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為堅決打贏攻堅戰全力以赴,各級干部不懈努力取得顯著成效但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目標時間緊迫任重道遠,部分貧困戶思想懶惰“等、靠、要”根深蒂固,常抱著“我窮有人幫”、“不得白不得”、“早脫貧就沒人幫”的想法,等著黨委、政府出臺種種政策出大力氣花大財力、辦最小的事收效甚微。筆者認為要鏟除貧困戶“我貧我樂”思想,著力從因戶施策、項目帶動、感恩教育、精神建設等方面用力。
因戶施策建立幫扶"一戶一策”臺賬。實地調研根據貧困戶家庭情況及致貧原因戶戶施策精準扶貧,細化幫扶措施,幫扶責任人,幫扶日志、脫貧時間倒排工期表。幫扶工作者結合實際落實扶貧政策確保貧困戶達到“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一低五有”目標。利用村級組級會議、走村串戶、田間地頭、村落院壩等形式反反復復強化扶貧政策宣傳推動政策理解外化,傳達扶貧干部盡職擔當作風過硬的信號,傳達黨委政府脫貧攻堅激流勇進的決心,傳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四個全面”的政治旗幟。最終實實在在解決貧困戶困之所困難之所難。
狠抓項目多舉措多渠道增收致富。一是抓實傳統產業發展,在現有的傳統種養業基礎上,提供技術和種苗支持,特別是針對貧困戶,免費提供種子、雞苗等,組織技術人員開展種養技術培訓。二是發展短、平、快脫貧產業,積極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種植大戶,培育1-2個種植大戶帶動本社村民重點種植蔬菜、水果。三是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增加集體經濟收入。指導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盤活資源資產、推行服務創收、興辦經濟實體、實施資本經營”等形式拓寬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采取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探索村支部引領,“村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經營主體+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業主+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經營主體+農戶土地入股”等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及成員收入,助推脫貧攻堅,實現共同富裕。
強化感恩教育推動脫貧質變飛躍。扶貧須先扶志,逐步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轉變,逐步由幫扶組“聽”貧困戶階段狀態,到貧困戶“比”幫扶前、同村非貧困戶實實在在所得,到貧困戶“評”幫扶組工作,到貧困戶與幫扶組“融”的狀態達到共同努力共同進步,讓受幫受助的貧困戶發自內心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心溫暖,常擁感恩之心,思進取勤奮努力,好評黨的政策不忘黨恩。
著力精神家園建設勾畫美好藍圖。走進貧困戶內心世界,結合他們興趣點,精準樹立貧困戶脫貧示范崗位,激勵先進引領后進,弘揚“我富我強”精神,營造早脫貧早致富早幸福的濃厚氛圍;同時聯系黨的奮斗歷史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精神等,激勵貧困戶對美好生活的熱忱,燃起貧困戶對發家致富的斗志,構建美麗怡然新生活的藍圖。
(作者地址:資陽市雁江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