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月20日,由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和吉林省黑龍江商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東北振興與高質量發展(長春)論壇”在吉林長春舉行。國家鄉村振興局原開發指導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全國鄉村建設高校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民進中央參政議政特邀研究員劉曉山受邀出席并作主題演講。劉曉山以《抓住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發展機遇 踔厲奮發迎接新挑戰》為題,從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發展賦予的新使命以及其為鄉村振興發展迎來新機遇、提出新挑戰等方面進行了闡述與分析。以下為演講全文。
一、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發展賦予我們新使命
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最具時代意義的力量就是生產工具的革命。自從人類學會運用火、石器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后,直接開啟了文明進程,銅、鐵器等冶煉技術的發展,拓展出農業文明,電、蒸汽機的發明,開啟了工業革命。當今時代,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應用,以數字化、智能化為特征的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蓬勃興起。這一代信息技術是新的生產工具,加快形成發展數字經濟、智慧生產方式成為人們普遍共識。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建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戰略性產業,數字經濟、智慧生產方在東北與農業農村發展各領域深入滲透融合,引發數字鄉村、智慧農業領域深刻變革,不但能有效推進東北地區的經濟社會振興,還將會加速推進我國經濟格局、產業形態和生活方式深度變革,產業變革、生活提質、環境改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和智慧農業發展。中央一號文件連續20年對農業農村信息化、數字鄉村及智慧農業發展作出部署,目前推進數字鄉村及智慧農業建設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用一節規劃了“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同時提出“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數字化改造”?!丁笆奈濉眹倚畔⒒巹潯穼ⅰ皵底粥l村發展行動”列為十大優先行動之一。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要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強調,要加大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智慧農業和村管理服務數字化。在法律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國家鼓勵農業信息化建設”“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在專項規劃層面,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對數字鄉村建設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做出明確要求。2022年,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至2025年)》,具體部署“十四五”期間的數字鄉村重點任務。
從農業農村部工作布局看,推進數字鄉村及智慧農業工作的抓手、平臺和載體初步形成。編制規劃文件,先后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十四五”數字農業建設規劃》《農業農村大數據業務構架》等,指導各地落細落實任務舉措。建立工作機制,2013年成立農業信息化領導小組,建立數據安全協調推進機制,推動相應領域工作落實。通過實施數字農業試點項目,認定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示范帶動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的融合應用。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運營益農信息社,為農民提供公益、便利便民、電商培訓等服務。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動農產品上行、優質優價。會同中央網信辦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舉辦數字鄉村創新大賽、發展論壇,探索建立鄉村建設信息庫,開展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制定數字鄉村標準體系框架,定期發布數字鄉村發展報告,編制數字鄉村建設指南等,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加快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出現頻率、范圍、程度逐步提升。
二、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為鄉村振興發展迎來新機遇
從國際看,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以大數據為基礎性戰略資源,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創新發展引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數字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相繼出臺“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農業技術戰略”和“農業發展4.0框架”等戰略,構筑新一輪產業革命新優勢。
從國內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加快5G網絡建設進程,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提供有力政策保障。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數字技術的普惠效應有效釋放,為數字農村農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中國農業農村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隨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農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從發展前景看,信息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融入全球經濟發展,農業農村正邁向數字經濟、數字文明新時代,將對農業產業、農業經營、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服務、農民發展、農村經濟等產生深遠影響。發展智慧農業、建設數字鄉村前景無限美好。一是農業生產: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智能化升級;二是農業經營:新型電商等新業態不斷蓬勃發展;三是鄉村建設:實現網絡全覆蓋,數字鄉村建設是未來鄉村建設必選和重要標致;四是鄉村治理:數字化賦能使鄉村治理更加增“智”有效;五是農村服務:數字技術引領鄉村智慧綠色發展;六是農民發展:發展數字化時代,農民勞動技能向數字化轉變;七是農村經濟:數字疊加和溢出效益將持續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從技術層面看,農業生物技術與農業信息化技術,將驅動現代化農業農村快速發展,最終實現建成農業強國偉大目標。一是農業數字化,將改變農業發展方式,使未來農業成為最具有先進要素武裝的高效率現代產業;二是農業大數據,將促進農產品全產業鏈銜接,使未來農業成為更具協同性的現代產業;三是農業智能化,將提升農業難題一體化解決能力,使未來農業成為具有高水平管理決策能力的現代產業;四是農業機器人,將解放農民雙手,使未來農業成為機器勞動為主的無人化、少人化行業;五是農業納米技術,將引發農業關鍵環節發生革命性變化,使未來農業成為更加綠色化的產業;六是生物技術,將改變人類食物獲取途徑,更多地擺脫靠天吃飯的約束;七是太空育種,將拓寬優良品種培育渠道,為人們提供豐富多彩的高品質食物;八是基因編輯,將建立生物精準育種新方法,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九是動物干細胞技術,將在培養肉產業、干細胞育種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潛在用途;十是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提升鄉村建設、治理能力水平和效率,讓鄉村成為人們向往的和美家園。
三、數字鄉村智慧農業為鄉村振興發展提出新挑戰
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村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少制約瓶頸,突出表現為“新三農”問題,即“農村空心化、傳統農業邊緣化、農民老齡化”問題。東北的“新三農”問題尤為突出。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農村面臨產業價格“天花板”封頂、產業成本“地板”抬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等新挑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鄉村建設規劃品質提升、勞動力素質能力提高等關鍵瓶頸問題的破解迫在眉睫。首先,產業升級壓力越來越大。我國農村經濟社會正發生著深刻變革,特別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業資源減少的趨勢,打破了原有的農業發展、鄉村建設格局。誰來種地、搞建設,怎么種地、怎么建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與此同時,農產品消費升級加快,多元化、高質量、健康安全的產品與需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只有加快農業發展、鄉村建設方式轉變,不斷提升產業升級、鄉村建設規劃品質,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要求。其次,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過去農業資源過度開發,鄉村隨意私搭亂建等情況,導致生態環境、生態資源遭到破壞,農產品質量安全受到威脅,鄉村建設無序、無品質短板難以彌補,只有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鄉村建設規范有序發展,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建設水平提升,才能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第三,農業增收的壓力越來越大。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農民增收受到了一定制約,只有大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融合、產業融合、城鄉融合、東西協作、陸海統籌,讓農民在產業鏈上分享更多收益,讓鄉村分享現代文明的成果,農民增收的空間才能有效擴展,鄉村建設才會有品質提升。當前,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鄉數字鴻溝加快聯合,數字技術的普惠性效益有效釋放,為智慧農業、數字鄉村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國農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業強國建設仍然面臨農業產業加速體量結構提升,鄉村建設突破存量增量迭代升級,鄉村治理持續數字智慧賦能增效的迫切要求,加上農業國際合作形勢嚴峻、高水平農業科技亟待自立自強等諸多挑戰問題。
利用數字技術創新引領農業農村發展,激活提升農業農村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增長效益并重,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由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化到可持續發展,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走出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農村發展道路迫在眉睫。一是信息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鄉村5G網絡、物聯網設施等新基建布局亟待完善;二是天空地一體化數據獲取能力較弱、覆蓋率低,數據整合共享不充分,數據要素價值挖掘利用不夠;三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不足,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農村專業專用傳感器缺乏,農業機器人、智能農機裝備適應性較差;四是融合應用不足,農業產業、鄉村建設數字化智能化滯后。2020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為31.7萬億元,農業、工業、服務業、數字經濟滲透率分別達8.9%、21%和40.7%。數字經濟在農業中的占比遠低于工業和服務業。五是數字鄉村的治理水平偏低,與城市相比差距較大。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步入新的歷史階段,鄉村振興站在了新起點、迎來了新機遇。當前,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網絡、計算、感知三大主線快速迭代升級。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熱潮尚未退卻,5G、區塊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衛星互聯網、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新技術又撲面而來。信息技術與鄉村振興涉及的領域全過程滲透融合速度明顯加快,已經成為鄉村振興的基礎要素、關鍵引擎、重要“新農具”、標致性指標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力支撐。
從黨和國家對鄉村振興的重視程度來看,已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轉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從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來看,已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對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生活提出了新期盼?!笆奈濉睍r期是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順應時代趨勢、把握發展機遇,加快高水平農業農村數字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提升數字化生產力,搶占數字農業農村制高點,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讓廣大農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從農業發展來看,已從傳統農業時代轉向產業行業深度融合、集群集約、高質高效、綠色生態、智慧數字;從鄉村建設來看,已從基本溫暖安全型轉向多維高品質需求、生態環保、健康舒適、精美精致、智慧現代;從鄉村治理看,已從人為治理提升到人為+信息智能、區塊鏈治理、行業協同、城鄉互補、全域一體、同質同標、和美和睦新階段,對業態發展和產品品質、生活品質提出了新需求。只有進一步優化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的合作與交流機制,加大力度建設服務平臺,引導科技成果“進鄉村”,為農業現代化增動力、鄉村建設提品質、鄉村治理添智慧、農民內生動力拓渠道,才能有效激發鄉村發展新質生產力,讓鄉村振興跑出同質同標融合新速度,實現農業強國。
二點建議
日前,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高水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目前,東北的振興之前已經有較好的工業和農業基礎,在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借好當下科學新技術迅猛發展的勢頭正是時候。關鍵是信心,信心由經濟狀況向好而來,經濟狀況向好由產品附加值而來,產品附加值由銷售額而來,銷售額由市場需求最大價值而來,市場需求最大價值由找準產品最大價值需求對象而來,產品最大價值需求對象由產品品質而來,產品品質由科技實力而來,科技實力由人才而來,人才由雙向奔赴而來。因此,我提二點建議。
一是狠抓產品銷售環節。銷售是產業的發動機。由中國城商聯發揮全國行業協會作用,行業聚力,培育激發城鄉市場新動力;三產合力,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城鄉互力,促進城鄉消費市場共同繁榮;品牌助力,促進農業提質產業升級。打造農商互助、商產融合銷售平臺,構建商業服務業助鄉村振興體系,有效探索行業融合、產業融合、城鄉融合、品牌助力的機制可以借鑒。
二是狠抓人才引進環節。人才是激活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由全國高校聯盟在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指導下,開展的“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以縣為單位與高校結對,建立鄉村建設工作站,為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作示范,引人才育人才,開展大學師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聚智聚力模式可借鑒。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踏著新時代的節拍,抓住信息科技為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機遇,緊跟國家戰略發展迫切需求,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我們的初心使命。東北地區正站在新一輪產業突變、鄉村蝶變,農民蛻變的時代大變革風口,面對鄉村振興所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從今天的論壇就能感受到我們“東北人”勇立潮頭的決心和眼光。期待東北再一次準確把握歷史方位、時代坐標,抓住數字鄉村智慧農業新一輪歷史性發展機遇,踔厲奮發迎接新挑戰,探索出新的東北發展之路,為東北、為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國家鄉村振興局原開發指導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全國鄉村建設高校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民進中央參政議政特邀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民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