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陳文玲:發展美麗鄉村要糾偏

[ 作者:陳文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8 錄入:王惠敏 ]

“發展美麗鄉村要糾偏,不能為了美麗而美麗,一定要有靈魂、有特色、有生氣。生氣包括人氣、商氣和財氣,沒有生氣的美麗鄉村是不成功的。”

12月17日,在2017年《中國夢?村鎮夢》縣市長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原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在主題演講中指出。

上述論壇起源于十八大開局之年,是首個由政府、媒體、村鎮聯合打造的“中國夢”系列論壇。由第一財經發起并聯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80家媒體,通過傳播的力量,在全國掀起了建設美麗家園和最美村鎮的的熱潮。

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陳文玲表示,未來中國城鎮化的速度會放緩,美麗村鎮的建設則會加快。她認為,目前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越來越豐碩,關注度越來越高,影響也越來越大。但在建設村鎮的過程中,也不免出現跟風或流于表面等問題。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的村鎮建設存在同質化較大的問題,有些流于表面或局限于炒房地產的概念,并沒有形成自己的特點和品牌,也缺少品位。

城鄉發展要在五方面融合

在上述論壇的發言中,陳文玲提出,城鄉要發展,絕對不能是城鄉分離的狀態,而需要實現高度融合,形成群落。就城鄉融合而言,需要在以下五個方面推動:

首先,城鄉的形態融合。現在城是城,鄉是鄉,城鄉的融合發展基于現在的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通過這種網絡空間已經把城鄉連成了一體,它是高度融合的;通過高鐵、高速公路、港口等硬件基礎設施,又把城鄉在線下進行連接。農村是城市的后花園,城市則是農村的廳堂。田園型的城市必須包括農村。沒有農村就不能稱其為田園化的城市。

其次,推動城鄉的要素融合。原來是單向的,人的流動是單向的,是農民工向城市流動,而且到現在為止還有3億沒有真正融入城市。但現在如果我們是新的一種城市形態的話,我想未來城市的人群特別是富有的人群,富閑的人群,追求生活品位品質的人群,基于我們這種網絡,基礎設施的均等化、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未來,科技、文化和資本等要素都會下沉,形成雙向流動,而不只是農業向城市的單向流動。

再次,產業融合需要在不破壞農村的形象中進行,比如農產品加工制造、旅游業和其他圍繞農業的現代服務業。產業將會重構,適合農村發展的產業,會從城市向農村轉移,形成新的產業結合。

同時,市場需要融合。過去城鄉最大的問題是分散的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將來的城鄉融合發展一定是市場的融合發展。比如通過互聯網+形成的業態和物流的供應鏈,形成市場高度融合、可以享受到城市環境和服務能力的新農村。這才是和城市無差別的農村。

最后,人與自然的融合,這是最重要的融合,滿足人們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

給美麗鄉村建設提5個建議

陳文玲表示,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一蹴而就。未來建議瞄準5個方面來做工作:

首先,現在形成的美麗鄉村要對標國際一流的美麗鄉村,用中國特色、中國設計和中國創造,來建設擁有文化內涵的美麗鄉村。

其次,美麗鄉村要開闊視野,可以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向相關國家推介中國的產品和服務,吸引新的旅游和文化資源,形成軟競爭力,也可以向國際社會更好地推介中國的經驗。

再次,美麗鄉村要瞄準5個品質做文章。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形成獨特的品格;要有品位,不只是鄉間的狀態,而是兼具外表和內涵;要有品德,鄉風就是一個鄉村的品德。

同時,要總結美麗鄉村的經驗,通過傳播和上報,形成指導美麗鄉村的政策。

最后,要糾偏,不能為了美麗鄉村而美麗,一定要有靈魂、有特色、有生氣、有賣點。沒有生氣的美麗鄉村不是成功。美麗鄉村建設的目的,一是為了讓農民更好居住,二是能發展出市場競爭力,讓“美麗”變成農村持久且可增值的財富。

辨析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等關系

陳文玲提出,需要辨析,現在的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社會新農村以及縣域經濟等提法上,到底有什么關系或者應該如何區別認識。

她表示,特色小鎮是浙江提出來的,是規劃3~5平方公里的具有特色的小鎮,不一定是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借鑒了韓國和日本的經驗,主要指房子和道路等基礎設施的改造,而美麗鄉村則更突出生態和宜居等概念。

至于縣域經濟,陳文玲說,美麗鄉村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只有鄉村發展好了,縣域經濟才能發展。

在陳文玲看來,中國最大的不平衡還是城鄉的不平衡。不解決農村的問題,就不可能補齊短板,即沒有美麗鄉村就談不上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義。美麗鄉村則是美麗中國的基礎和組成部分,要實現美麗中國,最應該補上的短板就是美麗鄉村。”她說。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第一財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亚洲色影在线网站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