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中國農村財經研究會、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論壇在鄂爾多斯召開。論壇上發布了《中國村鎮銀行發展報告(2016)》(下稱《報告》)。
該《報告》由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論壇組委會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相關學者以及部分商業銀行的領導共同成立的“全國村鎮銀行綜合業務發展情況課題研究小組”調研完成。《報告》由我國村鎮銀行的發展情況、經營管理績效、相關政策落實情況、政策建議等部分構成,下面是小編從中整理出的我國村鎮銀行目前的發展情況,以及《報告》提出的相關政策建議。
發展現狀
1.數量及分布
截至2016年6月末,全國共組建村鎮銀行1412家(開業1371家,籌建41家),覆蓋全國31個省份的1256個縣(市、旗),縣域覆蓋面達67.2%。其中湖北、遼寧、江蘇、吉林、海南、重慶、寧波、青島、上海、天津等10省市已實現縣域全覆蓋。
在村鎮銀行的地區分布上,按東中西部劃分,截至2016年2月,在全國已開業的1328家村鎮銀行中,東部成立481家,中部成立482家,西部365家。其中,設在國家級貧困縣的有193家,占14.53%。
2.主發起行類型情況
在村鎮銀行其主發起行的類型上,截至2016年2月,全國共有279家銀行類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了村鎮銀行,其中農村商業銀行(含農村合作銀行)占半壁江山,城市商業銀行占三分之一,農村信用社占十分之一,其余機構總和不到10%。
3.資產規模
截至2015年末,村鎮銀行資產規模首次破萬億,全國有306家村鎮銀行資產規模在10億元以上,其中91家超過20億元,13家超過50億元。截至2016年3月末,全國村鎮銀行資產總額10061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5年底,村鎮銀行在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當中占比不到1%,相對來說,城商行總資產占比為11.7%,農商行占比為7.8%??梢?,村鎮銀行資產規模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是比較小的。
4.盈利能力
在盈利能力上,《報告》指出,在2014年前村鎮銀行盈利能力確實在不斷改善,盈利面已經接近90%,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率潤也逐漸提高。但2015年較2014年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分別下降0.2和0.7個百分點。而進入2016年,盈利仍在繼續下滑。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村鎮銀行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分別為1.11%和8.32%,均低于商業銀行1.19%和15.96%的平均水平。
2015年全年,全國254家村鎮銀行經營虧損,虧損面接近20%,其中31家機構凈虧損在1000萬元以上,開業三年以上的110家機構凈虧損合計達到8.5億元。對此,《報告》指出目前村鎮銀行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政策建議
1.改進支農支小再貸款的使用方式,增加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緩解農村地區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
首先,應該改革支農再貸款的撥付辦法,可以考慮支農再貸款的申請與撥付的無縫對接,例如,第二期再貸款可以在第一期清償之前申請、審批和撥付,把第一期再貸款的償還情況作為能否得到第三期再貸款的影響因素。這樣,可以使兩期相連的貸款無縫對接,解決再貸款使用期限與實際需要錯配的問題。此外,也可以考慮結合各地農業生產周期實際、現代農業發展特點,適當延長支農再貸款的期限,合理滿足小企業和“三農”的資金需求。
其次,可以適當提高支農再貸款利率的上浮空間,從目前3%提高到5%,提高村鎮銀行使用支農再貸款的積極性。
第三,改變支農再貸款的額度管理方式,由按資本金的比例改為按涉農貸款規模的比例進行限額。
最后,可以參照支農再貸款條件,適度簡化支小再貸款的相關手續。
2.在堅持主發起行制度的同時,著力培育村鎮銀行的自主發展能力
主發起行應尊重村鎮銀行獨立法人地位,以股東身份參與村鎮銀行公司治理,按照市場化原則處理好業務往來關系,這樣才能更加處理好與其他股東之間的關系,穩定和提高村鎮銀行管理隊伍及其能力,推動村鎮銀行健康發展。根據村鎮銀行發展情況,可適時考慮調整主發起行的“兜底”要求,依照公司法由股東承擔相應責任。
3.適當延長財政獎補政策期限,增加獎補范圍,改進獎補方式方法
首先,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可適當延長財政獎補政策期限,以支持村鎮銀行健康發展。其次,增加對擴展基礎金融服務的補貼,例如,對在村莊設立分支機構、便民金融服務點或布設電子服務機具給予適當的一次性財政補助,促進村鎮銀行加快深入農村布局,擴大服務覆蓋面。
最后,可以考慮改進財政獎補資金的撥付方法,加強現有財稅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簡化流程,使各縣財稅補貼能夠快速、及時、精準地下發至各村鎮銀行。
4.對村鎮銀行進行分級差別監管
首先,對于支農和支小成效顯著、評級優秀的村鎮銀行,可以適當放開業務限制,例如,對于設立分支機構3家以上、具備3-5年分支機構管理經驗、監管評級3級及以上(或者達到審慎監管標準要求)村鎮銀行,如果其信貸品種多樣,且內部管理基本規范,能對理財和票據業務的相關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與核算的村鎮銀行,可適當開展票據、理財、信用卡等業務。同時,可采取規模控制與風險敞口控制進行限額管理。
其次,對于經營管理狀況優秀的村鎮銀行盡快落實“一行多縣”政策,允許其在同一地市范圍內其它區縣設分支機構,在為村鎮銀行自身發展提供更大市場空間的同時,提升區域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第三,對村鎮銀行實施差別化的監管。在諸如公司治理、監管指標等方面能夠對村鎮銀行適度放寬,為村鎮銀行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的外部環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金融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