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無償、無限期使用土地的制度,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端,使得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國策很難貫徹落實,土地浪費現象嚴重。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進行改革,實行土地使用權的有償出讓和有償轉讓。土地是生產資料,也應是商品,理應有償使用。土地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是建國以來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必將推動其他各項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將采用兩種辦法,或者叫作雙軌制。一種是大范圍內推行土地有償使用即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政府將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有償、限期地出讓給用地者,用地者交納使用費;另一種是在若干城市同時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允許向政府購得土地使用權的用地者將土地有償轉讓給其他用地者。國家土地管理局已準備在深圳、上海、天津、廣州四市進行試點。以后還可擴大范圍,凡有條件的都可以實行。不僅城市的土地有償使用,農村的土地、城鄉結合部的土地也要研究辦法,實行有償使用。
通過土地有償轉讓建立起土地開發基金,經過幾年積累,今后城市能夠做到不要國家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以地養地,良性循環。征用農村土地,現已開征占用耕地稅,估計一年可收30—40億元,專用于開荒造田和改造低產田,每年可開發300萬畝土地,彌補非農建設所占用的耕地。進一步講,可以達到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實行土地有償使用、有償轉讓,最終是為了合理節約使用土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是為轉讓而轉讓。
為了保證土地有償使用、有償轉讓的健康發展,宏觀上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加強地籍管理;二是城市規劃要深化和加快;三是要有詳細的完整的盡可能周到的法規;四是有代表政府管理經營土地的土地管理機構;五是各有關部門的工作程序需要相應改變。一些同志認為試點時法規不一定太細,先搞了再說,這是不行的。土地使用權一出讓就是幾十年,不允許我們工作粗糙。
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涉及到一系列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研究,為這項改革提供科學依據。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有:
地價問題。土地的級差收益怎么計算?城市土地怎樣評價、分等?地價的高低怎樣才算適度?理論界應當解放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創造一個適合中國現實的地價理論。
土地增值問題。土地增值既有經營者投入的因素,又有社會投入的因素,還有物價上漲等因素,十分復雜,如何解釋清晰?由社會投入的增值部分要收歸政府,又要適當留一部分給土地轉讓者,這個比例怎么確定?
土地流動問題。貨幣資本是流動越快越好,土地流動是否也是這樣?土地不流動,不利于生產力發展,土地流動太快,是否也會有不利影響?如何適當限制,正確引導?目前實行有償使用,交的土地使用費一般比較低,這部分土地恐怕還不能允許轉讓。
城鄉結合部農民的土地問題。勞動創造價值,按勞分配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但城鄉結合部的一部分農民憑借其土地所有權得到了不應該得到的東西,這種現象越來越多。應采取什么對策,需要及時研究。
作者簡介:王先進,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名譽理事長、原國家土地管理局首任局長、我國當代土地管理事業的優秀領導人,地政統一管理制度、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保護制度、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開創人,杰出的改革家,永遠的學習者、思考者、行動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特區經濟》1985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