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始終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首要任務。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要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總產量穩定在6億噸以上。穩住糧食生產,守住“三農”這個戰略后院,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是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樹牢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防止糧食出現滑坡,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為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高屋建瓴地提出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實,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倉滿庫盈,供給充足,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重要作用。但資源稟賦的先天不足、巨大的糧食需求量和復雜多變的貿易環境,使國家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和諸多困難。
一是糧食消費需求剛性增長,結構性矛盾突出。目前,我國人口還處在平穩增長期,口糧消費將保持增長態勢。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和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也將持續增長。除了糧食需求總量剛性增長外,結構性矛盾也較為突出,表現為區域布局與資源稟賦不匹配,糧經飼結構不優,綠色優質產品供給不足。
二是資源約束趨緊,基礎設施仍然薄弱。我國人均耕地和水資源占有量較少,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1/4。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和生態工程實施,農業用地用水空間將進一步收窄。由于長期投入不足,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目前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排條件或灌排設施不完善,難以應對極端天氣頻發的威脅。
三是生產成本不斷提高,種糧比較效益偏低。受農資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流轉費用提高等影響,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加之大宗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種糧收益偏低,特別是近幾年呈下降趨勢,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
四是國際環境復雜多變,貿易不確定性增強。當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突出,地緣政治沖突復雜,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農產品貿易環境日趨復雜,利用國際市場調劑余缺不確定性較大。此外,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年農業氣象年景中等偏差,極端天氣發生幾率增大,農業災害風險較大,防災減災保豐收任務艱巨。
總書記一再強調,糧食安全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是國家發展的“定海神針”,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我們要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重農抓糧的勁只能鼓不能泄,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弦必須時刻繃緊。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穩住糧食生產作為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大事要事,堅持“穩”字當頭,實現穩中求進,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支撐,完善宏觀調控,確保2019年糧食產量穩定在2018年水平。
在目標任務上,重點是“三穩、三新、三提”。“三穩”,就是穩面積、穩政策、穩產量。“三新”,就是結構調整有新進展,質量興農有新提升,效益優先有新突破。“三提”,就是提升基礎保障能力、科技支撐能力、資源利用能力。在措施上,重點是抓好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切實穩定糧食面積
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永久基本農田保持在15.46億畝以上。突出抓好口糧生產,確保水稻和小麥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提高口糧供給質量。加快“兩區”劃定,全面完成10.5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推動“兩區”地塊數據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形成全國“兩區”布局“一張圖”。加強“兩區”建設,把“兩區”作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安排的重點領域,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兩區”內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體提升“兩區”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
按照“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生態友好”的要求,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力度,確保2019年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2020年建成8億畝。實施區域化整體建設,推進田水林路電綜合配套,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推進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鼓勵各地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糧食生產穩定發展掛鉤,引導農民采取綜合措施保護和提升耕地質量。繼續推動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有序開展,選擇基礎好、技術成熟的產糧大縣開展整建制推進試點。針對土壤障礙因素,通過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使用土壤調理劑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耕地基礎地力。
三是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穩定和優化糧食生產,努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優化品種結構。重點發展優質、高產、抗性好、宜機收的優良品種以及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效益好的短缺品種。穩定稻谷、小麥、玉米生產,優化“鐮刀彎”地區種植結構;啟動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因地制宜發展薯類、雜糧等特色作物。優化品質結構。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優質稻米、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加工專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以及有區域特色的薯類、雜糧雜豆等,增加綠色優質產品供給。優化區域結構。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生態類型和生產基礎,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主體,合理安排糧食生產力布局,構建分工合理、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區域布局。主產區糧食總面積要穩定,功能區分作物面積要嚴守,非優勢區不同作物面積要優化。
四是推進糧食生產科技創新
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力爭在生物基因調控、抗逆機理等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儲備一批引領農業技術革命的成果。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深入推進良種聯合攻關,加大綠色優異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力度,加快培育一批高產高效、優質宜機的新品種。開展新品種規模化推廣示范,促進良種良法配套。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深入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加強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建設,組織發布集成配套的區域性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提高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在325個縣整建制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推廣“全環節”綠色高效技術、構建“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全鏈條”產業融合模式,引領“全縣域”農業綠色發展,輻射帶動大面積增產增效。
五是抓好農業防災減災
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和“減災就是增產”的理念。針對今年氣象年景中等偏差的情況,加強災情監測預警,密切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研判全年氣象年景和災害發生趨勢,特別是關注厄爾尼諾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及早制定應對預案,提早做好抗災救災資金、物資和技術準備。重點防范北方冬麥區春旱和低溫凍害,防范東北地區春旱和伏旱,防范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和西南地區春旱。根據災害發生情況和作物生育進程,制定防災減災技術方案,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災區一線,指導農民落實科學抗災關鍵技術。加強病蟲監測預警,緊盯主要作物和重點病蟲,分區域分作物制定防控技術方案,完善應急預案,指導科學防控。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減輕病蟲危害。對遷飛性、流行性病蟲重發區,推行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實現“蟲口奪糧”。
六是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
鞏固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保護調動種糧農民和糧食生產主產區積極性。完善糧食補貼政策,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補貼機制,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產糧大縣獎補政策,調動主產區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投入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積極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支持糧食生產發展。完善糧食生產政策性保險。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擴大農業大災保險試點。落實好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制種保險政策。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充分發揮糧食安全工作考核“指揮棒”作用,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修訂糧食面積產量考核評分標準,強化對穩住糧食生產的硬約束,防止一些地方出現放松糧食生產的傾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