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農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于11月5日14:00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高峰論壇以“互聯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邀請部委及省級領導、院士、業內專家解讀國家有關政策文件、展望農業信息化發展趨勢、交流“互聯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介紹國內外農業信息化創新技術與應用成果等。以下為農業部屈冬玉副部長的主旨演講。
尊敬的張副省長、尹副省長、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信息化越來越熱,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有前途,越來越有挑戰。在全黨全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高潮之際,我們再次利用農交會平臺,齊聚四季如春的昆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有關網信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研討加快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的實踐經驗和思路措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昨天晚上各位省部長推介農產品表現很精彩,我們用信息化的手段來打造大平臺,通過微信等新媒體來宣傳和擴大各地特色農產品、美譽度、知名度、影響力。在這個新的歷史條件下,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如果農業跟不上信息化這個步伐,我們就徹底OUT了。
我今天的題目是“統籌線上線下農業發展大力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互聯網需要與“三農”融合。互聯網要與農業生產、農業手段、農業生產方式、農業市場開拓相融合。互聯網要給農民帶來信息化的利處。互聯網要與農村的社會管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村文化、旅游相融合。這里,我們來共同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發展,特別是要通過互聯網的手段來實現線上線下農業的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近年來實施的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都把農業農村作為重要內容擺在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連續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小崗村農村改革座談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時,都對網絡信息技術發展以及“互聯網+”現代農業指明了方向。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就加快推進互聯網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汪洋副總理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工作會議暨新農民創業創新大會上,對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作出了全面系統部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精神,我們要盡快形成統籌線上線下農業發展的推進思路,大力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一個是歷史的推進。人類發展到現在,經歷過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正在進行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最主要的標志是互聯網的發明和全球的普及。互聯網是科學家在軍事上的發明,但是它現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產生活。最近有一個段子,離開手機,找不到一天的感覺。可能在一、二十年前大家沒有這樣對手機的依賴,手機是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形成的人們對它的依賴性。我們一定要用樂觀的精神,看待互聯網產生的不利影響,所以要統籌線上線下,這是歷史發展的需要。
統籌線上線下農業發展,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是歷史的必然、現實的需要。因為農村量大、面廣、壁壘多,它是跨越式的,它的工業化沒有完成,包括水電路都是比較差的,所以信息社會肯定來得更慢。但是我們也看到,一些落后的地方反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快。從線上來看農業現代化處于明顯的增長。
當前,互聯網正在加速向農業農村延伸、滲透和融合,在農業技術推廣、市場信息服務、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農業物聯網、大數據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增強現實、深度學習、區塊鏈、農業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也正在向我們走來。可以說,網絡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發展形成了歷史性交匯,互聯網必將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生產生活產生深刻影響。
從現實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提質增效的任務十分繁重。國內外的實踐表明,互聯網是信息時代的新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促使數據信息成為基礎性戰略資源。互聯網與“三農”的融合,可以引領技術流、物資流、資金流、人才流向農業農村集聚,激發內生動力;可以聚合分散的小生產,實現規模效益;可以精準對接產銷,促進總量結構平衡;可以加速現代科技、管理的應用,實現節本提質增效;可以推動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辟農民就業增收新渠道;可以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有效縮小城鄉差距。
總之,我們要敏銳地看到,“互聯網+”現代農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要看到,線下農業是線上農業發展的基礎,線下農業有物聯網的運用,還有一個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等問題。線上農業不是一個手段,不是一個簡單地商貿流通。剛開始的商務部門開實體店、網店是這樣,但是現在所有線上農業是從生產到供給的全過程。一個經濟形態必須有生產過程,有供給過程,有目標去克服,完成經濟周期。線上農業又能帶動線下農業轉型升級,線上農業與線下農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所以這個時候,怎么統籌?第一,規劃要統籌。特別是現在中國是以縣為單位,以縣為單位來統籌,這是最好統籌的。像北方的省份以省來統籌,因為它的作物種類、產物種類單一。但是云南比較麻煩,挑戰多一點,物種多樣、產業多樣、小批量,說得好是零庫存。建議以縣為單位來統籌。第二,產業要統籌。可以按某一個單一品種來做,一個品種為一個單位,像云南有特色的是月季、玫瑰、橘子等等,從產業發展規劃到市場營銷,到實體店怎么開、網店怎么開等等,要借助市場力量。第三,要用新的發展理念來統籌。不能按傳統來做,先種起來再說,按訂單來做,我們要按新的發展理念來統籌,按互聯網來統籌。這樣可以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實現農業的定制生產、農產品的精準對接,減少農業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針對目標客戶。客戶分為高端客戶、中端客戶、一般客戶,可能未來要涉及到更細。汪洋副總理在蘇州有一個精彩的講話,來回答誰種地?怎么種地?這個文章要靠大家,產學研要靠政府、市場等三家來合作,根本動力是市場化。政府是一個頂層設計、政策引導。為此,我們要把統籌推進線上農業與線下農業協同發展作為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創新舉措來謀劃和推進。
統籌線上線下農業發展,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要準確把握互聯網發展規律,主動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充分運用互聯網創新、跨界、融合、泛在的思維,推動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農民全面深度融合,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愿景目標。要加出一個新農業,瞄準農業現代化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推動農業互聯網由消費型為主向生產型與消費型并重轉變,大力推進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裝備的應用,加快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重塑現代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做大做強農業數字經濟,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加出一個新農村,瞄準農村社會管理服務新要求,由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互動融合轉變,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電子村務、便民服務,強化農村“三資”管理,發展農村分享經濟,提升農村社會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加出一個新農民,瞄準"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由傳統農民種地為主向新型職業農民種地為主轉變,加快培育既懂農業又懂互聯網的新農民,加強農民信息技術應用技能培訓,鼓勵支持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等積極投身農村創業創新,提升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的能力,讓農民成為一種令人羨慕的職業。
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以應用成效引領發展。關于當前和"十三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在蘇州會上汪洋副總理和韓長賦部長都作了部署,《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和《"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已作出安排,我們要齊心協力,切實抓好貫徹落實。需要指出的是,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根本動力是市場化,企業和農民是市場主體,農業部門主導的信息進村入戶、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物聯網、農業農村大數據和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等重點工作,都要充分調動企業和農民參與投資、建設、運營的積極性;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核心動力是科技創新,要把農業信息化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制定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目錄,加快形成產學研用協同攻關的創新機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強化試驗示范,加快成果轉化應用,切實把科技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各位來賓,朋友們,信息化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頭戲,統籌推進線上線下農業發展、推動互聯網與“三農”工作融合面臨諸多新挑戰。希望業界各位同志,可以做一個系統性的闡述,發表兩三千字,把它論述透了,我覺得那篇文章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推廣得更廣。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勇于創新,敢于擔當,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努力在“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輝煌,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謝謝大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部網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