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銜接的難度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張力;二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體系性及其規模性之間的張力,包括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總體來看,有機銜接的基本路徑主要有兩條:農民合作化與農業機械化,前者為社會路徑,后者為技術路徑。
自2007 年以來的10 年間,農民合作社發展迅猛。截至2017 年7 月底,我國在工商部門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193.3 萬家,注冊數量年均增長60%,入社農戶超過1億戶,約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6.8%。合作社所涉及的領域基本涵蓋了主要的農產品類別(糧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產業鏈環節(種養加、產供銷、農工旅等)、要素類型(土地、勞動、農機、技術等),成為重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組織化力量。同時應看到,農民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如合作社“小、散、弱”, 專業性有余,綜合性不足以及部分出現的“假”與“空”等問題。而農民合作社要做實、做優、做強,今后則需進一步發揮好“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作用,并且要能夠應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概括而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要義在于兩點:一是提質增效,促農增收;二是生態農業,環境友好。要做到這兩點,農民合作化自身孤掌難鳴,必須借助以機械化為代表的技術支持。
當前背景下,機械化的發展既要滿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效率與生態等方面的要求,又要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故而存在靈活專業化的內在需求。筆者在山東德州調研時,從豐神農機研發的立式收割機受啟發很大。相比傳統的臥式收割機而言,立式收割可以實現稈粒同收,大幅提升收割效率,具有多重比較優勢:首先是一次進場作業,避免重復碾壓土地;第二是秸稈一次性回收不接觸土壤,從而避免污染或霉菌,減少飼料源頭污染;第三,青貯玉米破籽率高, 比臥式收割高出20% 左右,這是影響飼料質量的關鍵因素;第四,通過零部件的專業化,可以在回田、揉絲(羊飼料)、切段(牛飼料)、劃切(提取纖維)等作業模式之間快速切換,還可以根據工業化需求實現同步打漿。這對于秸稈的綜合化高效利用起著重要的基礎技術支撐作用,可見,立式收割技術,既可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種養結構及不同產業模式的多樣化需求,又可以同步促進提質增效和生態保護。
進一步而言,這是一種后福特主義技術路線,典型特征就是靈活專業化,既實現標準化、專業化,又可實現規模經濟。我國農業地理復雜多變,又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多樣性必然寓于其中,這是合作化和機械化均需面對的基本約束。尤其是在機械化由大草原地區向丘陵山地地區推進的時候,多樣性必然大大增加,后福特主義的技術路線與合作社組織化的社會化路線相結合正好符合這類需求。例如,重慶推行山地農機化的經驗做法中既有“改機適地”(中小型化),又推進“改地適機”(土地合作化), 實際上就是機械化與合作化協同互動的生動案例。
截至2016 年底,我國農業機械保有量已達5000萬臺, 其中大中型拖拉機645.35 萬臺,配套機具1028.11 萬部,小型拖拉機1671.61萬臺,配套機具2994.03 萬部。而截至2015 年底,我國農機合作社數量已達5.4萬家,入社成員數達到190 萬戶,擁有農機具317 萬臺(套),成為農民合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過去10 多年間,機械化與合作化均取得長足發展,深入推進“兩化”協同的時機也已成熟。而且,只有在滿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規模經營的雙重約束下,大力推進“兩化”協同發展, 才能更好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民合作社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