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溫鐵軍教授2013年1月在中國鄉村文明發展論壇上的演講,未經本人審定。
主持人張孝德:下面開始我們的論壇主題報告部分,由溫鐵軍教授圍繞生態文明視野下的新鄉村建設給我們做演講,我們歡迎。
溫鐵軍:謝謝張老師也謝謝國家行政學院,能夠在國家行政學院開這個會真的是挺高興的。我主要是講鄉村文明復興所能夠借鑒的理論結構,我們作為知識生產者在任何一個新的社會思潮和社會行動興起的時候我們的責任是生產知識,是分享知識,知識生產過程應該是從實踐中和從對歷史經驗的梳理過程中才可以形成的。
下面我就把我們當代人們在行動中所依據的西方思想體系先做出一點解構,大家理解為什么我們認為如果我們講美麗中國,如果我們講生態文明它是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個新的歷史階段當然是對于以前的工業資本主義文明那個時代的一種螺旋式上升。那個時代所形成的主流的思想理論體系,對中國現在追求生態文明本身是不適用的。第一部分其實是想講西方兩個對立的主流意識形態,在中國是不適用的。當我們說到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今天包括左右對立的兩大派斗爭的那一套思想體系都本源于西方19世紀的階級政治,那個階級政治過程中到現在大家都受制于那個思想體系,隨著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發展產生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工人階級是被資產階級制造出來的,這兩大對立的階級斗爭是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期人類以西方文明主導的主流,對今天中國來說是不是適用,在思想理論界和社會上發生激烈的對抗性的沖突是人們仍然以為我們也是這樣具有很強張力的無產階級對抗理論。
我想解釋一下看對立兩個主流思想,一個是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理論,一個是當代在我們現在高校或者是思想界比較普遍的公民社會理論,這兩個理論對于中國來說恐怕都缺乏落地的條件,也就是說目前還是屬于漂浮狀態。當然各有各的不同意見,我只是表達我不同的看法,未必是對的。
我們到20世紀中后期隨著西方進入產業過程矛盾,成二次大戰以后,西方產業恢復,恢復以后產業轉移。隨著西方的產業轉移在一般發展中國家確實出現了重復西方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期階級政治的經驗過程的現象,也就是一般發展中國家是重復的,但是在中國則不然。我們可以看得到西方的產業轉移以后形成了公民社會主導,今天大家接受的包括我們教科書理論大家都接觸的所謂公民社會這一套理論,因為公民社會問世,成為主流派生出來樸實價值論這是產業轉移以后西方工業社會主流的思想體系。
對中國來說未必適用,給大家先看一個圖。這一張圖是很明顯帶有V字型的圖,這個圖說明什么呢?說明西方在戰后恢復是高增長的,但是戰后產業恢復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如同它在30年代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不可自己解決而走向戰爭一樣。后來接著開始下降,下滑到80年代,下滑是什么原因呢?還是老原因,就是生產過剩。因為下滑不能維持資本主義工業化時代的增長,于是乎就導致對外轉移產業,像大多數二戰以后獨立的發展中國家是從7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產業轉移,形成了自己本國的所謂經濟增長,西方因為產業轉移也同時把產業資本時代對立的資本家跟工人階級的矛盾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般發展中國家往往會被公民社會,就是轉移產業走以后剩下變成白領為主,藍領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了,中產階級占大頭。變成了一套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法制等等這樣的理論體系,這是在產業轉移以后不再有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對抗性的矛盾,在那個階級談不到這個事,因為對抗性矛盾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的人權。
乃至于今天制造軟實力,控制全球文化的美國其實也是在70年代才基本上實現了所謂的普遍意義的人權。民權運動以后到70年代才有了,70年代大轉移,轉移出去以后剩下公民社會才有今天普世價值這一套東西,我們看這個道理,中間很明顯的V字形,進入什么階段呢?進入是因制造業的產業轉移以后進入是金融資本階段,現在西方的矛盾是金融資本階段的危機爆發,也就是說資本主義不可能自我解決它的矛盾。要不打,要不下面轉移。
工業文明時代的產業轉移
現在是工業文明時代的產業轉移完成進入新自由主義時代,其實是金融資本時代,在金融資本時代出現的公民社會這一套東西對于所有沒有進入資本時代,停留在工業時代發展中國家都是階段性的差別,我這個人比較中性我不講對錯,我說沒有好壞也沒有對錯,只是你處在不同階段。
如果你從處于產業資本階段這些發展中國家去夠處在發達國家的公民社會,恐怕夠不著,就算夠上了也有半半拉拉的感覺。這就是今天中國思想理論界,知識界大家說不清楚自己,感覺不對頭,就是上不去,下不來的感覺,這可能是一個背景。我做這些分析就是告訴大家兩大西方體系,階級斗爭理論體系和工業社會理論體系對我們來說今天都未必是我們能夠參考的。
當然人民可能說我們應該可以參考階級斗爭理論體系,今天左翼的知識分子比較認同是階級斗爭理論體系,這東西是不是對我們來說就是適用呢,部分適用。公民社會理論體系對我們適用不適用,也是部分的適用,因為我們已經出現了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大家知道去年就已經發布了,中國自己的調查是認為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占總人口的20%多,絕對值是3點多億,認為中產階級當然是追求公民社會。同時又2億八千多萬的打工人群,加上城市老職工隊伍也是三個多億。
鄉村文明所需的基本社會結構
要講鄉村文明復興,講中國之夢,講這些事的時候先得把基本社會結構做一點分析,西方這兩大主流,階級斗爭理論和公民社會理論對我們有適用也有不適用的,我們能不能照搬,如果不能照搬我們就得創新,包括十八大全面論述生態文明理論,我們要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前不久在另外一個會上講說農業社會叫農業文明,工業社會叫工業文明,這是一個歷史螺旋形上升的過程。這樣看就明白了生態文明一定是對原來傳統的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揚,是一個對工業文明的告別,而對原來農業文明應該是一種繼承和發揚,因此今天講鄉村文化它的意義就在于符合歷史發展的自身規律。我們說西方是在金融資本時代,今天遭遇到金融資本時代的危機也不可能自我緩解,比如說向外轉嫁危機造成的代價,在產業資本時代不可以自我化解危機,一定是對外轉嫁的道理是一樣的。
發展中國家現在之所以處于相對人權水平比較低,環保水平比較低,在座各位有環保志愿者,之所以看到今天發展中國家有這樣大量的問題,應該知道其實像中國這樣的屬于典型的亞洲原住民國家,并不具有進入工業化的條件,只是因為被打了一百多年打的沒有辦法,別人用工業文明來打他,打的沒有辦法了就追工業,工業文明需要條件,中國并不具備。
第一石油,中國現在石油資源只有世界上1.2%的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只有3%,但是你要讓20%的人口,世界范圍內你的人口占20%,讓你的人口去實現工業化,依托這些資源是不可能的。水資源我們只有世界6%的水資源在中國,7%的耕地資源在中國,用這些資源支撐20%城市工業化是不可能的,能不能像西方人因為條件不夠去搞殖民化,去掠奪和擴張那也不可能,還得向全世界提供商品,比如說搞的社會關系緊張,資源環境關系緊張。如果大家都搞像西方公民社會一樣,現在所謂市民社會這一套追求和理論我們搞中國的環保運動,反水霸和反污染,這些東西如果搞就干脆不要進入工業化,這是一個悖論,我們叫多元悖論,生態文明是一個多樣化的內涵。
你面對的矛盾是什么呢?面對的是一個多元悖論的矛盾,指望這么點資源不對外做市場的開拓,指望用國內這些資源支撐20%人口的所謂現代化是不可能的。也因此導致了另外一個悖論特別是西方普遍認為如果這15億人口,我們現在是13億,這15億人像我們西方人一樣實現現代化,那還得增加4個地球。意味著你們不可能,也不能這么干,你們想這么干這是對全世界的威脅,我們現在人均資源消耗量是美國1/4,美國總統說的很清楚,無論是現在奧巴馬還是以前的克林頓,克林頓早講中國人口不能有這么多,挺多留下3億,今天奧巴馬說中國不能搞美國的現代化,如果這樣搞四個地球都不夠。你們即使要想西方公民社會這一套說法,你自己的資源條件是一個悖論,無論是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都不夠。這個事弄不了的原因是我們強調鄉土文明,強調生態文明的根本原因是在于面臨的悖論是你不能突破的,你可以改變西方人對你中國威脅論威脅的分析嗎。你要像他那么辦覺得你中國的地球不夠。當然你說和平崛起,人家說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沒有和平崛起的,你又說和平發展行不行,那也不行,你要和平發展四個地球都不夠。
現在這個混亂不是說我們每一個人不清楚,而是你定義這個發展本身是一個發展主義的內涵,這個發展主義內涵早被西方國家證明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有一些我甚至曾經批評過,弄過的很多思想家不高興,我說馬克思主義也是發展主義,當他認為人類告別溫情脈脈的田園詩是給人類帶來工業化大生產,這是發展主義的基本內涵。從西方思想總體上來說我們無論怎么學,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好好學西方,學來學去發現給定你的悖論是不能突破的。
從幾千年農業社會中發掘鄉土文明
為什么今天中國人找來找去找不出生態文明的提法,重新統領我們的思想,找出一個中國之夢,讓大家有一點念想,我們還有夢嗎,還有,那只有重新從你自己幾千年的鄉土文明,從農業社會中發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下面解釋一下。關于兩個50%的變化就不多說了,實際上中國能源進口超過50%,城市化率超過50%,就是危機不斷在臨界點上的條件,你想加快嗎,你加快就到了危機爆發的臨界點,如果這兩個超過50%,對內對外危機都在臨界點上,不是哪一屆領導人是否英明決策,而是誰站在懸崖邊上,不光是美國奧巴馬跟國會去斗,解決財政懸崖的問題,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也要做出很多艱難的選擇。當然,資本利益集團做的選擇就跟美國現在主流一樣,是要把懸崖搭出一個邊上再繼續往前走,那當然是懸乎的隨時掉下去,我們今天強調進一步資本化,這為什么是70%的有錢人想跑的原因,因為進一步資本化資源越來越少。
剩下怎么辦呢?管它身后洪水滔天,我們現在主張鄉村這一批人越來越被邊緣化,原因是不符合主流要求,更多是把資源轉成資本收益的趨勢,這個趨勢是仍然在瘋狂之中的趨勢,你跟他對話越來越難,只要大家變成一種自說自話的局面盡管我們一直笑咪咪面對主流的挑戰,更多是趨向排斥性。資本的排斥性越來越強,因為資源越來越少,蕓蕓眾生依存于這些資源的生存就越來越變成一種矛盾,某種程度上會很尖銳。
我們往下看可能得知道西方自己這一套思想和行動并不能夠解決所謂貧富差別,也是在越來越加快著這兩級分化的速度,我們以美國為例,美國是經濟結構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它GDP85%。以上來源于以金融為中心的服務業。
大家知道僅法律服務這一項在美國GDP中占30%多,我們今天作為加強法制這一套說法會導致中國GDP第三產業服務業越來越高,這是追高度現代化國家,并不能夠解決貧富兩級分化,為什么現在債臺高筑呢,就因為二次分配,0.4是危險值,一定要用大量的財政拿來補才可以補相對下降0.4左右,如果財政不能再補了,大家要壓縮財政,它的社會矛盾就會很激烈。這一次所謂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美國所謂占領華爾街就是這樣的結果。
我們看發展中國家,所謂第三產業占比最高的是印度,而印度同樣貧富差距很大,這些道理就不多講了。下午要開中歐的經濟論壇,他們在討論歐洲債務危機,歐盟總體上不再是合法所謂主體,已經超過了這個合法性的底線,我們剛才說這50%的危機西方已經突破了,突破以后就危機頻發,就是解決自己危機的能力已經凸現出了。中國所謂真正意義的比較優勢,我們說恰恰中國有龐大的鄉土社會,我們激進的現代化思潮是把鄉土社會改掉,加快城市化,這恰恰是加劇危機爆發,我們客觀看我們凡屬于以往的危機向鄉土社會轉嫁代價的就是軟著陸,我現在出了一本書是《八次危機》,這些也不再多講了。有興趣的可以看這本書。
我們知道今天最主要對中國而言是比較優勢的是政府債務率相對還比較低,因此我們才說這次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轉化為全球危機以后,中國之所以可以渡過危機最主要原因是這些年加強了新農村建設,我們大體上向農村投資了6萬億,這6萬億打造了一個危機軟著陸的基礎,已經有文章說過了,不多講了。只是說當前因為投資向三農返還,所以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典型的東方理性的復歸。
鄉土文明應體現價值理性
我特別強調一下鄉土文明中一定有一種理性,而且這個理性應該是一種價值理性,我剛才所講到鄉土中國應對危機還是工具理性的討論,真正應該討論是價值理性,這個價值理性是指東方的經濟發展經驗可以用東方理性來歸納,不一定非得像我們現在主流一樣歸集到西方理性上。
這所謂價值理性的分析是我們對于農村社會的總結,就是農戶理性和村舍理性。我們會發現它能夠有效把所謂工業時代造成的嚴重外部通過內部的機制來處理,這些是知識生產中一個核心。如何結合我們鄉土文明的發展形成新的知識生產和新的知識分享,希望在座的年輕人特別是院校年輕人我們現在要討論是東方理性中的鄉土中國的農戶理性和村舍理性,這兩種結合會導致東方理性中最核心機制,就是內部化機制在相互社會發展中或者是鄉土社會應對全球危機這樣的經驗過程中得到越來越清楚的體現。
我就說這些,謝謝大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吾谷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