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元華:脫貧攻堅關鍵要破解精神貧困

[ 作者:劉元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  點擊數(shù): 更新時間:2017-07-14 錄入:王惠敏 ]

脫貧是誰的事?是貧困戶的事,是政府的事,是全社會的事,但歸根結底,還是貧困戶自己的事。然而半月談記者最近在多個貧困縣調研了解到,隨著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脫貧攻堅開始進入“深水區(qū)”,部分貧困戶精神貧困問題日益凸顯,“我要脫貧”異化為“要我脫貧”,脫貧主動性、主體性不強,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7月12日 新華網(wǎng))

近幾年,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聚力民生改善、狠啃脫貧“硬骨頭”,“全球脫貧成果九成屬中國”。然而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卻也難免有不和諧的雜音,部分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力不足、“精神貧困問題日益凸顯”。

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窮志短、消極無為。據(jù)媒體報道,有貧困戶寧愿窩在山旮旯、也不外出務工,有的貧困戶愿意養(yǎng)牛、卻向扶貧干部要飼料和工錢,有貧困戶把扶貧羊宰來吃掉,也有貧困戶“給錢我才干”、甚至“給錢我也不干”……

有得過且過之心、無奮發(fā)脫貧之志,這樣的貧困戶不僅在物質上貧困,在精神上也貧窮。他們把“苦熬”當常態(tài)、一味“坐等花開”,對改變現(xiàn)狀不急切、不上心,把自己當成脫貧攻堅的局外人。長此以往,縱然扶貧政策再好、扶貧干部再拼命,脫貧成效恐怕也相當有限。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有的貧困群眾何以陷入精神貧窮呢?一是貧困程度深、致富能力弱,習慣于在貧窮中熬日子;二是因為政策執(zhí)行出了偏差、扶貧成了給錢、送糧、發(fā)救濟,助長了“等靠要”的思想;三是瞎指揮、急功近利的“扶貧秀”,冷了群眾的熱心腸。

脫貧攻堅見成效,不僅要解決“物質貧困”,更要破解“精神貧困”。對此,黨和政府要打好組合拳。一方面正觀念、富“腦袋”,強化教育引導、樹立正面典型,涵養(yǎng)脫貧光榮的風氣,提振群眾自主脫貧的精氣神;二是出實招、富“口袋”。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輸血與造血并舉、扶貧與扶智并重,以實干彰顯真心、用成效激勵群眾,充分激發(fā)出脫貧的內生動力。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網(wǎng)轉自:中國網(wǎng)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網(wǎng)屬于非盈利學術網(wǎng)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wǎng)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 天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噜噜 | 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 中文字幕与邻居少妇性刺激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