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談農業農村信息化和智慧農業
編者按:5月25日,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16+1)農業部長會議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智慧農業——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創新性解決方案”。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立陶宛農業部長致辭后,第一個作了發言。公眾號特將有關農業農村信息化和智慧農業的內容摘錄,以饗讀者。
本次“16+1”農業部長會議的主題是“智慧農業——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的創新性解決方案”。這個選題前瞻性很強,清晰展現了智慧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戰略價值,再一次重申了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基石的根本性地位。
近年來,中國政府將信息化作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開展農業物聯網試驗示范、信息進村入戶、農民手機技能培訓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去年底,中國農村網絡年零售額突破1.2萬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向3000億元大關邁進,寬帶和4G通訊已覆蓋88%的村,農村手機用戶超過5億人,信息化智能化已成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有力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智慧農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全面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信息化與農業生產發展深度融合。我們將加快構建天空地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加強遙感技術在墑情苗情災情監測等方面的應用,推進農業物聯網技術示范推廣,推動實現作物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的精確化管理和全程自動化控制。將來農民搞生產,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手指一劃”,就全部搞定了。
二是推動信息化與農村業態創新深度融合。伴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的廣泛運用,農民網上賣菜、市民上網買菜已經十分普遍,過去“養在深山無人識”的農產品,如今已經搭上信息化發展的快車,走出了大山、邁出了國門。我們將進一步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創新休閑農業網上營銷和交易模式,鼓勵國內外電商企業拓展農業農村業務,支持企業開展農產品跨境電商交易,推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
三是推動信息化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度融合。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可控,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離不開信息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全面應用。我們將加強農業投入品信息動態采集、分析和監控,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主要農產品生產過程可控制、產品流向可追溯,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四是推動信息化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深度融合。我曾經多次談到農民手機培訓的例子,一部部小小的手機、一次次手把手的傳授,學會了熟練使用智能終端的農民,真正讓信息活了起來,大大改變著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將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繼續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用信息化手段培養出一批善用信息技術、善于網絡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公眾號根據農民日報刊登內容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振興大政要論(微信公眾號)2018-05-3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