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蛋業成立于1995年,是一個專注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國家級龍頭企業,同時也是國家農產品加工出口示范企業。我們的主要產業基地是在福建、湖北還有北京。企業已有22年的歷史,22年我們的主軸就是創新,不斷通過思維創始、模式創新、技術創新不斷推動這個企業往前去走。
我們主要的優勢產品是鴨蛋的整個加工產品,其實大家可能在這邊想的空間很小,認為鴨蛋就是松花蛋,或者咸鴨蛋,這個產品現在通過我們這么多年的創新發展,它已經不斷的推向深入,比如大家能看到的,這個咸蛋黃的食用,以及現在咸蛋黃粉進一步深入的作為調味還有餡料加工,不斷推進深入。還有傳統的調味蛋,還有特色雞蛋。
主要的市場分布像商超系統,我們跟沃爾馬、永輝是全國的戰略合作伙伴,同時我們也為很多專業用戶,像肯德基,龍華月餅,還有面店的溫泉蛋白都是我們的產品量。我們2016年對歐盟的出口達到全國總量的87%,也是全國第一家通過歐盟官方檢查的。
光陽蛋業做的就是兩化融合,也就是所謂的工業4.0和智能化,智能化整個推動就是一個社會進步,其實我們社會發展從原始社會到農耕時代,一個個時代都是生產力的發展,技術進步推動我們往前發展。所以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我們可以理解為起來就是一種技術進步,現在進入一個信息化時代,所以它要在做兩化融合,最根本要做好前面的基礎,所以在應用方面,我覺得所有的企業應該要搞明白,其實你是一個企業,你是一個應用型的企業,你一定要做好前面的步驟。
兩化融合,我們認為它不會實施的那么快,我們祖宗做蛋做了800年的歷史,近千年的加工史,就是用手工去腌制的這么一個體系,所以我們前面20幾年主要通過工業化進程,所以把它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這個基礎如果還沒完成的時候,我們去完成后面的智能化,我覺得是難以達到的。所以我們要完成這個體系,我們前面要做工業化、現代化準備,就是做工業化跟標準化的轉變,所以這一塊我們做了非常長時間的準備。我們在全國領先的基礎上至少還要5-8年的時間,所以我們也做了一步一步相應的計劃,包括我們這個的剝殼的自動化、以及腌制的自動化,一各個環節去解決它,然后逐步往前推廣。我們千萬不能在做智能化、數字化的時候把它變成一種形象工程,即使前面國家支持你做的,你后面還要維護它,你不要做一個燙手的山芋,這是我們的感受。
蛋雞養殖是畜牧業里面,它的現代化進程最完善的,它的基礎是最扎實的一個體系,也就是說我們現有的蛋雞在嫁接這個信息化之前,它的機械化,整個自動化進程已經是非常完善,雞就是一個生物機器,所以我們的飼料給雞吃完,它就產出一個蛋,整個系統從飼料的喂到用水,到收蛋都是一個全自動化的過程。這個基礎上我們要實現我們后面的智慧農業,它的基礎就非常好,所以我們率先從這個地方開始做。
我們認為再經過兩年的時間,我們就能夠把這個東西做成一個比較理想的一個智慧農業的模型。2014年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個平臺,這個平臺經過我們這幾年的應用跟思考,我們慢慢的更加清晰起來。
第一個就是叫環境控制監控系統,一個在室內一個在室外,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很基礎的一個工作。
第二個,整個物料的控制系統,投入品就是從這個雞吃了多少料?喝了多少水?產出品就是生活出來就是生出來多少重量的雞蛋?以及多少個雞蛋?以及多少糞便?整個物料鏈是整個閉合鏈,這才是基礎。
第三個,可視系統,可視系統是一個監控嗎?肯定不是,所以大家在理解可視系統的時候,可視事實上是為我們后面的整個數據的應用和調集要起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做了這三個系統之后我們要回過來為達到我們的目的:
第一個是要達到預警目的,我們以前用人去檢查這個雞怎么樣,我們現在用可視個感官的系統,去看這個雞它的溫度他的體溫是不是升高了?這個是可能出來的一個狀態,我們還可以通過雞的飼料,如果雞喝水比以前少了,產蛋少了雞可能病了。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預警。
第二個,做一個無縫的溯源,我們覺得到目前為止,解決的只是一個前端入口的問題,但是后端的數據是有我們人為記錄的,這種記錄是不可靠的,因為你會屏蔽掉你認為沒有作用的信息。所以好的效用必須是一個封閉的數據鏈,整個鏈條應該是封閉的,不可更改的。
第三個,智能控制,回過頭來通過我們自動化控制系統,控制雞舍的溫度,以及我們的飼料廠,我們控制整個系統的運營,這個是我們認為需要的。然后它往前端,我們可以根據這個雞的今天狀況,以及環境狀況,我們采集的數據,我們可以自動生成我們飼料的營養配方,做加上飼料的精細模型,這兩個模型疊加就會優化我們飼料,產生一個最好的配方,那么這個智能化就會為我們帶來非常好的效益。
最后我們還是是要為消費者,為市場做鏈接,所以這個導入為我們新零售終端實現一個鏈接的基礎,所以最后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家能夠吃更好的蛋,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切都是為什么消費者去創造更高的價值。謝謝!
作者系北物聯智慧農業產業聯盟會員單位、福州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智慧農業生態鏈互益平臺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