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徐曉明:讓特色小鎮更有特色

[ 作者:徐曉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3-28 錄入:王惠敏 ]

  投資約20億元的仿古小鎮沒幾年工夫便商鋪關門、游客寥寥,一部影視劇“催生”5家風格類似的小鎮,一個“旅游特色小鎮”淪為“小吃一條街”……近年來,特色小鎮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值得關注的問題,部分特色小鎮建設名不副實,廣受詬病。

  去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建立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機制的通知》,明確指出要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過高、有房地產化傾向的不實小鎮,政府綜合債務率超過100%市縣通過國有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舉債建設的風險小鎮,以及特色不鮮明、產鎮不融合、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小鎮。《通知》只是一個統領性文件,特色小鎮考評項目與標準是怎樣的,什么樣的特色小鎮應該退出,還需要地方根據各自情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近年來,不少省份在建立特色小鎮退出機制上已有經驗可循,大致可分三類。

  第一類是劃檔淘汰制。作為特色小鎮的發源地浙江,在2017年率先實行特色小鎮淘汰機制。在機制設計上劃分階段,分為警告、降格和淘汰等不同類型。這種動態的分階段考評與退出機制,給特色小鎮的整改留出緩沖空間,避免了一刀切,也利于形成一種容錯糾錯的機制。令人欣慰的是,浙江有些小鎮甚至主動退出,不戴“帽子”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這種主動退出的覺悟,對特色小鎮建設穩步推進誠為可貴。

  第二類是積分淘汰制。在特色小鎮的評選與考核上,河北省按照不同產業定位,分類設計共性指標和專項指標實行積分制,值得參考。依照方案,創建對象年度考評不合格的退出創建名單,培育對象進度較快的納入創建名單,加大特色小鎮謀劃儲備力度,形成創建一批、培育一批、謀劃一批的梯次推進格局。可以說,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原則的積分制,能夠對特色小鎮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嚴管質量、嚴控數量。

  第三類是一票否決制。云南考核特色小鎮建設,除了注重規劃質量、投資主體、形象進度、取得成效這些常規要素外,還增設了一票否決制度。一票否決的項目包括觸碰生態紅線、通過政府違規舉債來創建、房地產開發建筑面積超過特色小鎮總建筑面積30%等七種事項。去年云南清退的6個特色小鎮中,有2個小鎮就是因為觸碰生態紅線被除名的。

  實質上,建立特色小鎮的考評與退出機制,本身就是現代公共治理的應有之義。現代公共治理是一種全鏈條的動態管理,它摒棄“一次審批,終身受益”的傳統管理模式,在調研追蹤與不斷反饋中重新評估標的物,從而確保事業推進的質量與效率。只有建立動態的考核機制,特色小鎮才能源源不斷地生出內在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色小鎮的本質是人的宜居宜業,關鍵是特色,因而注定用錢砸不出來,靠行政手段也造不出來。唯有久久為功的精耕細作,才能實現根深葉茂的發展。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 2019-03-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视频97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秘片一区二区三 | 亚洲VA在线va天堂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