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后,我國日益重視城鄉協調發展,城鄉關系從統籌發展到一體化發展,改革措施從逐步改變二元體制、破除二元結構到健全一體化體制機制,認識在不斷深化、要求在不斷提高、推進力度在不斷加大。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該《意見》直面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明確建立健全五個領域體制機制的改革任務,包括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以期達到分“三步走”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目標?!兑庖姟肥秦瀼芈鋵嶞h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城鄉融合發展的行動綱領,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體制機制改革直指破除城鄉融合發展的硬約束
1978年,發軔于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探索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4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進入21世紀后,我國日益重視城鄉協調發展,城鄉關系從統籌發展到一體化發展,改革措施從逐步改變二元體制、破除二元結構到健全一體化體制機制,認識在不斷深化、要求在不斷提高、推進力度在不斷加大,但受制于城鄉建設基礎、要素回報差異、重城輕鄉觀念的代際傳遞、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等因素,未能從根本上扭轉鄉村從屬于城市的狀況,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仍很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至此,城鄉關系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融合發展高度,尤其是體制機制改革直指破除城鄉融合發展的硬約束。在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程中,還應高度重視破解城鄉融合發展的軟約束。
徹底改變小農業意識,形成大農業觀,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農業不僅僅是提供初級農產品的生產部門,還具有產業鏈延伸、生態文明載體、社會發展支撐和農耕文化傳承等多方面功能;鄉村也不僅僅是農民的棲息地,還是城鄉居民共享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具有保障食物安全、傳承優秀文化和生態涵養等多重價值。一些地方政府不能因為現有統計口徑下的第一產業產值對GDP貢獻日漸減少,而把農業農村工作變成應付式任務。如果按照國際農業統計慣例,從農業產業價值鏈視角審視并估算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來自《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19》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農業—食物系統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23.3%,遠高于該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7.6%。
防止“見物不見人”的鄉村建設傾向,務必重視產業發展,切實提高農民收入
隨著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個五年規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投向農業農村的資源驟增。由于“物”的現代化更具有顯示度,硬件建設更容易通過各類審查與評估,在鄉村建設中容易出現建好村莊卻聚不起人來的現象,這將背離鄉村振興的目標。產業興,則百業興;經濟強,則人氣旺。鄉村振興要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推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拓展農業功能鏈,提升農業價值鏈,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多元化的富民強村產業,統籌提高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加快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同時,還應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不是蹺蹺板的關系,而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輪”
有些人認為,前些年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這幾年要求鄉村優先發展,現在又要重視城鄉融合,不知道究竟是城重要還是鄉重要。其實,城鄉一樣重要,只不過現階段鄉村發展短板問題更為明顯,何況我國已經具備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能力,應重塑城鄉關系。2018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3.37%,約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未能市民化,這需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展空間。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需要協調推進,要統籌城鄉發展空間,推進城鄉統一規劃,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雙向平等交換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均有很大的潛在需求,如果被激發出來并拉動供給,就會成為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輪”。
選擇基礎好的市縣設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在改革創新中要有底線思維
當前,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還遭遇不少軟硬約束,有些約束并非一蹴而就能夠破解,需要試點設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進行制度改革和政策創新。顯然,都市圈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城市郊區的城鄉要素融合程度較高,可以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突破區和先行區。但在破舊立新的改革中,既要防止為了平衡搞試點而出現的亂戴“帽子”現象,更要有底線思維,必須守住土地所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守住鄉村文化根脈。
總之,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優化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破解城鄉融合發展的軟硬約束,強化組織保障,才能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各項目標。(文章來源:南方日報2019-05-21)
作者系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研究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