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宋敏:對農民夜校提質增效的幾點思考

[ 作者:宋敏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11 錄入:吳玲香 ]

夜校,傳統意義上即夜間上課的學校,多指業余學校,是利用晚上、非工作時間進行再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

當前,四川農村的農民夜校,雖然字面上是“夜校”,但是也不是只有農民才能學,也不是只有晚上才能開,而是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實際,采用集中授課、實地參觀、技能培訓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為村民送去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實用技術、文明新風、文藝科普等內容,做實“扶志”、“扶智”,讓廣大農村群眾精神實起來、錢包鼓起來、生活好起來。

一段時間以來,農民夜校在基層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為了進一步辦好農民夜校,發揮其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更大作用,我們可以嘗試“軟硬兩手抓,考核來助力”的方式

一、抓硬件,讓農民夜校“辦得起”

首先,要將農民夜校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在村級辦公經費中,將農民夜校的資金單列,并規定開支的最低份額,同時指導鄉鎮統籌用好各類培訓資金,注重監管和跟蹤考核,充分發揮資金效益,讓農民夜校“有錢辦學”。

其次,要抓好夜校的場地建設,可以選擇鄉村會議室、村活動室或者文化院壩,還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和當地的實際,選擇田間地頭、產業基地現場、家庭農場或者農戶院壩,開展緊密結合實際的鮮活的現場教學和輔導。

最后,配齊配強農民夜校教學所需的設施設備,除了常規的桌椅板凳書籍等之外,為了學習外地的、網上的知識,觀看教學短片,農民夜校還需要配齊電腦、投影或者顯示屏,必要時候可以配備微機室,讓農民群眾有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操作電腦、上網,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為了節約資金,微機室可以連片配備,也可以在一個鄉鎮分片區搞一兩個規范化微機室,探索資源有償共享模式,在節約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資源作用。

二、抓軟件,讓農民夜校“辦得好”

一是要選優配強教師隊伍,確保有人施教。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成員是天然的夜校教師,產業指導的業務部門專業同志必須量化對夜校教學授課課時量,鄉鎮干部必須是夜校管理指導的直接責任人,村干部是夜校教學和管理的操盤手,進而吸附拓展夜校教學的其他有生力量。師資配備可以走多元化的路子,將知識水平技能等軟實力的輸出作為各級各類單位開展對接幫扶的重要評價考核項目,結合當地干部和致富能人的水平實際情況,引導通過“行業部門+基層干部+夜校+致富能人”的形式,建立縣、鄉、村三級夜校教師專家庫,建立專兼職教師選聘、競聘制度,組建志愿者講師團隊,聘請當地學校的教師,有條件的可以邀請高等院校專家教授作為客座講師,為夜校教學提供師資保障。

二是要科學設置教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合理編制教學計劃,精心備課,確保教學質量。 結合黨性教育要求,開展“老黨員講黨史”、“老紅軍講革命故事”、“支部書記講政策”、“身邊人講身邊事”系列活動,宣傳黨的政策,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激發正能量;結合產業發展需要,辦好技能實訓課堂,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產業發展高地,規劃建立集培訓、實習、創業于一體的教育培訓基地,引導農民樹立市場經濟理念,熟練掌握實用技能,打通脫貧致富之路;結合鄉風文明要求,辦好道德教育課堂,組織道德模范和有威望有口碑的鄉賢到“農民夜校”述經歷、講體會、發倡議,引導群眾勤儉持家、遵禮守法、文明禮貌,進而抵歪風、樹正氣,達到基層有效治理。

三是要加強日常管理,結合農村實際辦學,確保夜校教學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方面,落實管理人員,每所“農民夜校”設校長、教導主任、管理員,并公示上墻,落實責任,管理到位,保障教學活動正常運轉。課程設置方面,因地施教、因人施教,設置道德素養、新技術應用、創新創業等課程內容,由群眾“點單”約課,注重實用,避免教、學脫節。在教學方式方面,注重多樣化,根據季節、農時等特點,靈活安排上課時間,開展農民夜校“送課下村”、黨員干部“結對幫學”、廣播網絡“同步推送”、夜校電商“對接聯動”等活動,充分利用各種時新平臺,有力促進學習便捷化實效化,培育新時代的新型農民。

三、抓考核,給農民夜校“加把勁”

考管理。強化檔黨的領導,將“農民夜校”工作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和“四好村”創建的重要內容,實現“辦學規范”。建立教學管理臺賬,采取實地督查、重點抽查等方式,抓好平時跟蹤督查考核。實行定期通報制度,倒逼責任人和責任單位履職盡責,為農民夜校的教學活動和管理工作開展奠定扎實的制度基礎。

考學員。探索開展群眾參學積分獎勵,優秀學員評選獎勵等活動,調動群眾積極性。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展“優秀學員”評比,根據學員參與積極性和活躍度,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獎勵,激發學員學習熱情。在實用環節,把學員將所學習的知識用于實踐的情況和效果作為考核依據,對技術進步快,思想轉變明顯,效果突出的學員進行精神和物質層面的獎勵,推動夜校的教學質量提高。

考效果。定期開展“教學效果”評比,由鄉鎮邀請專家組成考評團隊,對夜校教師團隊采用聽課、查閱教案、跟蹤學員評估等方式,對夜校授課老師授課質量進行測評、授課學時累積計分,每年按得分情況排名評選“優秀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表揚獎勵。開展“示范課”評比,綜合調查問卷和學員反饋,精心打造一批樣板精品課程,提供學習觀摩,持續提高夜校效果。對鄉風不文明、矛盾信訪突出的村,要從農民夜校的實體化運行及效果方面去深入剖析,充分利用夜校教學活動的開展,教育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作者系四川省岳池縣排樓鄉鄉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乱中文字幕在线系列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在线观看一级大片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