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鄧玲:堅持城鄉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 作者:鄧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15 錄入:王惠敏 ]

城鎮是經濟運行的強大引擎和靚麗光斑,鄉村是經濟運行的堅實底盤和空間依托,城市和鄉村同為經濟活動和諧有序運行的兩大地域單元。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實現我國城市空間和鄉村空間健康發展的兩大歷史使命。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為了盡快改變當時“一窮二白”的面貌,重點推進了工業化和城鎮化兩大歷史重任,譜寫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鎮化道路的壯麗篇章。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發展卻相對滯后,城鄉二元結構始終未能有效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影響和制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我國加快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進程,并將城鄉融合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出“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可見,城鄉融合發展既是新型城鎮化的歷史使命,又是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二者一脈相承,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視城鎮持續發展、鄉村優先發展,并研究全面、系統和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和推進模式。曹萍教授等新著的《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推進機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聚焦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機制,在如何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方面進行了重要探索。

該書系統探索了新時代背景下,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互促共進與相輔相成。一方面,鄉村振興是新型城鎮化有序推進的必然結果。鄉村振興的核心是產業振興,關鍵是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新型城鎮化是城鄉融合和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將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重要作用是促進城鄉產業融合,實現城鎮化與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城鄉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合理交換和有機融合,助力城鎮發展和鄉村振興協同共進。另一方面,城鎮化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任務。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業的振興更是農村的振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小城鎮與特色鎮建設也都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既是新型城鎮化也是鄉村振興的最基本特征。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鄉鎮公平享有教育、就業等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政治權利,使其能安居樂業,既是新型城鎮化要著重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鄉村振興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該書總結了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科學內涵、內在要求、發展階段、基本主張,依據我國城鎮化面臨的社會分化明顯、城鄉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承載力約束加劇等現實問題,提出了“土地、人口、環境、治理”的中國特色城鎮化基本框架,并推導出協調機制、發展機制、共生機制、治理機制四大機制。該書認為中國特色城鎮化必須實行土地、人口、環境、治理“四位一體”的推進機制。土地是城鎮化的載體和最重要的要素,其有序流動、合理配置直接影響城鎮化的順利推進,發揮市場對城鄉土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合理設計城鄉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利益協調機制,是解決城鎮化問題和實現城鄉利益共享的務實選擇。以人為核心是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目的是促進包括失地農民、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居民在內的主體實現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綠色發展是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圍繞行為導向、生態補償、區域合作構建長效機制,引導企業、居民和政府行為,建設生態環境利益共同體。治理方式是推進中國特色城鎮化的重要保障,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了城市與鄉村的二分法,越來越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圍繞城鄉治理的公共產品供給、社會矛盾化解、社會安全保障等職能,實現并增進公共利益。四大機制分別體現城鎮化對空間載體與利益協調的現實需要,體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體現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它們既各自獨立、各具特色、各有目標,又彼此關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共同體現和支撐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

該書提出的上述思想和思路,一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國幾代領導集體對城鎮化和“三農”問題進行的持續探索和實踐;二是基于對中國城鎮化和鄉村發展現實尤其是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全面考察和理性認識;三是基于對我國經濟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新道路的勇敢探索,認為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開辟的一條立足中國國情,注重經濟、社會、環境、生態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為指導思想,追求共同富裕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實際上,這條道路也是以新型城鎮化帶動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助推新型城鎮化、引領城鄉融合發展的特色道路。該書立意高遠、視野宏大,對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推進機制做了系統深入研究,是對新時期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中薄弱環節的一個有益補充,找準了新時代背景下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內在機理,找準了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結合點,有助于加快建立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

作者系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四川經濟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26u | 乱码乱a∨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