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忱:迎接鄉村文明新時代

[ 作者:劉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11 錄入:吳玲香 ]

解讀中央的鄉村振興戰略,就要深刻領會為什么要用“鄉村”的概念替代“農村”概念,這就是把鄉村看成獨立的社會、文化單元,在一個更高更長遠的層次上,實現當前鄉村的全面發展、融合發展、全面發展,使鄉村現代化融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個戰略的提出,昭示了鄉村新的文明時代的到來。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距離實現現代化的百年目標越來越近,這個結果無疑是令人歡欣鼓舞的。然而,農村仍然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短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在農村最為突出,在文化方面,就是農村傳統文化資源的流失與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極度短缺,以及全社會對鄉村文化價值認識的偏差,導致了鄉村文化的空心化和虛無感。這又令全社會感到不安和憂慮。所以,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膬群?,“鄉風文明”不是為經濟振興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鄉村建設的初心、旗幟和方向。我們應該認真梳理鄉村的歷程和文化的基本價值,反思鄉村文化的基本規律。以鄉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來探索鄉村的未來。

一、當代鄉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境與機遇

鄉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根源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現代工業與傳統農業內在沖突、城鄉發展不均衡和貧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問題背后的思想觀念。不少人以現代性的理論想當然地解釋中國五千年農耕文明,認為農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產方式、生活觀念,中國要快速實現現代化,必須走城市化之路。所以鄉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現代化的成果。建設農村、改造農村的參考系是城市,甚至向農村索取、抽血來建設城市。這樣畸形的觀念沒有帶動廣大鄉村,相反給農村帶來了破壞,在造成經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時,也造成了農村傳統文化、道德倫理的衰落、農民在精神觀念上進退失據。面對強勢的“現代”,農民不再珍惜祖輩傳下來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質和文化家園,亦步亦趨地跟在城鎮化列車后面踉蹌前行。現實的鄉村無法安頓農民的靈魂,進而也無法安放一個有五千年農耕文明傳統的中華民族的靈魂。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鄉村文化困境。

無論從理論上,實踐上,我們都不能說服自己,鄉村必須為城市犧牲,傳承了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必須讓位給“現代文明”。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消滅了鄉村,更沒有那一種理論說得清中國的鄉村在未來的城市化過程中的命運。從情感上說,作為一個擁有6億多鄉村原住人口、綿延5000年的鄉村文明都衰亡了,拿什么證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進入新世紀后,中央把三農問題始終作為黨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三農問題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化、全面,直至形成具有整體、完整體系和長遠意義的鄉村振興戰略??倳涍€用一個很“文藝”的詞表述了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和價值——“鄉愁”。這個“鄉愁”所指稱的意義就是,就是無論怎樣的發展,都不能抹殺鄉村精神,不能抹殺傳統文化和自然生態,既要留住青山綠水,又要保存傳承好傳統文化。鄉村文化復興的任務,就是為了讓“鄉愁”切實落地,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把綠水青山保護下來。

要看鄉村文化是否還有價值,是否能夠在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歷史背景下,重新喚起激活鄉村的活力,讓鄉村文化在現代文明體系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復興和重建。鄉村文化的復興,不是簡單地回到從前,更不是推倒重來,再造一個完全不同的鄉村,而是在復興傳統的基礎上,為了滿足廣大農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和保障農民的文化權益,重建新的鄉村精神和鄉村理想,激發和喚起農民的文化自覺,培育新農村建設的合格人才。這才是鄉村文化復興的要義所在。

二、認識鄉村文化的價值

作為一個以農耕開國的民族,中國的鄉村文化創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農耕技術、農業遺產,還形成了一整套價值、情感、知識和趣味文化系統,除了領先世界的精細化、生態化的農耕方式,以及生產出高品質的食物外,更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宏觀整體的認識論、“道法自然”的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對生命本體的參悟智慧。也正是由于這種和諧從容的農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與”“海納百川”等特質的中國文化。在與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國先民創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包容寬恕、節儉循環的生活智慧,成就了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世界文明進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鄉村文化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脈。

這些鄉村文化傳統資源,因自然地理條件、生產勞動方式、民族習俗文化、歷史發展機緣等而形成了兩大特點:一是個性化,二是多樣化。樣態豐富的鄉村文化使我們民族擁有了維系活力、傳承文明的強大基因庫。

回顧近代歷史就知道,雖然中國屢遭強權侵略,但國家沒有滅亡,文化沒有滅亡,那是在根本上,強大的民族文化基因庫在關鍵時刻發揮了作用,使中國在外來文化的刺激下,并未完全喪失民族文化自信,反而愈挫愈勇,奮發圖強。最終學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來解決自己問題。中國用近百年的現代化實踐告訴世界,正是自古以來的文化底氣和元氣,而取得這一發展結果的原因,恰是在現代化的道路中被忽略的傳統文化精氣神。

也正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的現代化發展歷程使我們明白,沒有現代化,我們也不可能發現中國自身的文化價值。正是在向西方不斷學習的歷程中,我們找到了中國自身的現代化之路。也發掘出了傳統文化根脈的所在——鄉村文化。鄉村的價值是多重的、立體的和全面的,應該獲得獨立的、與城市發展并駕齊驅的地位。對這些價值的發掘,將使鄉村獲得難以估計的發展能量,催生整個鄉村的跨越式發展。

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世界生產體系,也在全球范圍內的文明沖突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臺,對比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我們發現了一條共同的規律,就是無論哪一個發達國家,都沒有完全消滅傳統文化、鄉村文化。現代化不是為了消滅鄉村,更不是與自然界對立對抗,最終都實現城鄉融為一體、人與自然多元共生、全社會共同享有發展成果的共建共享。這個思想資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因此,中國人沒有理由不建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當我們對自己的現代化道路達到這個認識程度以后,文化主流話語發生了重大的轉化:即從近代以來要建立一個和西方一模一樣的“現代化”,到如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建立“文化自信”,這個文化話語的豐富與轉換,意味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價值尤其是鄉村文化價值必然回歸。

三、從鄉村自身著手的文化重建

鄉村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文化融合?文化的各個層面是怎樣的關系?建設怎樣的鄉村文化?這些問題根源于對鄉村歸屬與定位的認知。今天的鄉村文化,要立足自身建設,同時也要解放思想,包容更多更現代的內容進來,這就需要尋找一個新的鄉村傳統文化與其它文化的平衡點。

(一)尊重鄉村、農民的文化需求與文化創造

鄉村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的,首先是鄉村本位立場,讓廣大農民受益。只有農民能夠受益分享的文化,才能繼續維系鄉村的穩定,使鄉村得以按照自身的規律向前發展,并彰顯出自身的特色,也才能讓全社會能夠感受和汲取文化養分。傳統文化、倫理道德、民間習俗,鄉村文化公共品的增加,能夠讓每位農民都有足夠的獲得感,使村民作為一個社會共同體凝聚起來。只有農民成為鄉村文化的主人,鄉村文化才能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進而滋養全社會。這是鄉村文化自信的根基,是發展建設鄉村文化的根本依托。

只有依托鄉村自身、依靠農民自覺行動,才能挽回鄉村的衰敗,激發農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適應現代社會、具有內在動力的鄉村文化。當然,鄉村文化不能為鄉村所獨有,但是,鄉村文化一定要為生活在鄉村的人提供精神滋養,樹立為鄉村人所認同、所遵從的價值觀。進入鄉村的任何人,都應該對鄉村懷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鄉村與農民的前提下,在理解農民的前提下進行建設。建立新型的、良性的城鄉二元關系,搭建更多、更廣闊的平臺,讓城鄉文化在更平等、更公平的空間里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共建共贏。對于鄉村而言,恰恰還要更加尊重鄉村的文化,守住鄉村的根基,塑造鄉村文化的尊嚴。

(一) 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創新鄉村治理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中對鄉村治理的設計是三治統一:法治、德治和自治。鄉村保存著許多自治、德治傳統文化元素。也是歷代政權治理鄉村的思想資源。

我國古代經典《禮記·王制》中曾有這樣的論述:“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異其宜”,所講述的道理就是政府治理不要輕易改變本地的風俗和生產生活方式,即通過激活鄉村自有的文化內涵來動員人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無形的約束力。鄉村是一個傳統的熟人社會,在現代社會中,國家法律是基本底線,日常的行為規則又是以世代相傳的不成文的“俗”或“宜”為基本制約的。鄉村的穩定與和諧,要依托這些文化資源,把以這些非正式規則為基礎的,把這些普通村民都樂意共享、與時代相適應的傳統文化資源發掘出來,形成文化認同,從而構建德治、法治與基層民主自治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現代治理體系。

(三)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基因庫,傳承民族文化

鄉村的傳統文化資源因自然地理條件、生產勞動方式、民族習俗文化、歷史發展機緣等而具有三大特點:一是系統化、二是個性化,三是多樣化。樣態豐富、自成體系的鄉村文化是我們民族維持自身文化活力、形成中華文化的強大基因庫。燦爛的農耕文明支撐了古代中國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源。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物化載體,也是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抓手。

保護鄉村的傳統文化,也是中國屹立當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國情都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必須以民族文化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神家園。它體現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深遠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覺,以及致力堅守與傳承中華文明傳統的意志。世界的多極化、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復興的契機。而民族文化的根脈就在廣大的鄉村。在長遠來看,鄉村文化是保證中國文化具有獨立的文化價值并重獲世界尊重認同的必需條件;傳承保護傳統文化,必須傳承保護鄉村文化。

(四)促進城鄉優質元素互動

當前的鄉村文化建設,是一種城鄉互動視域下的文化,既區別于城市,也區別于傳統鄉村。雖然目前我國城鎮化的大趨勢仍然實現農村人口轉移市民化,但在實踐中,我們越來越發現,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城鄉有差別,而不是有差距。不是城鄉對立,而是融合發展、均衡發展和共同發展。城鄉文化交融,應該是互相促進、互相學習、互相補充。因此,促進城鄉的進一步互動,實現城鄉優質文化的良性互動、相互融合、共建雙贏才是正途。

在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塊情感的出發地和歸屬地。這就是“鄉愁”和“鄉情”。但是,鄉村不是桃花源,不能過分浪漫化。鄉村仍然需要城市文化激發與活力,需要“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建設鄉村新文化,必須動員社會參與。讓更多農民工、大學生、復員退伍軍人、退休人員在“鄉愁”、“鄉情”的感召下,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滿懷報效鄉梓的志向,返鄉、下鄉創業或來到鄉間生活。他們將以“新鄉賢”的精神,激活鄉村的新活力,把鄉村文化帶入新的發展階段。    總之,鄉村文化建設的方向,在于把農村建設成新型農村。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一些農村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但鄉村精神不會消失,鄉村的文化價值也不會消失。今天,我們傳承鄉村文化,倡導鄉風文明,就是創造鄉村的美好前景,就是為鄉村振興的明天播下種子。

(劉忱教授簡介:劉忱,女,中央黨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教學崗位四級,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人文建設委員會委員。自2009年起,關注農民工文化和鄉村文化發展。在中央黨校承擔各種不同級別干部培訓課程。在中央黨校中青班、縣委書記研修班、廳局級文化專題研討班等開設《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文化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與社區建設》等課程。編寫并與人合著《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社會與文化重建》一書。撰寫了大量與農民工、鄉村建設相關的論文、調研報告。如《皮村工友之家的文化之路》《多聲部合唱:郝堂的鄉村建設》《鄉村文化建設與文化自信》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DT縉云書院(微信公眾號)2018-04-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