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孫君:農業非標準才是標準

[ 作者:孫君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01 錄入:王惠敏 ]

【農副產品標準化,就是把七億農民最好的有機產品拒絕市場,把工業化下的非標準農產品演變成標準。結果是農村86%年輕人進城,92%鄉村大學生不回村,93%鄉村變成空心村】

工業的特點是標準化,農業的特點是非標準;工業以遠離天地萬物,規模化生產為優勢;農業是依靠天地氣候而生產,優勢是非標準;工業是產品出自工廠,優勢是標準化。揚長避短,這就是工業與農業的發展方向。

農民的特點就是小農,以家庭為單位,24小時全家人不計成本的忙一塊地,生產的產品先滿足自己吃,多余的才賣向市場。中國有六、七億農民就是這樣的小農生產方式,這樣的非標準化才是真正的大眾農民產品,也是今天城市人最向往的產品,卻被市場視為非標準。

政府與企業為何不能讓非標準化進入市場標準呢?標準與論證讓農民遠離超市、遠離電商、遠離消費者,而我們遠離的除糧食以外,都是最好的農副產品,約占85%。我們經常遇見互聯網+鄉村,打通最后一公里,結果還是被產品標準化堵死。有機標準,綠色論證,論的是鄉村,堵的是農業,害得是市民,窮得是農民。奇怪的是,中國市場上幾乎除農民的農產品以外,所有的假貨都可以進入市場,都能找到標準。

傳統農業,每戶有二分地,家里夠吃了,有三分地鄉鎮就夠吃了,有四分地縣區夠吃了,五分地地市夠吃了,這大概就是農村與城市的關系。今天標準化與論證完全堵死了城鄉食品流通渠道,又打開了工業標準化的農副產品,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城市文明人的文明。論證、資質、標準化撕了文明的臉皮,沖向了鄉村,披著羊皮像狼一樣掠奪農民破壞鄉村。

什么是非標準呢?民間藝人是,畫家是,工匠是,中國最偉大的工匠就是農民。標準是產品化,非標準是創造性,千姿百態,就如同純手工,如私人定制個性產品等。城市文明只會養金魚,只會養寵物,只會在大棚種植,自然、野生、原種基本喪失。今天城市人做夢都渴望非標準的農民菜園子的菜、農民養的豬、農民種的糧。為什么一定要讓農民做他們做不到的事?為什么一定要違背自然規律呢?

農民不做科研,不做基因,不做雜交,卻創造了農耕文明。土壤保護,生態保護,敬天尊地,只要土地有機了,萬物都是有機的。農民是大生態環境平衡下的非標準,這才是真正的標準。現代農業不在土壤與原種上下功夫,卻在種子、農藥、加工上下功夫。無土栽培、光照蔬菜、轉基因、太空育種、雜交等等,治標不治本,這些物種基本都失去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從長遠看是斷子絕孫的現代農業,卻能達到標準,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是違背自然規律。

非標準會越來越有價值,會越來越有市場,非標準前后延續9000年,這些才是真正的中國農業標準。

農業有標準,我們有稱為“綠十字9000標準”的標準。把一個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農民一聽就會,消費者一聽就懂,這才是標準的意義。所謂9000標準,就是土地里有蚯蚓、有螞蟻、樹上有鳥、草里有蟲、河里有魚蝦,這就是標準。只有土壤、河流、生物平衡了,萬物才是有機,萬物才能溯源。

今天在中國,大棚、工業化生產的農副產品很多是為了標準而標準的農產品,可惜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連這些簡單的道理也弄不明白。讓非標準化成為標準化是我們的目標,郝堂村2800畝農田進行土壤改良,三年后有螢火蟲、有小魚小蝦、有鳥有螞蟻,這樣的產品才能代表農民,農民的產品中含有道德體現,這一點唯有農民做到。

這個商業通道一定能打通,打不通農民永遠沒有希望,城市人永遠吃不上真正的有機蔬菜。揚農民非標準化,避農民標準化。中國人口眾多,資源稀缺,形成大國小農的非標準化,也恰恰形成農耕文明。

有一天非標準化成為中國標準時,中國農業才真正看到黎明,才是傳統農業步入現代農業的時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綠十字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人成视频在线男人每天 |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欧美性爱在线播放首页 | 亚洲美女天堂在线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