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中西部金融服務薄弱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問題,近日,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開展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和“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一政策能否給村鎮銀行帶來新的格局?
村鎮銀行迎政策利好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也提出,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強調,必須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
“培育發展村鎮銀行,是豐富、完善和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銀監會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部副主任馬曉光向記者表示,《通知》這項舉措是銀監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和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服務精準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
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是立足當地、服務縣域,在當地吸收的資金要用于當地,只能在所在縣域轄內設立分支機構,開辦金融業務。
而從我們國家的國定貧困縣,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的縣市分布看,絕大多數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這些縣受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總量和自然環境等多種因素限制,對各類資本的投資吸引力相對不足,如果設立法人機構的村鎮銀行,對這家法人機構來講經營管理方面成本高,也存在諸多困難,商業可持續也很難實現”。馬曉光表示,從目前全國沒有組建村鎮銀行的縣市來看,還有588個縣市沒有設立村鎮銀行,其中有88%分布在中西部地區,有58%屬于國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全國村鎮銀行縣市覆蓋率低于50%的省份有7個,在中西部地區就有6個。
《通知》強調要繼續做好村鎮銀行培育發展工作,要求各級監管機構要站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和服務脫貧攻堅上,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繼續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地推進村鎮銀行組建工作。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國家實施重視的鄉村振興戰略不是一句口號,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句話中,第一句就是產業興旺,也就是說縣域鄉村要發展很多產業,包括農業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中銀富登村鎮銀行首席研究員王勇對《經濟》記者稱,有了實業和產業的發展就有更大的金融服務的需求。
另外,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建設“四好農村路”,農村還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包括生態宜居也有很多環保治理的需求。“國家的政策利好會讓更多資源投入到農村建設中,比如推進農地三權分置改革等,制度創新將激活農村經濟,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農村經濟活了,相應的金融需求才會更多,農村金融也能活起來”,王勇表示,村鎮銀行、農村金融迎來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時機。
《通知》將優化村鎮銀行管理
那么,《通知》的發布將引導資金向農村傾斜嗎?
馬曉光表示,從機構組建和數量和機構布局來看,全國共組建村鎮銀行1587家,其中有65%的村鎮銀行設在中西部地區,全國一共758個(不含西藏地區)國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的縣市中有416個、占比55%的縣已經設立或者正在籌備組建村鎮銀行。
目前村鎮銀行已經覆蓋了全國31個省份的1248個縣市,縣市覆蓋率達到了67%,縣市全覆蓋的省份由2016年底的10個省市增至11個省市。馬曉光稱,還有幾個省有一兩個縣沒有設立村鎮銀行,因為當地經濟比較不錯,金融種類比較齊全,金融服務也比較充分,所以目前沒有設立村鎮銀行的需求。
據他介紹,已開業的村鎮銀行總體發展穩健,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4萬億元,貸款余額 8000億元,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占比92.3%,戶均貸款37萬元,戶均貸款連續多年持續下降的,已累計為634萬客戶發放貸款1024萬筆,累計放款4.4萬億元,支農支小特色顯著。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經濟》記者稱,政策不見得就一定會帶去更多的資金,但是會優化現有的村鎮銀行管理。
隨著村鎮銀行培育工作深入推進,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村鎮銀行現在普遍規模還是比較小”,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訴《經濟》記者,其金融范圍比較狹窄,客戶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通常在農村、縣域等一些欠發達地區,這些問題對發展是有制約的。
同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虹含對《經濟》記者稱,隨著主發起人設立村鎮銀行數量的增加,村鎮銀行的投資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需要。
“目前相關主發起行,大體上采取幾種投資管理模式,比如指定牽頭部門進行管理,或者成立一個事業部來管理,或者委托相應的分支機構進行管理。”馬曉光表示,這些管理模式基本上都存在跨部門協調事項多、管理成本高的問題。
此外,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和“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主發起人與村鎮銀行的戰略發展、市場定位不同,導致其服務對象、風險特點、風險管控要求也有明顯差異,有必要搭建專門的中后臺服務平臺,來為村鎮銀行提供相應的服務,“量身定制”產品體系和風控體系。
“原來很多村鎮銀行的主發起人都是各個商業銀行,這些商業銀行有的對村鎮銀行比較重視,有的發起人可能對農村金融有一些經驗,例如一些農村金融機構,在這種情況下,主發起行可能會把很多自己的資源投入到村鎮銀行中去。但如果這個發起人沒有特別重視村鎮銀行的發展,本身也并不熟悉農村的金融業務,或者純粹為了拿牌照,總行還有其他要追求的業績目標,那對發起的村鎮銀行的支持力度以及資源傾斜就會非常有限,村鎮銀行管理部有可能很邊緣化,得不到相應的財務的支持,這些村鎮銀行的資本股東以及未來發展的空間就會受限。”曾剛如是說。
村鎮銀行向上市邁出第一步
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就是把原來銀行的內部部門,即一個投資管理部來管理的事情轉變成一個子公司來管理,曾剛表示,這實際上就是把整個投出來的村鎮銀行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法人實體。“由子公司來運作和在銀行內部作為一個部門運作有很大的差異。單獨運作一方面會有它的專業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把資源充分用到村鎮銀行的發展中。”
王勇也告訴記者,將來設立投資管理村鎮銀行過后,投資管理行就可以給下面的村鎮銀行提供集中的中后臺服務,包括產品的設計和風險政策的支持,能起到很好的規模效益。“通過投資管理行的探索來提高村鎮銀行的精細化和專業化管理的能力,在產品的設計、風控上就能更加契合小微金融的特點。”
不僅如此,在成為一個子公司之后,未來還有打包上市的可行性,“雖然還很遙遠,但也給了村鎮銀行更多的想象空間”,曾剛表示,未來村鎮銀行管理上會更加專業化,能保證更多的人員、能力、資金等資源的投入,保證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在機構類別上仍屬于村鎮銀行,僅僅是調整增加了其業務范圍,增加了投資和收購村鎮銀行,為村鎮銀行提供代理支付清算、政策咨詢、信息科技、產品研發、運營支持、培訓等中后臺服務,以及受村鎮銀行委托申請統一信用卡品牌等業務。
其中,信息科技可以提高村鎮銀行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王勇告訴記者,過去村鎮銀行在信息系統的開發上有短板,將來就有實力在信息科技上做更多的投入,商業銀行可以建一套系統給下面的幾十家村鎮銀行使用,“讓村鎮銀行也能享受到比較強大的科技支持”。
李虹含稱,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是獨立的法人,可以更好地統籌集中優勢資源,比如IT建設、人才培訓等方面,為村鎮銀行提供更專業、更高效的支持,補齊現行管理模式存在的中后臺服務短板,提高管理效率。“銀行能夠針對村鎮銀行的客戶、產品、服務特點,建立專門的制度安排,包括對村鎮銀行的風險識別、風險監測、風險處置,以及流動性支持等,構建小法人、大平臺機制,提升村鎮銀行的管理能力和整體抗風險能力。”同時,這種投資管理型村鎮銀行有利于帶動社會資本,更好地引入涉農企業。
李虹含表示,《通知》的出臺,完善了村鎮銀行監管政策,嚴格限定了村鎮銀行發展方向,強化服務對象考核,堅持村鎮銀行的網點持續向鄉鎮延伸,更大發揮支持農村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提高村鎮銀行服務的有效性和覆蓋面,確保村鎮銀行堅守農村市場發展的戰略定位,避免村鎮銀行出現“脫農現象”,有效地引導了村鎮銀行資金脫虛向實,支持農村經濟和實體經濟快速發展。
規模效益下服務農村經濟
除此之外,其中的“多縣一行”制在曾剛看來,設分行就相當于允許在連片的縣域設分支機構,考慮到西部有些省份或縣域經濟總量太小,如果得不到規模效應,很多機構也沒有興趣去那個地方發展,而如果連片的好幾個縣都允許開設分支機構,讓村鎮銀行經營的地域擴大,這些村鎮銀行的發展空間就會增加,能吸引更多的人進行村鎮銀行的投資經營。
如果幾個縣設一個行,通過在其他縣設分支行的方式,就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商業可持續性問題,降低經營成本。王勇表示,如果村鎮銀行在一個縣設一個法人行,早期注入的資本金得不到充分的應用,會出現資本金閑置的問題,“如果在一個縣設幾個法人行,在制度安排和支行人員配置上就會靈活一些,有助于引導資金回流”。
曾剛表示,這兩個改革其實都是在拓寬村鎮銀行的潛在發展空間,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提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促進村鎮銀行達到這種規模效應,“當然這兩個都是試點,選少數幾家機構,先做一段時間看看效果,不是說馬上就鋪開,效果到底如何,還要看試點的情況,如果可以再在更大范圍內推廣”。
村鎮銀行因為單體比較小,尤其是很多生意規模非常小,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或者服務客戶的能力也會非常有限,“未來如何更好提升村鎮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確實是一個難題”,曾剛表示,未來村鎮銀行要立足本地的特色和資源,選擇符合自身的發展道路。
在當下金融監管強化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村鎮銀行面臨的挑戰比較嚴峻,曾剛認為,這也是監管部門進一步優化其管理體系,進行試點為他們拓展發展空間的原因,“只有村鎮銀行活下去,活得更好才能夠為農戶提供更好的支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