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及其地域空間重構
——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同建振興鄉村的案例、經驗及未來
摘要:中國農村全面復興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同建, 推進中國鄉村振興進入地域空間重構和綜合價值追求的新階段。農業產業多元價值追求拓展到農村地域空間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村現代化推向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同步規劃建設新階段, 農民與市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質、權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全面縮小;農村地域空間內同時嵌入了“四化同步推進”“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等多重愿景, 偉大復興中國夢賦予“鄉村振興”的重大歷史使命將逐步實現。下一步, 應該以縣域為單元, 以鄉村振興為重心, 以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同步規劃建設為抓手, 制定更加具體可行的“鄉村振興”計劃和推進政策。
“地域是從事生產和生活的人類活動的場所, 是在經濟社會和自然方面都具有一定自律性和個性的完整的地理空間”[1]。按這一定義延展, 農村地域則是指縣以下不同層級的地理空間。中國農村地域空間包含鄉 (鎮) 和建制村兩個行政管理層級, 即鄉 (鎮) 域地理空間、村域地理空間。這是兩個土地及其他資源權屬邊界清晰, 成員利益及其歸屬關系明白, 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管理職能完整的行政區域空間。“鄉村振興”應包括上述兩個地域空間內的特色小鎮 (含森林小鎮, 全文同, 不贅述) 和美麗鄉村同步規劃、建設與和諧, 農業現代化、農村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生活品質大幅度提升, 域內生態環境和精神文明普遍向好。
一、中國鄉村振興已進入到農村地域空間綜合價值追求新階段
(一) 中國農村全面復興從農業始, 從主要追求經濟價值階段, 漸次進入追求生態環境價值、生活價值等多元價值新階段
中國農村全面復興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執掌政權接手治理的中國農村, 是一個處于“崩潰與動蕩之狀態中”[2]千瘡百孔的農村。“農村經濟之衰落, 在中國已成普遍之現象。水旱蝗蟲之天災, 兵匪苛捐之人禍, 物價飛漲, 舉債之絕路”[3]。因此, 新中國農村全面復興首先是農業復興。中央廣播電臺的一句公益廣告詞———“啥叫新中國?新中國就是人人有飯吃”, 形象地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農業生產的主要任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 迅速恢復處于崩潰邊緣的農業經濟, 確保糧食供應滿足國民生存最低要求。
1949—2000年, 中國農業主要追求經濟價值, “以糧為綱”是那個時代農業生產的中心任務。從1949年到1978年, 中國農業一直承載著保障國民“生存水準之上”的糧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類、奶類等大宗農產品生產和供給。“發展生產、保障供給”形象地闡釋了新中國前30年間的農業, 主要追求其經濟價值, 始終“處于一味重視生產的擴大和發展的‘生產的農學’階段”[1]。
1980年代, 由于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肥化、電氣化持續推進, 加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改革成果初顯, 大宗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供給穩定, 追求可持續農業和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漸顯現, 農業的生態環境價值開始受到人們重視, 高校專家學者以及政府部門領導和實際工作者提出了中國必須發展生態農業的觀點主張, 如葉謙吉教授的《生態農業決策分析》 (1981) , 石山、楊晗熙、楊挺秀、沈長江的《生態問題與開創農業新局面》 (紅旗雜志, 1983) 等。這些觀點和主張受到了政策層面的關注。1984年, 國務院64號文件決定“成立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 要求“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廣生態農業, 防止農業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1) 。1990年代中后期, 中國主要農產品逐漸由短缺轉向結構性過剩, 至2000年, 農產品告別了短缺時代, 農產品生產和供給結構調整的需求趨強。2001年,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約束顯現。中國農業在雙重壓力下, 更加重視生態農業。時至今日, 堵、霾、澇等大城市病凸顯, 為了生存和持續發展, 生態農業被前所未有地追捧, 中國農業進入到“為維持和保護人的生命而追求生態環境價值”的“生命和環境的農學”階段。
1990年代, 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 人們對鄉土的懷念日盛, 在深圳市首屆荔枝節 (1988) (2) 的影響下, 農業觀光、體驗和農村旅游業發展起來。2000年, 中國總體小康目標實現后, “農家樂”和“民宿”在全國各地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中國農業功能大踏步向觀光、旅游、休閑方向拓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 蘊涵在農業和農村的生活 (包括社會、文化) 價值被重新挖掘出來。農耕時代, 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緊密相連, “農活”“耕讀傳家”等漢語詞匯所蘊含的“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谷、養家糊口、以立性命, 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等崇高境界曾一度消失。至此, 中國農業重新拾回了“……所應擔負的生活上的功能”, 進入到所謂“生活的農學”或“社會農學”階段[1]。
2013年12月, 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 “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此后, 中國加快了傳統村落修復保護和農耕文化遺產挖掘、整理和弘揚。“鄉愁”時興, 意味著農業的生活 (包含社會、文化) 價值被高度重視。2015年2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央1號文件) , 強調“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 挖掘鄉村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教育價值”;同時“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標志著中國農業產業多元價值追求, 已經拓展到農村地域空間多種產業融合, 進入到祖田修所說的“空間的農學”階段。
(二) 中國歷經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平臺同時植入多重夢想和愿景, 推動農村地域空間重構及綜合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是新中國為迅速扭轉舊中國遺留的農業、農村衰敗殘局而選擇的道路, 拉開了新中國農村地域空間大規模重建和鄉村全面復興的序幕。1955年底, 毛澤東主席主持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翌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分上、中、下三卷, 共收錄各省 (直轄市、自治區) 報送的典型合作社材料176篇, 毛澤東為該書寫了序言, 并為其中104篇加了按語。該書被稱為“中國合作化運動百科全書”。1956年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草案) , 幾經修改完善后正式頒布, 簡稱為《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 是中國第一個到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為迅速發展農業生產力、提高農民以及全體人民生活水平的綱領性文件, 也可以看成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建設綱領。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改革開放的中國為扭轉“三農”發展相對滯后局面而提出的振興任務, 農村至此進入到地域空間綜合規劃建設新階段。農村復興是恢復過往的興盛, 振興則是將農村發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和水平。2017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20字方針, 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概括的是中國全面小康目標下的農村發展目標, 它指明了農村地域空間必須按照生產、生活、生態、社會、文化和治理之間的和諧發展目標予以再造。
“美麗鄉村建設”則是一個逐漸富裕的中國對農村地域空間綜合價值追求的高標準規劃和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平臺上, 同時植入了“四化同步發展”“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多重夢想和愿景, 農村地域空間綜合價值追求, 推動其空間結構“翻天覆地”似的重構。其一, 人口、產業及其相對應的村莊、集鎮、道路重新規劃布局和建設;其二, 生產空間整備 (農田水利、土地整理、三產業融合) , 生活空間改造 (危舊房和舊村改造、新村建設社區及服務中心、文化體育廣場) , 生態空間修復拓展 (森林、濕地、生態產業和產品、城鄉空間綠化) , 以及“三區三線” (1) 空間邊界的劃定、管控及互動關系重新架構和理順;其三, 由上引發的農業和農村產業組織、農村社會和經濟組織的重構, 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與信用合作組織的興起, 已經和正在引發農村社會、經濟關系乃至農民、集體、國家關系的重新架構和重大調整。
(三) 中國農民與市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質、權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正在全面縮小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經歷“縮小→擴大→縮小”的循環。1978—1983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縮小, 由2.57∶1縮小到1.82∶1;1984—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擴大, 由1.84∶1擴大到3.33∶1;2010—2016年城鄉居民差距又進入逐年縮小階段, 由3.23∶1縮小到2.72∶1, 基本恢復到1978年的差別水平 (圖1) 。
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恩格爾系數,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57.5%下降至2016年的29.3%,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也持續下降, 從1978年的67.7%下降至2016年的32.2%。城鄉差距經歷了“縮小→擴大→縮小”的過程, 至2016年, 城鄉恩格爾系數只相差2.9個百分點 (圖2) 。
圖1 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
圖2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變化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 (1) , 1978—1980年, 中國農村居民生活“貧窮”, 城市居民生活已進入“溫飽”。1981—1995年,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同處于“溫飽”階段。1996年, 城市居民生活率先跨入“小康”門檻, 2000年農村居民進入“小康”。2012—2015年, 城鄉居民生活再次處于同一 (相對富裕) 階段, 2016年, 城市居民生活先進入“富足”階段。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并且城鄉差距在縮小 (圖3) 。
此外, 城鄉居民待遇等其他方面差距也在縮小。比如: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 縮小了城鄉居民的財產差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了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差距;農民工返鄉創業、產業興村鎮、農村電商興起等等, 開始改變農業衰退、農村凋敝的格局。
圖3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變化 (%) 下載原圖
二、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同建振興鄉村的案例和經驗
特色小鎮是中國農村改革以來“小城鎮”建設的延續和新形式。建設特色小鎮是“城鄉一體化”重要節點, 更是鄉村振興、農村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農村改革之初, 中國政府就認識到農村小型經濟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性。198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 “改變農村的面貌, 建設星羅棋布的小型經濟文化中心, 逐步縮小工農差別和城鄉差別……”。198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 “農村工業適當集中于城鎮, 可以節省能源、交通、倉庫、給水、排污等方面的投資, 并帶動文化教育和其他服務事業發展, 使集鎮逐步成為農村區域性經濟文化中心” (1) 。此期間,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先后在《瞭望》周刊發表了《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再探索》《小城鎮蘇北初探》《小城鎮新開拓》等4篇文章[4], 系統闡述了他的小城鎮理論, 并且論證了小城鎮戰略對于走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現實意義。費孝通的小城鎮理論對農村改革時期小城鎮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1998年10月, 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決定》首次把小城鎮建設提升到戰略高度, 指出“發展小城鎮, 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 (2) 。“小城鎮、大戰略”推進了中國小城鎮迅猛發展, 僅建制鎮就從1978年的2176個發展到2010年的19410個 (3) 。中國小城鎮事實上要大大超過建制鎮的數量, 它還包括以下五種類型的小鎮:其一, 鄉府駐地形成的集鎮;其二, “與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不連接, 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獨立的工礦區、開發區、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特殊區域及農場、林場的場部駐地視為鎮區” (4) ;其三, 自改革以來著名經濟強村建成的村域特色小鎮;其四, 農村“三集中” (5) 引發農村聚落和產業布局重構而形成的集農村產業園區和新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其五, 傳統 (古) 村落修復、保護及合理利用過程中復活的歷史文化古鎮。這五類都非建制鎮, 但它們卻完全屬于中國小城鎮。
“特色小鎮”被高度重視源于浙江杭州云棲小鎮。2015年12月, 為之作出重要批示, “抓特色小鎮、小城鎮建設大有可為, 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 都大有重要意義”[5]。至2017年7月末, 國家三部委已經審查, 認定和公布兩批全國特色小鎮403 (127+276) 個。有意思的是, 囿于建制鎮才能申報特色小鎮的規定, 被公認為特色小鎮發源地的杭州云棲小鎮卻不在公布的全國特色小鎮名錄中。
按照國家政策文件精神, “特色小鎮”是指那些具有明確的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和社區特征的發展載體或空間平臺 (1) 。“森林小鎮”是特色小鎮的一種類型, 是以提供森林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運動養生等生態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特色的, 融合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功能的創新平臺 (2) 。當今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展現出多樣化的方式和類型。
(一) 經濟強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形成的村域特色小鎮
工業布局打破城鄉藩籬, 以及“小城鎮、大戰略”實施, 給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那些具有深厚的工商業文化根基、較多的手工業技術和社隊企業管理經驗積累、處于城市工業技術輻射范圍內、民間資本相對充足且具有活躍的民間借貸市場的村, 抓住市場先機, 推進了工業化、市場化, 進而實現了村域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 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村域特色小鎮, 從而將中國農村發展推進到村域城鎮化的新階段[6]。
筆者根據實證研究界定:村域城鎮化是建制村域經濟社會結構、人口集聚規模、聚落建筑景觀、農民生產生活及基本公共服務的方式和水平趨同于城鎮的過程, 是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 也是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是居村農民不可剝奪的發展權, 但并不是所有村域都要建成城鎮, 所有農民都脫離農業和農村。按照這一定義, 我們建立了村域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評估體系 (表1) , 分別深入山西平順縣西溝、昔陽縣大寨, 河南新鄉縣劉莊, 浙江奉化市滕頭、東陽市花園、臺州路橋區方林、杭州蕭山區航民, 上海閔行區九星, 山東鄒平縣西王, 河北灤平縣周臺子等10個著名經濟強村進行了實地調查和評估, 認為這些村莊已經實現了村域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7]。
表1 村域“三化”評估指標 下載原表
數據來源:《中國建制鎮統計資料·2010》 (國家統計局編,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0年) 。注: (1) A、I、S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產值比重, a、i、s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勞動力比重, 下同。其中, I>S是工業型村域經濟類型, I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中國農村工業化推動村域城鎮化的“引擎”作用由強轉弱, 現代農業、旅游業和農村商貿業發展, 反而成為農村城鎮化的主動力。
———浙江蘭溪市諸葛村。諸葛村是諸葛亮后裔在全國最大聚居地, 約在元朝至正四年至十四年 (1344—1354年) 建村, 歷經670余年, 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套, 村域常住人口6000余人。該村1994年成立“諸葛文物旅游管理處”, 村域旅游業起步 (門票3.00元/人) , 當年進村游1.4萬人次, 門票收入2.1萬元。到2015年, 進村游48萬人次, 門票收入1886萬元、旅游綜合收入1億元。新中國以來, 該村一直是鄉 (鎮) 人民政府駐地。
———浙江義烏市何斯路村。何斯路村是一個山區小村。2016年, 該村431戶, 1023人。2008年, 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4570元, 村集體經濟虧損14.6萬元。換屆選舉后開始現代農業建設, 種植薰衣草, 辦薰衣草節、黃酒節等旅游項目。2016年,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60元, 村集體可支配收入2230萬元。本科生到該村創業70多人, 義烏經商外國人常駐該村10多人。CCTV4《走遍中國之何斯路村啟示錄》 (2015年1月24日首播) 曾就該村究竟是鄉村還是特色小鎮開展討論。
如果把村集體當年經營收益 (1) 超過1000萬元的村都列入中國著名經濟強村序列, 在中國當今61.3萬個建制村中, 估計約有1.2%的村可以達到村域“三化”標準 (2) 。另據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的統計, 2013年, 村集體當年經營收益100萬元以上的, 占統計匯總村總數的比例已達2.7% (3) 。其中, 越來越多的村集體當年經營收益達到或超過了1000萬元, 各種跡象表明, 中國將有越來越多的村步入實現村域“三化”的行列[6]。各個經濟強村因其不同的產業定位、傳統村落文化和社區特征, 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隨著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的主軸, 全域城鎮化及城鄉同步建設漸成市域和縣域發展新潮, 越來越多的村域實現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 標志著中國農村進入村域城鎮化新階段;工業化的“引擎”作用由強到弱, 農村商貿業向現代服務業拓展成為主動力, 基層行政區劃調整及建制村撤并的推力作用逐漸顯現, 是未來中國村域城鎮化的重要特點和趨勢。村域城鎮化作為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村域城鎮發展納入市域、縣域城鎮發展體系中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 將有利于城鄉融合, 統籌發展[6]。
(二) 基層區劃調整及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同建形成的小型經濟文化中心
基層行政區劃調整及建制村撤并過程中, 在建設農村新社區的同時建設社區的產業園區, 從而形成了為數眾多的區域性小型經濟文化中心, 其中一些有特色的小型經濟文化中心將躋身于特色小鎮行列。
———山東德州市的“兩區同建”。德州市編制的市級城鎮規劃 (“全域城鎮化”) , 其中包含1個中心主城區、10個次中心城市 (縣城) 、36個中心鎮、710個小集鎮 (農村社區) 。在規劃指引下, 實施農村產業園區和農民居住社區統一規劃建設 (“兩區同建”) 。該市將8319個行政村合并為3070個;再將3070個行政村規劃為710個社區;同步規劃了農業、工業、商貿、文化旅游等各類產業園區1538個。到2017年9月中旬, 已建成社區430個、園區900個。已經建成的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相互依托, 每個社區人口規模5000~10000人, 產業包含現代農業、農產品和農村生活用品加工工業、旅游業等各種類型, 聚落景觀堪比小集鎮, 基本符合政策界定的特色小鎮的內涵。
———湖北十堰市 (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區) 特色鎮和農村片區聯建共創, 造就了眾多鄉村經濟文化中心。“竹房城鎮帶” (竹山、竹溪、房縣) 建設中形成了許多有研究價值的案例。比如:竹溪縣蔣家堰鎮, 處于鄂陜交界處, 與陜西省平利縣長安鎮接壤, 是湖北通往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門戶, 楚長城橫亙其間, 歷史上就是邊貿重鎮, 素有“朝秦暮楚”之稱。目前, 鎮區建成區面積已達2.5平方公里, 集聚1.1萬人, 商貿重鎮已經成型。同時, 該鎮將所隸屬的32個村 (場) 規劃4個中心片區, 通過商貿重鎮 (鎮區) 輻射和帶動鎮域新農村片區聯建共創, 鎮域內出現了商貿重鎮與秀麗、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新片區 (小集鎮) 交相輝印的景象。
———四川巴中平昌縣駟馬鎮 (建制鎮) 駟馬水鄉景區。駟馬鎮是一個建制鎮, 處于秦巴山集中連片貧困山區。該鎮在巴中市全域扶貧接軌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指引下, 利用水域、森林資源和本土文化特色, 以創舉村、當先村為中心, 數村聯建駟馬水鄉景區, 已經作為新的旅游景區對外開放, 形成了旅游特色小鎮。以此為由, 駟馬鎮于2017年7月被評選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之一。
應該看到, 中國農村部分村域城鎮化和農民市民化形成的村域特色小鎮, 以及為數眾多跨村域的小型經濟文化中心建成區域性特色中心小鎮, 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動力, 而且對于吸引城市產業、人口向農村回流, 走出中國城市人口過密、安全隱患不斷累積和鄉村人口過疏、衰落難以有效遏制的困境, 以及未雨綢繆建設國家安全體系等, 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 森林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山區、林區振興和地域空間再造
2017年7月,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印發了《關于開展森林特色小鎮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廣東省早于全國 (2016.12) 啟動森林小鎮示范、試點工作。2017年9月末, 省林業廳組織過專家評審核驗, 并征求廣東省發改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的同意, 認定和公布了38個鎮 (街道) 為廣東省首批森林小鎮。浙江省林學會 (2017.9) 公布了10個鄉鎮為首屆“浙江省森林文化小鎮”。四川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 (2017.10) 發布了首批省級森林小鎮32個鄉 (鎮) 。
自2017年初始至10月中旬, 筆者及其課題組先后對吉林、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 (自治區) 森林小鎮試點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 發現中國森林小鎮試點建設至少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國有林改革和林業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 利用原國有林業局的局址、國營林場場部、工區的存量建筑和存量建設用地, 維修、改建職工居住區, 擴建、新建林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及用房, 建設林區旅游業基礎設施及用房, 從而形成了森林特色小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六萬大山森林特色小鎮。六萬國有林場地處廣西玉林市, 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如果用國家相關部、委、局關于特色小鎮政策含義的界定來衡量, 六萬大山森林特色小鎮框架格局和景觀已經形成。理由如下:一是集鎮建設已具一定規模。小鎮規劃建設面積5.2平方公里, 其核心區位于該林場的河嵩分場場部, 舊址占地182畝 (約0.121平方公里) , 存量建筑包括職工宿舍、學校、衛生所、警務室、食堂等存量建筑70余座, 總建筑面積54250平方米, 曾容納2000名職工居住生活。截止到筆者調查日, 小鎮核心區的基礎設施以及存量建筑維修和擴建已基本完成, 另在河嵩、茶山等分場場部建成李宗仁展館, 知青人家 (包括紀念館、食堂、旅舍) , 黨性教育體驗館, 愛國教育展館, 香海文化館, 酒店, 星空露營地和房車營地, 森林健身步道和音樂大草坪等一批文化、旅游及服務設施。二是產業定位明確且已形成鏈條和規模。小鎮主導產業為八角種植及八角莽草酸加工提取 (1) , 輔助產業有林下中草藥種植、娃娃魚養殖、森林步道、中醫藥療養等康養產業。其中, 八角連片種植面積已達11萬畝, 號稱“中國香海”, 八角加工廠已經建成, 年生產能力可提取莽草酸300噸 (目前價格90萬元/噸) 。三是小鎮文化內涵深厚。六萬林場歷史悠久, 河嵩分場場部所在地曾經是抗日名將李宗仁先生屯兵舊址, 李宗仁在國民政府任職期間于1935年在此設立六萬墾區, 李宗仁展館展示了當年的屯兵文化;新中國成立后, 1951年設立六萬國有林場, 1960年代初, 共有199名知識青年上山插場, 知青展現出濃郁的知青文化。小鎮周邊大面積種植的八角茴香所展現的“中國香海”文化, 國內第一、世界僅有。四是小鎮旅游功能已經具備, 2016年獲批為3A級森林特色旅游景區, 2016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五是小鎮居住職工378戶、500余人, 加上每天平均近500人次的游客, 小鎮具備一定的人口規模和社區功能。六萬大山森林特色小鎮創建, 推動了國有林場轉型發展, 也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和發展、山區未來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案例。
第二種類型是在大中城市外圍的生態屏障或水源涵養地帶, 以森林資源富足的鄉 (鎮、街辦、國有林場場部等) 為依托, 建設森林小鎮。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 (梅沙街道) 。梅沙街道是廣東省首批認定的38個森林小鎮之一。該小鎮由華僑城集團投資 (中央企業) , 其子公司東部華僑城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經營和管理, 于2007年建成開業, 是由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和國家旅游局聯合授予的首個“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東部華僑城占地9.6平方公里, 建成區3平方公里左右, 建筑容積率0.3%, 景區總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 其中商業運營面積15萬平方米。核心區內建成兩個主題公園、茵特拉根等三座旅游小鎮、四家度假酒店 (3000床位) 、兩座36洞山地球場、大華興寺和天麓地產項目。小城常住人口3600人, 其中華僑城工作人員2600人, 其余為當地居民———茶農。2016年接待游客370萬人次 (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萬人次) 。從小城及周邊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功能、社區特征以及小城建成區規模、人口及景觀等方面衡量, 東部華僑城單獨即可構成一個很有特色的森林小鎮。該森林小鎮為大都市深圳提供生態屏障保護、優化城市結構、疏散過度密集的城市人口和提供安全保障等方面, 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價值。
第三種類型是延伸森林城市建設的做法, 以建制鎮 (鄉) 為單元, 在已有的集鎮建成區內的綠化、美化等方面下功夫, 建成具有一定森林覆蓋率 (比如廣東要求達到30%以上) 的小城鎮。
———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大田鎮。大田鎮按照《恩平市創建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設規劃 (2015—2018年) 》, 于2016年啟動“大田森林小鎮”建設, 2017年9月, 被認定為廣東省首批森林小鎮。該鎮位于山區, 森林資源豐富, 全域森林覆蓋率71.63%, 已建成河排國有林場國家森林公園、茶山坑鎮級森林公園。鎮政府駐地大田集鎮具有一定規模, 鎮區面積約2平方公里, 聚集人口3500人, 鎮區北部 (錦江河北岸) 濕地公園 (250畝) , 鎮區植樹造林新增綠化面積101.13公頃, 占鎮域總面積的52%, 鎮區森林覆蓋率提升到40%。另外, 在全鎮12個建制村 (居) 中, 建成3個森林村莊, 其中朗北村莊的“風水林”300畝, 其中古樹名木98棵。鎮域支柱產業為農業, 同時按照江門市首個獨具嶺南特色休閑文化宜居型森林小鎮建設目標發展旅游和康養業, 并已初具規模, 建成錦江溫泉、山泉灣溫泉兩個國家4A級旅游區。2015年, 該鎮分別榮獲“中國最佳生態休閑旅游名鎮”“江門市鄉村旅游示范鎮”稱號。鎮域內除濃郁的嶺南文化以外, 該鎮又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和解放軍的根據地, 該鎮岑洞曾經是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 在全鎮的156個自然村中, 革命老區村共有73個, 這里流傳著廣東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 紅色革命文化在這里傳承。恩平市大田鎮通過森林、集鎮、農業農村和旅游業資源整合, 建成了“森林公園 (國有林場) 、森林集鎮 (鎮區中心) 、森林村莊 (建制村) 、森林休閑度假區、森林田園”五位一體的森林生態和綠色發展網絡, 為以建制鎮為單元建設特色小鎮和農村地域空間綜合價值追求, 趟出了路子。
三、結論和啟示
中國未來可持續發展戰略應該轉向“經略農村”。“農村僅僅依靠農業就能生存的時代已經結束”, 農村地域空間應該是“向外部開放的、具有自律性、獨特的多種產業復合體的經濟空間”“完全無視經濟需求而述說鄉愁, ……農業和農村是無法存續的”“僅僅站在生態學的立場上強調恢復自然的權利, 常常會忘卻人類的存在”[1]。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民就近、就地城鎮化, 將進一步打破農村單一依靠農業的格局。新時代的鄉村振興, 必須對農村地域空間重構及其綜合價值追求作出科學的規劃和布局:要綜合規劃農村人口、產業、村莊、集鎮、道路建設;要科學布局農村生產空間, 重建農民生活空間, 修復和拓展城鄉生態空間, 劃定和管控“三區三線”空間邊界并理順其互動關系, 追求農村地域空間的經濟價值、生態環境價值、生活 (社會、文化) 價值三者和諧;要理順農村政治組織、產業及合作組織、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 以及調整農民之間及其與各類產業及合作組織、村組集體和國家的關系。
作者:王景新 支曉娟 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 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項目“山區發展與國家安全戰略研究”; 發展中國論壇課題“全國森林小鎮評價體系及發展指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西藏農地流轉、農戶響應與農業規模經營模式選擇:機理與實證” (41601110);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0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