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虔)10月29日,第81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暨2016新興經濟體智庫年會開幕式在海口召開,論壇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主題為“結構性改革釋放增長新動力——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他指出,在經歷了30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后,我國經濟遇到了新的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產能過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動力不足。如何通過深化改革,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當前從理論認識到政策措施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鄭新立表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之所以能創造經濟奇跡,關鍵在于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經歷了三次大的轉換。第一次結構轉換,是上世紀80年代推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伴隨鄉鎮企業崛起,帶動了國民經濟的起飛。第二次結構轉換,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中心的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和四大支柱產業振興,帶動了經濟的騰飛。第三次結構轉換,是進入新世紀的前十年,通過發行長期建設債券,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使國民經濟出現了長達十年兩位數的黃金增長期。
他指出,實踐證明,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結構轉換面臨著不同的任務和要求。只有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從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出發,打破思維定式和體制禁錮,為結構轉換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把社會資金引向結構調整所需要的方向,才能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局面繼續保持下去。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調整城鄉結構
鄭新立介紹,從國際經驗來看,凡是進入高收入行列的國家,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成功地解決了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第一、二、三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大體相同,城鄉居民收入基本拉平。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的共同特點,就是城鄉發展差距明顯存在,長期得不到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諸多矛盾中,城鄉發展差距大是最為突出的主要矛盾。
他認為,當前應重點抓住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農民工市民化三件事,帶動城鄉一體化的改革發展。勞動生產率低、缺乏國際競爭力,是我國農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展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大農業,提高農業供給效率,是農業現代化的當務之急。結合村莊整治和新型社區建設,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可釋放對建材工業的巨大需求,逐步使農村美麗宜居。通過提高戶籍人口的城市化率,為農民工及其家屬提供城市保障房和公共服務,將釋放巨大的城市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需求,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鄭新立指出,除了城鄉一體化之外,當前我國經濟中還有一些新動能亟待釋放。通過推行PPP模式,運用財政投融資和政策性金融,引導銀行貸款和社會投資發展各項事業,有著巨大的投資空間;通過全面推行“營改增”稅制改革,鼓勵第三產業發展,能夠使第三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積極實施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以自主創新帶動產業升級等等。當然,城鄉一體化是能量最大的新動能,調整城鄉結構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歷史性要求。以城鄉結構調整為主要內容的第四次結構轉換,必將為未來十幾年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新動能。
如何推動城鄉一體化改革?
鄭新立提出,當前推進城鄉一體化改革的重點,一是落實農戶對土地的法人財產權。二是建立全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三是打開城鄉資本市場之間的“堰塞湖”。四是為進城落戶農民提供與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務。
他指出,加快城鄉一體化需要厘清幾個認識誤區:必須破除農村土地兩權分離是搞土地私有化的認識誤區。找到了土地公有制的有效實現方式,使之與市場經濟相融合,從而能夠更好地堅持農村土地的公有制。
必須破除城市資本下鄉是掠奪農村資源的認識誤區。實行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政策,可以減少農村宅基地的浪費,根據經驗,退出的宅基地至少40%可以用于增加耕地。
必須破除城鄉一體化會沖擊18億畝耕地紅線的認識誤區。實行城市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的政策,可以減少農村宅基地的浪費,根據經驗,退出的宅基地至少40%可以用于增加耕地。
必須破除解決三農問題主要靠財政投入的認識誤區。只有通過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市場機制,吸引大批社會資金和銀行貸款進入,才能迅速改變農業農村的落后面貌。
(作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6-10-2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