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和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時提出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農業機械裝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投入品,是現代農業發展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農業機械化也是農業現代化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之一,所以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必須進一步通過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解決當前農業生產中人工勞動成本過高的問題。玉米、大豆的成本要比美國高近一倍,其中里面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工成本高,人工成本大概要比美國高10到20倍,所以要解決提高我們農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們當前農業的效益問題,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降低人工成本。當然,也要通過機械化來加快農業綠色技術和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推廣,要通過機械化來推動調整和適度規模經營,來整體提高農業產業的經營效益。要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我想也必須加快機械化換人的步伐,我們在著力提高農業經營者收入的同時,我們還要通過機械化發展替代大幅度減輕農業勞動強度,徹底地改變農業生產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局面,提高農業勞動的體面感,因此,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鄉村,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農業機械化,這十年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強力支持下,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農業機械化發展保持了一個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
一是我們的農機裝備總量邁向了新的臺階。2017年底我國農機總動力接近10億千瓦,比2012年大概提高了23%左右,農機的裝備結構也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就是高性能的、大馬力的、多功能的作業機械擁有量在增加。包括農產品粗加工、養殖業機械也在穩定的增長,我們整個國家規模以上的農機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017年大概接近4300億,中國已經穩居世界農機使用和制造大國。
二是我們的農機作業化水平也實現了新的提高。全程機械化加快的推進農機作業由耕種收環節向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拓展,由種植業向養殖業,農產品粗加工等領域延伸,2017年我國農業種耕收綜合管理達到66%以上,比2012年大概提高了將近10個百分點,我們的小麥基本實現了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稻玉米耕種收的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棉油糖等一些主要經濟作物的生產機械化也體現了實質性的進展,到去年為止有150個縣率先基本實現主要作物的生產機械化。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由千百年來以人畜力為主,進入到以機械化為主的新的階段。
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有了新提升。目前農村已經出現了一大批從事農機作業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跨區作業、土地托管、訂單農業包括互聯網+農機等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服務規模也不斷擴大,服務能力不斷的提升。2017年我國的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大戶的總數達到520萬人,其中農機專業的合作社超過7萬人,農機服務的總收入達到了5500億元左右。以農機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已經成為我國農業服務的主力軍,成為農村新的產業鏈。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也為中國農業的增效、農民的增收和農村的繁榮,帶來了新變化,增添了新動能。
與發達國家相比,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三高三低和三多三少,三高三低從作物上看,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綜合機械化水平較高,棉油糖經濟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較低,從區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區的機械化水平比較高,南方丘陵山區的機械化水平還比較低,從產業上看,種植業機械化水平相對較高,養殖業包括還有一些特殊的產業機械化水平比較低。三多三少主要是表現在,一個是小馬力的中低端的機械比較多,大馬力的高品質的機械還比較少,粗放型的單向農機作業比較多,精細型的復式作業還比較少,小規模的自用型的農戶還比較多,大規模的專業化的社會化的農機化服務組織盡管有發展,但是總體還不夠。
造成我國農業機械化當前制約我們發展的三個短板,一個是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不足。目前我們國家能夠生產的農機產品大概有4000來種,這個僅僅為世界農機品種的種類一半左右,中高端的產品不多,低端的產品過剩,在農業生產中需要的產品生產不了,需要進口,核心技術缺乏。盡管我們的農機制造業的企業都是在世界上占前位,但是核心的技術還是缺乏的,還是要進口。最尖端的比如說大馬力拖拉機核心的變速箱,包括大型農機一些液壓的控制設備、電控制設備,隨著秸稈還田、秸稈綜合利用,需要大量打捆機的打結器,基本都是進口的,所以這些核心技術沒有。另外我們機器產品的質量還亟待提升。特別是經濟作物生產中還存在“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的問題,這是突出的一個問題。
二是我們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不配套。推進農業機械化是個系統工程,受多方面的制約,我國還存在著農機和農業融合不夠,比如說我們的品種不適合機械化的作業,成熟度不一致,長勢不一致,所以有倒伏不適合機械化收割等等,品種的培育,我們的栽培制度上,行距一年一變,使得機器無法適應,耕種制度也比較復雜,有套作、人種等等。包括還有種養方式,產后的加工和食品的消費,農產品的消費都在機械化生產,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比如說現在機械加工,甘蔗全程機械化,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適當機械化收割甘蔗的加工處理,要進行相應的改造。所以我們整體上集成配套全程技術體系化研究剛剛起步。
三是適應機械化基礎條件建設還比較滯后,我們許多地方特別是丘陵山區,田塊比較分散,機耕道路缺乏,加上種植經營規模分散小,種植的品種又比較多,所以導致有機難用,有了機器沒法用,或者是機器的利用效率低,當然還有比如說機器的停放場所缺乏,長天在露天擺放,風吹雨淋,影響機械的使用壽命,所以農機下村難,保養難的問題比較突出。
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重點是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著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提高產品和技術有效供給上下工夫。重點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提升農機產品的研發制造水平。認真組織實施好《中國制造2025農機行動方案》,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突破關鍵部件和關鍵瓶頸制約,加快研發高效、低耗智能的農機裝備,加快先進農機裝備和技術的引進,不斷地豐富我國的農機裝備產品,著力解決當前農業生產中無機可用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要加快提升農機制造業的水平,在提高研發水平的同時,加快提高制造的水平,提高制造業的質量,提升產品的質量,著力解決沒有好機器用的問題。盡快地使得農業各個產業、各個生產環節都有合適的或者是適合的機械可用。
在提高研發制造的水平的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的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相關的政策支持,來充分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最近我們會同財政部2017年至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意見已經簽發,對未來三年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進行了一個總體的部署,未來三年中有這么幾個方面。一個我們在補貼的范圍上更加聚焦現代農業,更加聚焦綠色生產,同時我們要求在補貼范圍內實現敞開補貼,也就是在補貼范圍內農民想買,只要購買補貼范圍內享受到補貼,這是敞開,普惠。第二個我們在補貼的標準上也做了一些調整,對一些保有量比較大的,技術性能要淘汰的,一個是我們給他剔出補貼的范圍,另外降低補貼標準。對于重點要支持的,對于推動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有重大促進作用的在補貼的標準上做了適當的提高。在補貼的環節上,我們也做了進一步的簡化,同時我們為了鼓勵企業創新,鼓勵我們技術創新,我們也在全國范圍內都開展農機新產品的補貼試點,這樣來進一步調動企業的創新,這個意見應該明天可能就會向社會公布,這是我們要提升農機產品的研發制造水平。
二是要強化農機農業的融合,著力推進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突出重點抓好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原來我們提出了九大作物,在這九大作物中要進一步突出重點,補齊短板,抓好全程機械化生產,特別是在提高全程機械化生產的質量。另外一個重點要在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圍繞促進企業性、規模化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發展,養殖業、農產品粗加工等領域和丘陵山區關鍵機械化技術的試點示范,實現點和線的突破,以觀點環節突破推動全面機械化。進一步強化農機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加強智能農機裝備和技術的創新推廣,努力提高農業勞動的體面程度,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從事農業,投身農業,提高農業農村的活力,促進鄉村的振興。
三是要整合資源,不斷的改善農機作業的環境條件。圍繞促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配套,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完善機耕道等耕地建設標準,特別是在下一步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怎么樣把農機作業條件的改善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來考慮進去,加強標準的完善,加強驗收的完善。同時在丘陵山區等一些地方借鑒韓國等一些國家的經驗,進行土地宜居化改造、宜居化整治,這方面我們也在積極進行探索,在一些地方已經有一些好的開端,比如像重慶這幾年,通過在一些丘陵旱地的宜居化改造以后,能夠達到了大中型機械作業的條件,提高了作業的效率,也降低了生產的成本。
四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機機械的使用效率,對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要著力推進農機服務模式和業態的創新,積極培育專業化、綜合的農機服務,探索完善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托管、互聯網+農機、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等農機服務新模式、新業態。強化農機農事融合和機械化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融合,大力推進農機服務體系的建設,引領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五是加強培訓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新型的農機化隊伍。加強農業工程教育學科建設,健全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引進農具高端人才,推動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頂尖人才隊伍,主要集中在研發領域。同時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實用技能培訓、崗位培訓等,切實的加強農機實用人才的培養。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
農機的發展還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化的工作,離不開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所以我們希望無論是企業也好,還是專業合作社也好,還是生產經營主體也好,還是其他的一些新聞媒體,各個政府部門,大家一起合力來共同推進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共同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作者系農業部農機化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老田微農技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