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的意見(試行)》(組通字〔2008〕18號),大學生村官計劃正式開始實施。中組部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明確的定位:一是培養了解國情、熟悉基層、心貼群眾、實踐經驗豐富的干部、人才;二是增強基層組織建設、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在這十年中,一批又一批的應屆畢業大學生朝基層走去,為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作為一名剛從學校走出的青年,為了能更好地適應農村生活,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當好五種角色勢在必行。
一、扎根基層,當好地道農村人
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地點在農村,這與大學時代所處的地方完全不同,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對象是村民,這與大學時代所打交道的人也有所不同。種種不同可能會導致大學生村官來到農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再加上現在不乏有大學畢業回到農村就是沒出息的表現等觀念,這就更加使新任大學生村官找不到方向,甚至就此頹廢、不學無術,在村官崗位上無所建樹。所以,剛上任的大學生村官轉變身份、轉變心態尤為重要。這需要自身學會轉變,明確自己不再是高學歷的大學生,而是一名在農村的基層一線工作者,調節自己的心態、主動融入到農村生活中去,同時也需要外界的幫助,村三委、上級領導要多與大學生村官談心談話、順利實現其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實現從學生到村官的轉變。
先愛農村,才當村官,先當村民,再當村官。只有把自己真正當做是村里的一份子,才會心甘情愿為身邊村民的生活絞盡腦汁,才會撲下身子為整個村莊的發展揮灑汗水。
二、勤學快腳,當好工作小能手
大學生村官在大學中所修的專業五花八門,有些專業與農村工作并無太大的聯系,加之農村關系錯綜復雜,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這就需要大學生村官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向上級領導和同事學,學習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向文件學,學習當前的政策與精神;向書本、網絡學,學習農業科技知識,學習農村致富好點子。總結所學知識,把所學內容內化于心,繼而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去,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方法。
同時要善于運用自己的長處。熟悉電腦操作,就主動承擔辦公電腦化的工作,讓農村工作向現代化邁進一步;擅長文字材料,就做好本村以及亮點、典型宣傳工作;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就多與村三委分享、分析網絡中優秀農村工作做法及創業致富方法的經驗。
除了動腦,還要學會動腿。農村工作大多是在田間解決,一個沒有跑遍全村的村官,就不能說是一個負責任的村官。矛盾糾紛需要去到家中了解,農作物長勢需要去到田間觀察,項目實施需要去到工地查看等等,都需要跑起來。腦袋與身體并行,是大學生村官的最佳狀態。
三、用心用情,當好群眾貼心人
細心、耐心、真心、恒心、責任心,這是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應持有的,但對于大學生村官來說,這“五心”顯得格外重要。大學生村官作為一個“外人”去到農村工作,除了了解工作性質、熟悉工作流程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取得群眾信任,只有讓群眾信任,群眾才會來找村官解決問題,村官也才能從中發揮自己的價值。
多與群眾打招呼,多到群眾家去走訪,多參與糾紛調解工作,讓群眾從各方面認識村官;多向群眾解釋政策,多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多到各部門幫助符合政策的群眾爭取補助資金,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困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農村工作無小事,群眾工作大于天,只有把群眾的每件小事記在心中,努力幫其解決,才能積少成多,積小成大,最終能夠提升群眾生活水平。
四、學以致用,當好科技傳輸機
現代社會,農村發展慢,技術不發達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一是類似農作物防御病蟲害用的是老法子、牲畜出現病癥無法在初期發現病因導致死亡、核桃等經濟果樹的栽種方法不當導致結果量少等等關于農業知識的不了解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二是不關注也沒有渠道關注現代化農業的方式方法;三是沒有閑余資金用于農業科技化和農業創新;四是思想較保守,不愿并且不敢接受新生事物。
大學生村官,是村兩委干部的活水源頭,是農村黨員隊伍的新鮮血液,是農村基層組織的有生力量,一定要把科技知識傳輸到村里的每家每戶中。平時要多在網絡上學習,多向相關農業部門請教農業知識,多參加有關農業技術的培訓,提高自身的農業技術水平,并利用黨員大會、小組會等會議向群眾講解農業實用技術,在入戶時多向群眾宣傳農業相關政策。同時,可以多向相關部門反映,請農業部門技術人員直接來村對農戶進行指導。用活科技,多元化地保證農產品提質增效,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五、創新思維,當好致富智多星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農村是創新的大舞臺,農民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數量最多、潛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體。大學生村官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農村建設可以說事半功倍。當前,隨著農村交通、網絡、快遞等硬件不斷完善,淘寶、國資商城、彩云優品等網上商城不斷優化,“互聯網+農業”成為提升農產品銷量的不二選擇。大學生村官可以利用自身優勢來開網店,帶動群眾在網上對易保存的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進行銷售,一是可以增加銷售渠道,二是可以擴大當地農產品知名度,從而提高收入。
在農村,帶頭人有很大的引領作用,大學生村官一是要協助村三委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創業帶頭人,利用合作社、入股等方式籌集資金,帶動全村經濟發展。二是要多向群眾宣傳、講解優秀創業事例和創業相關的惠農政策,將創新創業宣傳形成長效機制,將創新致富道路根植于群眾心中。
大學生村官是一群有知識、有干勁、善創新、懂發展的有志青年。據調查,2016年底,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情況達8313人,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經風雨、施才能、獻青春,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帶動農村經濟發展,讓農民受益、讓農村變強、讓青春無悔!
(作者系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博南鎮新田村大學生村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