業反哺,需要城市反哺。如果我們把農村建設的資源全部集中在特色小鎮上,就有可能帶來更大范圍的農村貧困,這是得不償失的。因此,特色小鎮建設應該依照市場主導原則,不能侵占過多國家公共資源,這是當下特色小鎮建設熱潮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不少地方政府把大量本該用來支持農村發展的建設資金砸在少數幾個特色小鎮上,這種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把農村特色小鎮建設最后變成新版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成為公共資源的“抽水機”,讓更為廣大的農村失去必要的資源扶持,只會加劇城鄉二元!
所以,農村特色小鎮建設只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一種路徑,不是唯一路徑,更不是萬能路徑,不能讓農村特色小鎮承載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江蘇大學教授博導,廣西特聘專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三農莊園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