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休閑農業的發展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美麗鄉村建設為休閑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和管理支持,二者的協調發展對于鄉村地區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美麗中國”具有重大意義。在對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兩個子系統預選指標選擇的基礎上,通過專家篩選、聚類分析、相關性分析、指標鑒別和定量檢驗,構建一整套科學、全面評價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的指標體系,并通過層次分析法和包絡數據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再以物理學上容量耦合模型為依據構建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以都江堰現代農業區為例進行實證分析,運用這套指標體系進行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之間耦合度的評價,為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耦合協調發展以及進一步破解“三農”問題提供指導。
引言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發展得到了各界廣泛的關注[1],特別是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單純的農家樂向鄉村旅游轉型需要休閑農業作為產業支撐的觀點越來越得到專家和經營者們的認同和支持。而在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總體要求下,美麗鄉村建設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休閑農業的發展在資金籌措、技術引進、用地結構優化[2]、人力管理等方面起到直接關鍵性作用。從理論上講,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套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包含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生態各個方面[3],因此,發展休閑農業是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二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耦合作用,掌握其耦合度則可以有效實現二者協調發展,加快美麗中國建設進程。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結合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的關系展開了一系列研究,盧宏[4]、是麗娜[5]研究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間存在的相互推動關系。周彬等[6]、盧宏[7]對鄉村旅游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間的協調關系展開了探討。童索凡等從互動保障方面對鄉村旅游開發與新農村建設做了深入研究[8]。D.Despommier探討了垂直農場的興起對農業發展和農村用地及建設的影響,認為垂直農業在21世紀將會對人類生存和鄉村土地起到關鍵性作用[9-10]。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系、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以及休閑農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系等方面,而對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特別是耦合度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因此,本研究一方面可彌補相關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對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提供直接指導,就如何實現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協調發展,進一步破解“三農”難題提供較有實踐意義的幫助。
1、研究設計
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的選擇應遵循高度的代表性和廣泛的兼容性、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簡潔性和相對獨立性、范圍統一性和更新快捷性等原則。當前對于相關評價指標的篩選和指標體系的構建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方法[11],可用的方法主要有專家打分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相關系數法等,本研究針對的是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二者耦合度,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又要具有一定的邏輯結構[12](圖1)。
(1)建立預選指標體系A0。在充分借鑒休閑農業理論、標準體系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基礎上選取相應的指標,這是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的第一步工作,選擇性質比較主觀,側重指標選取的全面性。
(2)利用德爾菲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初步篩選。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每個指標設定不合格、合格和良好3個等級,然后請在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領域的資深專家和實踐者完成調查問卷,對理論性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最后通過問卷分析,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計算各指標對某一評語的隸屬度,從而完成第一輪篩選工作。此項工作雖然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由于專家在該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經驗,集成多數專家的意見,可以化主觀為客觀,初步刪除一些不能較好地反映最終目的的評價指標[13],形成指標體系A1。
(3)客觀篩選。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運用指標正向化和無量綱化方法,逆向指標采用倒數變換法。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X*代表正向化指標;X'代表逆向指標原始值;X為歸一化后的指標值;X*min為該指標區域各評價個體的最小值;X*max為該指標區域各評價個體的最大值)。對原始數據進行R型聚類,基于R型聚類結果,對自成一類的指標進行保留,對非自成一類的指標做進一步處理。在非自成一類的指標中選出處于同一最小分類組的指標,并采用皮爾遜法對其進行相關性分析。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i=1,2,…,t;j=1,2,…,m;i≠j。規定一個臨界點值M(0
(4)指標的鑒別力評價。在應用中采用變差系數V來進行表述,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V代表各評價樣本在該評價指標上的差異性,當V=0或很小時,說明該指標鑒別力低,可以刪除[14]。所以得到新的指標體系A3。
(5)多元線性回歸檢驗。為了避免過失性刪除的可能性并保證新指標的高度代表性和廣泛的包容性,需要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定量檢驗。假設被刪除的指標為因變量F,保留的指標為自變量G,二者之間的回歸關系可用線性函數來近似反映。對估計得到的若干方程要進行相關性檢驗,主要檢驗復相關系數R,如果R較大,則因變量F與自變量G之間的線性相關度較高,已經保留的指標能夠更好地代表被刪除的指標。反之,如果R較小,則要重新考慮因變量F是否要重新采納為新指標。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為:
2、研究方法
2.1 預選指標體系構建
在休閑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農業部頒發的《美麗鄉村創建目標體系》,從休閑農業的生產要素、生產方式、農業收入和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六大要素選取指標構建預選指標體系。其中,生產要素包括休閑農業土地產出率、休閑農業投入產出比、休閑農業耕地保護程度、休閑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規模經營程度5個指標,生產方式包括休閑農業化肥施用強度、休閑農業農藥施用強度、低碳能源替代率、休閑農業碳排放能力、農業機械動力覆蓋率、自然灌溉率、綠色種植業和養殖業比率、休閑農業農作物凈化能力8個指標,農業收入包括休閑農業收入產出率、休閑農業人均產值、休閑農業產品商品率、休閑農業收入增長率4個指標,基礎設施包括道路硬化率、自來水受益村數、農村信息化普及程度、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農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農村自然災害發生率6個指標,經濟發展包括農村家庭居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個體企業數、農村從業人數、農村貧困率、農村人均收入年增長率5個指標,生活指標包括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率、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人均文化活動場所面積、集體重大事件村民參與率、農村人口平均壽命5個指標。整個指標體系由目標層(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準則層(休閑農業、美麗鄉村)、要素層(生產要素、生產方式、農業收入與基礎設施、經濟發展、生活質量)和指標層(33個指標)組成。
2.2 指標體系的主觀篩選
首先,對在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研究領域的28位專家、高校教師、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經營者發放調查問卷,收回28份,回收率達到100%,有效率也達到100%。其次,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問卷分析,設W為一個論域,Xi為第i個預選指標,U*={確切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為W的一個子集,V={不合格,合格,良好}為評語等級的論域,其對應的模糊子集分別為H1,H2,H3。對于一位專家來說,U*對應了一個模糊集合U={確切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X1對U的隸屬度表示為uH(X1)=lim(X1∈U*的次數/n),其中n為調查問卷的份數。uH(X1)會隨著n的增大而趨于[0,1]的一個穩定數,這個穩定數就是X1對U的隸屬度。第三,通過問卷分析刪除了對H1隸屬度較大的休閑農業耕地保護程度、農業機械動力覆蓋率、綠色種植業和養殖業比率、農村信息化普及程度、農村自然災害發生率、農村貧困率和農村人口平均壽命。其隸屬度分別為0.556,0.579,0.606,0.542,0.533,0.549,0.614。
2.3 指標體系的統計篩選
用R型聚類分析法對上一輪保留的26個指標進行聚類。26個指標一共分成了六類,其中休閑農業土地產出率、休閑農業勞動生產率、休閑農業化肥施用強度、休閑農業農藥施用強度、自然灌溉率、休閑農業投入產出率、道路硬化率、自來水受益村數、農村個體企業數、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單獨成為了一類,所以予以保留直接進入下一步鑒別。余下的六類用皮爾遜檢驗法,設置臨界值M為0.85,檢驗后確定刪除的指標有休閑農業碳排放能力、農村人均收入年增長率、休閑農業產品商品率和農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積。
2.4 指標鑒別分析
經過上一輪的篩選,計算余下22個指標的差異系數。考慮到最終的指標體系的簡潔性,設置差異系數的界值為0.05,變異系數小于0.05的指標被刪除,最終刪除的是土地規模經營程度、集體重大事件村民參與率、休閑農業農作物凈化能力、農村家庭居民人均純收入、休閑農業收入增長率和自然灌溉率。
2.5 定量檢驗
對在之前3個步驟中被刪除的17個指標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定量檢驗。將被刪的指標作為因變量,從被保留的16個指標中選出相關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得出,分別以農村家庭居民人均純收入和自然灌溉率作為因變量回歸得到的線性方程復相關系數R較小,說明被刪除這兩個指標以后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體系不能有效反映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在生產方式和經濟收入方面的耦合協調性,所以最終將其還原到指標體系中。而其他被刪除的指標的復相關系數R較大,故不予還原。最終整個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2.6 指標權重的確立及耦合度的劃分
指標權重的確定有多種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15]。層次分析法(AHP)是由專家對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打分從而得出相關矩陣求得權重,受到專家主觀性的影響較大,對指標本身客觀性的反映較小。而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則是完全按照數據本身的客觀性確定指標的權重,不能有效反映專家的偏好,所以,結合層次分析法和數據包絡分析法在主觀和客觀上相互彌補的特點進行綜合權重評定[16],公式如下:
式中:D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DiAHP為由AHP法得出的第i項指標的權重;DiDEA為由DEA法得出的第i項指標的權重;λ為主觀偏好系數,(1-λ)為客觀偏好系數,λ取[0,1]。各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的耦合度等級標準劃分[17]如表2所示。
3、指標應用
3.1 耦合度評價模型的構建
指標體系的運用借鑒物理學的容量耦合模型,其耦合函數如下:
式中:S2為兩個系統的耦合度;f(x)和g(y)分別為兩個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即休閑農業綜合指數和美麗鄉村綜合指數;m為休閑農業指標體系中指標數量;n為美麗鄉村建設指標體系中指標數量;ai,Xi分別為休閑農業系統指標的權重和第i個指標的標準化值,f(x)值越大,說明休閑農業綜合指數越高;bj,Yj分別為美麗鄉村系統指標的權重和第j個指標的標準化值,g(y)值越大,說明美麗鄉村綜合指數越高。耦合度值S2∈[0,1],S2越接近0則說明耦合度越小,越接近于1則說明耦合度越大,系統之間處于良性耦合。
對于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耦合度研究,還不能單純地停留在二者的耦合度評價上,還需要在耦合度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18]。因為在實踐中,由于城鄉之間或者地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會出現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兩個系統值都比較低但耦合度較高或者其中一個較高另一個較低但耦合度高的情況。因此,構建評價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耦合協調度的模型:
式中:S為耦合協調度;C為耦合度;T為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系統的綜合評價系數;a,b為待定系數。為保證U∈(0,1),在應用過程中要使T∈(0,1)。
3.2 實證分析
以都江堰市平壩現代農業區為例進行分析,該區包括向峨鄉、胥家鎮、天馬鎮、聚源鎮、崇義鎮、翠月湖鎮、石羊鎮、柳街鎮和安龍鎮9個鄉鎮,該區是以都市現代農業經營為主的產業化發展地區。目前,已成功申報了向峨鄉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鄉和2個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村,鄉村旅游特色村社達到11個,農家樂有70多家,家庭休閑農場3家,2015年該區接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人次達90余萬人次,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該區還是以川西林盤鄉居為主要特色的美麗鄉村聚集區,在休閑農業不斷提升發展的同時,優良的自然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大氣環境和水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其典型的川西林盤鄉村風貌和氣息得以較好保留,特別是以容家院子為代表的川西林盤還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多項榮譽。由于該區在休閑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成就,且二者在該區得到了和諧共生,因此,選擇該區域作為實證研究具有一定的探討價值和意義[19]。
把都江堰地方政府統計單位近5年的相關統計數據帶入前述的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考慮到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二者的重要性,a,b系數分別取值為0.5,得出都江堰現代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各自的綜合評價指數和二者的耦合度及協調度(表3)。都江堰現代農業區在2011—2015年間,由于受到2008年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的影響,鄉村建設進程比較快,但休閑農業的發展水平較低。借鑒耦合協調度評價等級標準(表2),2011年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之間的耦合協調度低于0.399 99,處于輕度失調階段。從2012年開始到2015年,由于災后重建的逐步完成以及地方政府對產業升級的促進,特別是加大對休閑農業及有機農業的投入和招商,以及對川西林盤的重點保護和對美麗新村建設工作的落實,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之間的協調關系有所好轉,由瀕臨失調上升到勉強協調,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是整個耦合協調進程很緩慢,5年間耦合協調上升幅度不大。
4、結論與討論
都江堰現代農業區作為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代表性示范區,目前耦合協調度還不高,相互之間還存在一系列問題。要提升二者耦合協調度,首先,應著力機制創新,堅持“全域”發展理念,主導農業“高端化、品牌化、規模化、景觀化、標準化”特色,推進各鄉鎮差異化發展;其次,加強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林業資源、文化資源等的合理安排和利用,休閑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均堅持功能、產品和生態“三融合”;然后,堅持技術引進,采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技術,運用秸稈、牲畜糞便等開發沼氣,充分利用自流灌溉條件;最后,在建設、運營、保護上做到“三統一”,休閑農業產業扶植、產品打造和市場營銷等方面要有組織有管理,美麗鄉村建設基層行政管理單位應達成統一,在村風、村容、村貌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形成協同效應。
在文獻研究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對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做了理論的研究設計,然后預選出33個指標,通過專家的主觀篩選、聚類分析和相關系數分析的指標篩選、差異系數的鑒別分析和定量檢驗的步驟后,最終確定了由休閑農業和美麗鄉村兩個子系統組成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評價指標體系。借助容量耦合模型構建耦合度評價模型并運用指標體系對都江堰現代農業區的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耦合度進行評價,得出都江堰現代農業區2011年其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之間的耦合協調度為輕度失調,2011年到2015年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之間的耦合協調度逐漸上升,但上升速度特別緩慢,到2015年也只是勉強協調。說明都江堰現代農業區整體耦合協調度水平還比較低,休閑農業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支撐力度還不夠大。說明這套指標能夠較好地反映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的各個方面,能夠運用于休閑農業與美麗鄉村之間耦合度的評價,為相關決策提供科學的指導,對鄉村地區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地域研究與開發》 2016 35 (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