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蔣和平:現代農業園區盈利模式:成都模式

[ 作者:蔣和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24 錄入:吳玲香 ]

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的最大區別在于是否有盈利點和盈利的商業模式。回顧中國農業園區20年來的歷程,大多數至今仍舊依靠國家補助。成功的農業園區要做好市場定位,打造主導產業優勢,形成支撐自產自銷的產業鏈,找準贏利點,才能區別于傳統農業。

一、糧經產業新農村建設綜合推進發展模式

內涵: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維持農業基本食物供應功能的主要作物。成都市結合當地優質糧油、蔬菜瓜果等特色產業,啟動糧經產業高產高效示范基地建設,重點通過對現有特色產業基地進行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提升建設,逐步建成10個產業布局合理、組織方式先進、資源利用高效、供給保障安全、綜合效益顯著、集中連片面積分別達到10萬畝的糧經產業高產高效示范基地。

典型案例——崇州市:

以崇州市10萬畝糧經產業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綜合示范基地為例。該基地通過統籌規劃、資金、建設項目和農民主體的作用,夯實糧食生產基礎設施;通過放活農村土地經營權,提升完善“農業共營制”,發展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施綜合示范行動,集成推廣稻田立體種養(魚蟹蝦鴨)等農業技術,打造設施農業、智能農業,提升糧食生產綜合效益;推動農業轉型發展,打造農產品電商服務平臺,開發鄉村旅游等,培養農民持續增收新業態

主要做法:

1)通過創新組織形式,規范運行機制,強化利益連接破解農業“誰來經營”難題,推進農業經營規模化;

2)通過搭建培養平臺、管理平臺,發展平臺和扶持平臺,破解農村“誰來種地”難題,推進農村種田專業化;

3)通過構建新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業品牌服務體系,農業金融服務體系,破解農業“誰來服務”問題,推進農業服務社會化;

4)實現了經營主體“共建共營”、經營收益“共營共享”、經營目標“共營多贏”,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取得成效:

第一,10萬畝綜合示范基地已經初步形成糧油產區變稻香花海景區、鄉村田園變生態濕地公園,傳統農業變創意休閑農業的都市農業發展格局。2014年,基地農民人均收入14760元,比上年增長18.2%,比崇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增幅高出5.8個百分點;第二,2014年,崇州市土地股份合作社水稻平均畝產570公斤,比農戶入社前水稻平均每畝高出64公斤,提高了12.6%。截止2014年末,崇州市已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6413人,其中培養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CEO1588人。崇州市某職業經理人,管理土地735畝,2014年傭金和超產獎勵收入達12萬余元。

二、觀光旅游連片帶動產村融合發展模式

內涵:

結合當地濃厚的休閑娛樂氛圍,充分利用不同區域豐富的自然資源,規劃并融合鄉村產業及沿途自然風光的空間相連、時間相接休閑觀光帶,以鄉村旅游連片帶動產村融合發展。

典型案例——成都市“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帶:

示范帶全長72公里,規劃面積858平方公里,沿線涉及6個縣市22個鄉鎮,區域內共啟動實施項目343個,計劃總投資196.1億元,2014年啟動項目217個,其中總投資上億元的重點項目52個,已建新農村綜合體62個,打造“成新蒲”成為四季有景、四季可游、文化多元的全國統籌城鄉和現代農業示范帶、全省新型城鎮化示范帶、全市鄉村旅游目的地通過連片示范建設。

取得成效:

2014年“成新蒲”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帶促進沿途糧經產業土地規模經營率達52.8%,糧食總產255萬噸、蔬菜(食用菌)總產530萬噸、肉類總產52萬噸、水果總產125萬噸,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長。

三、特色食品加工引領農業三產發展模式

內涵:

結合當地飲食文化,發展展現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產業,倒逼周邊種植業發展,并以地方特色飲食文化為主題,開展美食文化體驗休閑特色旅游,融合農業三次產業,形成園區生態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的發展格局。

典型案例 -成都市郫縣安德鎮的中國川菜產業化園區:

郫縣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周邊豐富多樣的農副產品資源,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招商引資等措施,打造了全國唯一一個以地方菜系命名融合聯動農業種植、加工和旅游的產業園區。

取得成效:

截止2014年底,園區累計入駐企業103家,其中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30家,稅收上千萬企業5家,培育上市企業3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個,10家企業產品納入2014年成都市地方名優產品目錄。累計提供就業崗位8200個,在周邊已經建成8大特色基地,縣內建設蔬菜原料輔料配套種植基地11萬畝,并帶動縣外建設原輔料種植基地25萬畝。

四、特色種植產業融合休閑旅游業發展模式

內涵:

以特色優勢產業支撐,不斷優化基礎設施,強化內部管理,通過吸引游客參,觀豐富景區內涵,改善環境質量,壯大品牌效應,全面提檔升級,帶動休閑觀光旅游產業的發展。

典型案例——成都市友愛鎮農科村:

農科村旅游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農戶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當地特色優勢產業,吸引市民前來參與“吃農家飯、觀農家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購農家物”等農家活動為主體為“農家樂”旅游。

取得成效:

種植業方面,2015年底,農科村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300余畝(包括庭院),花卉品種以金彈子、銀杏、桂花、海棠、榕樹為主,樁頭、盆景、造型等各具特色,各種高檔次木本、草本花卉隨處可見,可承接規模較大的綠化工程,已成為成都市花卉供應基地,產品遠銷國內各地和東南亞地區。旅游業方面,全村共有農家樂接待戶40余戶,接待游客154.29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接待收入6159余萬元,帶動花卉苗木收入4200余萬元,全村收入2.8萬余元,核心區人均收入5萬余元,同時農科村榮獲農業部“2013年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四川省唯一的“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稱號。從事農家民俗旅游接待的農戶目前已達180余戶(包括外來投資者)。

作者系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農業研究室主任

(根據報告“現代農業園區盈利模式研究”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亚洲视频 | 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