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于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廣泛運用于社會建設實踐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了偉大成就。其中,扶貧成為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又一典型實踐。
從馬克思主義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維來看。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2011年,貧困標準與國際接軌后,我國有約1.28億人處于脫貧線以下,占農村戶籍人口比例約為13.4%。同時,中央宣布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對這一艱巨任務,共產黨人始終保持與人民一致性,迎難而上,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大力支持,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從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建設的思維來看。馬克思認為“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并有針對性往貧困地區傾斜,讓更多貧困群眾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成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共產黨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實工作,使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五年來,貧困人口減少6800多萬,異地扶貧搬遷830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從馬克思主義關于唯物辯證的思維來看。唯物辯證法認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質。扶貧工作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樣都要遵循事物內在的規律。精準扶貧,說到底是要改善農戶的生產生活和經濟條件,主體是農戶,也就是內因。共產黨人緊緊抓住精準扶貧的客觀規律,將物質幫扶和精神幫扶結合起來。在物質幫扶中,最大程度為脫貧創造條件,精準發力。在精神幫扶中,用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引領群眾,為推動精準扶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讓貧困戶自發的、主動的去發展、去改變,從而邁上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斷實踐,不斷完成自我革新,從而建設更加富強的中國。
(作者系中共長寧縣委黨校科研室主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