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鎮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推進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過去30多年,中國的城鎮化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出現了一些弊端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6年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國開行、光大銀行、企業家聯合會、企業協會和城鎮化促進會六個單位聯合下發了《實施“千企千鎮”工程建設美麗特色小鎮》的通知。在通知下發以后的這半年多時間里,已有二百多對企業和地方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簽約之后,國開行、光大銀行立即跟蹤給予了資金支持。“千企千鎮”工程地落實,為引領中國城鎮化發展開辟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2017年8月24日,在首屆中新·國際特色小鎮發展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進行主題演講時說到:“中國的城鎮化,下一步就是要重點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特色小鎮在習近平總書記地關心支持和推動下,正在健康、迅速發展”。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對特色小鎮做出了三次重要批示,我們正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這些指示,把特色小鎮健康地推向前進”。鄭新立表示,全面實施的“千企千鎮”工程,將為中國城鎮化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創新和轉變。
第一個轉變,就是在城鎮化的方向上要由重點發展大城市向重點發展特色小鎮轉變。通過在小鎮上來發展專業化協作,降低成本,能夠形成更高的競爭力,這將改變中國城鎮化的走向,通過發展一批特色小鎮,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吸引城市的人口和農村轉移的人口向小城鎮聚集,從而改變中國城市化的走向。
第二個轉變,就是在城市的功能上,由過去工作區域和居住區域相互分離改變為向產城融合的方向發展。所以下一步小城鎮的發展,必須是產城融合的,不是蓋一片房子,讓大家到那去買,而是必須要有產業,要有就業的機會。
第三個轉變,就是在城市的功能上,主導產業的選擇上,由多業并舉的綜合性城市向專業化的特色產業發展。未來的特色小鎮就是高度的專業化,圍繞一個產品形成一個小鎮,比如說浙江省在改革開放中形成了一種“塊狀經濟”的模式,依托一個城鎮、一個縣城發展多種特色產品,然后圍繞這種產品來搞專業化協作,他就形成了全世界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第四個轉變,就是在投資運營的主體上,要由政府主導轉變為企業運營。
第五個轉變,就是在土地的供應上,由政府征地以后“招、拍、掛”,向轉讓土地用益物權或者土地入股的方式來轉變。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部署,特別是提出要建立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農村的經營性建設用地可以跟國有土地同權同價,特別是農村的宅基地的整理所節約的土地,他的建設用地指標可以拿到一定范圍內去進行交易,滿足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需要。
第六個轉變,就是融資的方式上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為主轉變。前三十幾年的發展,我們過分地注重間接融資,以銀行提供貸款為主,現在形成了債務率過高的狀況,特別是我們央企的債務率,有的到70-80%,甚至更高。由于債務率過高,導致他的成本負擔很重,一年賺的錢大部分交給銀行了。我們搞特色小鎮切記不要把債務比例搞得太高,盡可能股權融資,由企業來投資,把債權融資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比例,這樣小城鎮未來的運營就可以避免過重的債務負擔。
演講最后,鄭新立表示,目前特色小鎮建設仍在探索階段。中西部地區要研究浙江特色小鎮的經驗,借鑒國外特色小鎮的經驗,爭取把特色小鎮建設健康的、持續的,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下去,改變中國城鄉布局和城鄉面貌,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繼而支撐未來十幾年、幾十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記者/吳秋華 項坤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際在線 2017-08-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