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首屆中國特色小鎮發展論壇暨特色小鎮產業選擇與運營模式研討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以“特色小鎮產業選擇與運營模式”為主題,重點圍繞我國目前在特色小鎮建設的產業選擇、商業模式的定位、投融資模式的確定、資金及人才的引進、特色小鎮政策方面的法律解讀、嚴防特色小鎮的房地產化等方面展開深入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以關于中國特色小鎮的思考為題作了演講,他認為特色小鎮是中國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供給側改革中的重要抓手。以下為演講實錄:
經濟“新常態”下的重要抓手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以驚人的速度推進,GDP增速始終排在世界前兩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如今,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超過日、德、英、法四國之和,我國經濟發展的迅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近年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我國GDP增速出現了快速下滑,從2010年的10.5%降到2016年的6.7%。據中國科學院預測,今年GDP增速會在6.5%左右,且從長期來看,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率會在6.5%以下,前景呈現不明朗的狀態,未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再從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看:第一是投資拉動率,從原來的20%降到8%。“十二五”規劃的時候大家還在討論中國的高投資、高增長是否會成為一個常態。隨后投資增長率開始快速下滑,已經降到8%,與GDP增長率相差無幾。第二是消費拉動率,前些年消費貢獻一直呈現下跌趨勢,直到最近兩年才由降轉升。第三是凈出口拉動率,以前凈出口引領中國經濟的改革,現在卻提供了負的貢獻。
除此之外,在我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工業貢獻一直高于GDP增長率2到3個百分點,現在則降到6%左右。所以,在經濟發展放緩的大背景下,所有人都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鎮則是供給側改革中的重要抓手。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
城鎮化提供經濟動力
長期以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維持了高速發展,截至2016年末,我國城鎮化率是57.35%,基本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快速的城鎮化帶來的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疾病、污染、擁堵等問題為人詬病。但是我認為,中國的城鎮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城鎮化。縱觀歷史,自工業革命和城鎮化伊始,中國是唯一繞過“貧民窟現象”的國家,與其它國家如孟買的貧民窟相比,中國的城中村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人們對城鎮的無限需求和經濟的有限供給,形成了長久的矛盾。對于這個問題,國家只能去延緩、控制、協調。但是,供給側改革需要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就需要有新的動力。
從經濟增長動力的抓手中可以分解出六大要素:城鎮化和勞動力、引進外資和技術、科技進步、人力資源、市場化、其他因素。縱觀中國經濟40年來的發展,從全要素的角度看,對經濟發展貢獻最大的是城鎮化和勞動力。
城鎮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要素配置的過程,我們要利用城鎮化有效綜合配置的這個抓手,使得城市除了產業發展之外,還能成為人們生活聚集和實現夢想的最終歸屬。
城鎮化提供經濟動力
特色小鎮建設要尊重規律
目前,我國面臨著沿海地區大城市密集、中西部地區城鎮空心化的問題。在這個背景下,各省市開始陸續推出一系列支持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但是僅有重視是不夠的,還要尊重城市和產業發展的規律,不能將巨大的投資一股腦地、不假思索地投向一些城鎮。
產能過剩是我國現在面臨的一大問題,這是過去幾十年經濟增長和投資拉動的結果。2015年時,GDP每1個點的增長需要4個點投資,現在則需要12個點。
特色小鎮的發展,排名第一要注意的,就是產業的特色。這個產業特色并非將原來已經聚集好的產業拉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起家。所以,一定要尊重產業發展的規律,也要尊重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包括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文化底蘊。
特色小鎮結合生產、生活、生態
人們對多元化的選擇的強烈需求促使人們持續不斷地涌入大城市。所以,特色小鎮在發展時要注意這一點,要把生產、生活、生態結合起來,尊重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發展的一些客觀規律,完善特色小鎮新的產業業態,以上這些將會是我們發展特色小鎮時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產業中國研習社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