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概念首先是習近平在湖南的兩會代表團提出來的,而且明確要求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今后農業改革的主攻方向。到中央農辦參加了一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專門座談會時,我就想,這個會有可能是為明年的一號文件起草做準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可能是其中的一個關鍵詞。因此,我為了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言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那么,我們需要弄清幾個問題。
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現在有很多的觀點,比如去庫存、降成本、增效益,還有科技創新等等,難道這就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嗎?很多人都沒有真正理解習近平提出這個概念的真正意義。那真正意義是什么呢?我認為,正是由于中國農業已經進入一個亟待加快轉型、實現歷史跨越的窗口期,習近平提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新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保障農產品數量、特別是糧食數量始終擺在第一位。有人一提起現代農業就與美國比較,而美國農業是地廣人稀,養活美國太簡單了,主要是賣給別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多地少,這么少的耕地要養活這么多的人口。因此,我們所有的思路、所有的發展理念都是保數量,能夠有飯吃就不錯了,沒有什么品質的要求。因為食品短缺,只愁生產不愁賣不出。整個農業領域計劃色彩很強的,規定糧食產區必須保證完成糧食產量。甚至農民不愿種田,逼得基層干部要幫農民去種田。上報那些產量數字可不可信?因為沒有辦法核實,信不信由你。
現在湖南的大米、東北的玉米大多放在倉庫里面,盡管賣不出去,國家還是有最低保護價。因為有最低保護價,賣不出去農民還是繼續生產,生產出來繼續都放到倉庫里去。我們湖南是魚米之鄉,號稱“湖廣熟,天下足”,但很多縣城包括小鎮都賣泰國大米。在這個情況下,提出什么科技創新把產量翻一番,成本再降低,但是還是賣不出去,只不過是增加倉庫的庫存罷了,而庫存怎么去得了呢?
為什么一方面大量進口而一方面大量積壓賣不出去?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農業生產沒有跟消費對接。原來我們每餐吃四兩米都還吃不飽,現在一天能吃多少米?蔬菜、水果、魚類、肉類等都是糧食,飲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有專家說原來的一日三餐是根據原來的勞動強度、營養不足相適應的,現在不少人的勞動強度輕、營養過剩,吃兩餐是比較健康的,以免造成肥胖病。但農業生產結構沒有隨著消費結構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糧食生產,只低頭生產,不抬頭看銷路,生產與消費嚴重脫節。這是成本問題嗎?這是效益問題嗎?生產不與市場對接,不以市場為導向的一個農業生產體系,那就必然沒有競爭力。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非是什么去庫存、降成本、增效益,也并非是科技創新就能解決問題。習近平提出這個概念,核心是要解決農業發展理念的問題。隨著我們農業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使數量的保障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消費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以數量保障農產品供給上升到品種和質量保障的大轉型,農業生產的數量導向要向質量導向轉變,政府的行政導向要向市場導向轉變。不是產量越多越好,糧食十二年連續增產,再繼續增產放在倉庫里賣不出,沒有意義。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真正意義,就是在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戰略跨越的關鍵階段,提出實現農業發展思路的戰略轉型。
我們必須要轉變思路了,農業生產要以市場需求為前提,而不是什么菜籃子工程、米袋子工程,用行政手段迫使地方政府提高糧食產量,如今只能放在倉庫里面,吃的卻大量從國外進口。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著力點是什么?
如何加快國民經濟轉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國務院下發了一個很好又很及時的文件,就是《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對整個經濟領域提出了一個品牌戰略,以品牌引領供需結構轉型升級。可以說,真正找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著力點。品牌是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對于中國的農業而言,不僅供需結構矛盾更為突出,而且品牌發展的水平相比工業更低。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農業大省湖南,大宗農產品如水稻產量很高,卻沒有叫得響的品牌;農特產品的品種很多,卻少有叫得響的王牌,數量、產量地位與質量、品牌地位不對等,農業的競爭力能強嗎?泰國的大米那么貴都愿意買,很多品牌產品盡管很貴也愿意買。我們現在一天能吃幾兩米?肯定要吃品質好的米,不怕你貴。一天要吃那么一點水果,也不怕你貴。
因此,要解決當前農業的問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就要明確戰略著力點,必然是發展農業品牌,我們的農業才具有競爭力。如果不是生產品牌要規模化干什么?那就是規模化進入倉庫,成為了現在最傷腦筋要去的庫存。如果不是生產品牌要科技創新干什么?科技創新是提高產量了,農產品的外形也保持了,但品質呢?能補充這個農產品品種所需要土壤提供的全部元素嗎?能保證這個農產品品種的味道和營養價值不變化嗎?正是一些科技在農業上的濫用,使我們很多的美味消失了。生產出來的食物形狀是這個形狀,味道卻不是這個味道,還引發了不少疾病。據有關研究發現,引發糖尿病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食用含硝酸鹽過量的溫室大棚蔬菜;由于大量施用氮肥,而溫室大棚造成光合作用不充分,就形成了硝酸鹽殘留。
為什么會這樣呢?農業生產不像工業生產,工業生產對象一般是無機物或結束了生命的有機物,而農業生產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動進行的生產,單純依靠現代科技生產農產品,與在自然條件下生產的農產品是完全不同的品質和味道。因此,農業發展不僅僅是要遵循經濟規律,而且更要遵循生命規律、自然規律。因為農業是一個特殊產業,對氣候、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的要求很高,那些品質優良、獨具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是特定地域的產物,什么樣的地域生態環境決定著生產什么樣品質的農產品。橘在淮南生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像龍井茶到湖南來種就不是龍井茶了,東北大米品種在湖南種出來絕對是不一樣的味道。所以,農產品品牌是天然的區域地標品牌,是它的天性。
那么,我就認為,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就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著力點,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整個中國農業的區域結構、產業結構、品種結構的全面調整。
三、怎樣推進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建設?
需要明確的是,農產品的區域地標品牌與農產品的商標品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域地標品牌是生產的產地歸屬,關鍵是產地在哪里,包括特定的區域品種、特定的生態環境、特定的種養習慣、特定的風俗文化、特有的味道和營養價值。至于農產品商標那是另外一個概念,像“臨武鴨”是區域地標品牌,臨武“舜華鴨業”是企業商標品牌。而一個農產品一旦生產出來,無論是加工水平再高,還是營銷手段、“互聯網+”再好,也無法改變農產品的品質。就像再好的廚師,也沒有辦法把養雞場里飼料喂的雞加工成鄉下原生態土雞那樣的美味。
作為農產品而言,地域性越小就越有特質,也就越具有品牌特性,如果泛化反而沒有特色。怎樣確定一個農產品地標品牌的區域?一個鄉鎮、一個村的區域就太小,而一個省、一個地級市就太大。如果是“一縣一品”呢?一個縣的區域也是夠大的,中國不少的一個縣相當于歐洲一個國家的面積和人口。一方山水養一方人,每一個縣必然有一種農產品有它的特殊品質。但每一個縣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能成為品牌,很可能這里茶葉是品牌而水果不是品牌。像安化的黑茶出名,安化的水果就不是很好。所以,“一縣一品”不是說所有的農產品都“一縣一品”,那是不可能的。安化黑茶是“一縣一品”,凡是安化縣周邊區域內的茶葉符合這個品質要求的,經過檢測合格的,就可以加盟。還有寧鄉花豬也是“一縣一品”,寧鄉縣周邊區域包括瀏陽一帶,經過檢測符合品質要求的就蓋上寧鄉花豬的標志。符合這個地標品牌的品質要求,生態環境相類似的這些地方,都可以以這個品牌來生產。
“一縣一品”還可以有利于農產品的質量追溯,有效化解市場風險。比如說湖南大米重金屬超標,實際上不是湖南所有地方的大米都超標,但現在一講湖南大米就包括了全省所有大米。因為湖南的大米全部倒在倉庫里,沒有產地細分,搞不清是衡陽的還是益陽的,是常德的還是湘潭的,一個地方出了問題整個湖南的大米就全部壞了,就引發整個農產品的市場風險。要這個規避風險,湖南大米可不可以細分成湘潭縣大米、衡山縣大米,桃源縣大米等等,一個縣就是一個品牌。比如這個縣的大米是這個品牌,當這個縣的大米出了問題也是小問題,就不會引發大面積問題。
因此,要全面進行全國縣域的農業土壤普查以及相應的傳統優質農產品品種普查,弄清楚每個縣域到底適合種養什么及其哪些品種,讓那些地標品牌得到全面保護和發展。
同時,現在的農業政策要圍繞農產品的品牌戰略加快轉型,賣不出的糧食品種國家卻用保護價支持,這無疑是劣幣淘汰良幣。國家既然有保護價,只要有點收益為什么就不去種呢?反正地閑著也是閑著。因此,對產糧大縣的支持要轉變為對品牌大縣的支持,否則去庫存就去不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上,不僅是財政投入、勞動力投入等要素的浪費,也是非常寶貴的耕地資源浪費。如果政策再不轉型,還是用計劃經濟的思路來保障農業生產數量的話,中國農業的競爭力就根本沒有辦法提高。
(作者系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主編,本文是根據作者于2016年12月12日在中國社科院農發所與湖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座談會上發言的錄音整理)
載《改革內參》2017年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