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振遠:農村校廁改造不容忽視

[ 作者:劉振遠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6-26 錄入:王惠敏 ]

小廁所折射大民生。

農村校廁改造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廁所革命”能否成功,以及千萬農村學子的切身利益。各地要真正重視起來,著力實現以小廁所促進鄉村教育大進步。

在農村“廁所革命”如火如荼推進的當下,一些地方農村學校的公廁卻成了“廁所革命”的盲點。

據媒體報道,西部一些市縣的農村中小學公廁建設明顯滯后,有的沒有實施旱廁改造,有的改造后水廁使用率不高,出現“不愿用、沒法用、用不上”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如廁安全感。

農村校廁改造看似小事,卻絕不能忽視。

這一方面關系到校園環境衛生水平和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教育獲得感;另一方面對保障學生安全健康、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起著重要作用。

從更宏觀層面看,這也是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必須補齊的一塊突出短板。

事實上,農村校廁改造一直是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內容。

2018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八部門出臺的《關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就提出,“農村公共廁所建設要以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中小學、集貿市場等公共場所,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較集中區域為重點”,這對農村校廁改造任務作出了明確要求。

然而,農村校廁改造“燈下黑”現象卻在不少地方存在,廁所條件差已成為一大辦學痛點。

其一是旱廁猶存。在一些地方,旱廁依然是農村學校廁所的主流。這些旱廁臭味大、衛生差,不僅影響校園環境,還容易傳播疾病。

其二是水廁使用率不高。有的水廁處于半開放甚至關閉狀態,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有的由于對技術條件考慮不充分,到了冬日氣溫零下時就沒法正常使用了。

其三是規劃設計、設施配套和運行管理機制不完善。要么是規模不夠、蹲位不足,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特別是女廁蹲位數量不足較為普遍;要么是存在安全隱患,缺少對于如廁隱私的有效保護;或者是對公廁疏于管理,甚至沒有專門負責公廁運維的人員。

這些痛點,一方面要通過廁改加以解決,另一方面部分成因也是廁改面臨的難點。

難點一在于,改造成本高。

以湖南省湘潭市為例,該市2015年至2017年共投入11322萬元實施農村學校廁所“旱改水”工程,新建和改建水沖式廁所482個,平均每個廁所的政府投入達23.5萬元。

這筆不小的投入,讓許多財務并不寬裕的農村學校望而卻步,也迫使財政較為緊張的市縣將校廁改造排在了戶廁改造和景區公廁改造之后的次要位置。

特別是對于海拔較高、緯度較高的地方,改造成本往往更高,這一難點也更為突出。

難點二在于,運維成本高。

從運行看,水廁單次沖水的耗水量較大、水價較高,是一些學校不敢放開使用水廁的重要原因。

而對于公共排污設施建設較為落后的地方,如廁污水和糞便的無害化處理,也大大增加了水廁的使用成本。

從管護看,水廁運維一般需要專門人員和專業的技術設備,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這兩個難點,既反映出“廁所革命”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又凸顯了農村校廁改造自身面臨的困難,從根本上看,反映的還是農村校廁改造資金不足的難題。

農村學校公廁是準公共物品,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如何承擔起相關責任,對癥下藥破解難題,考驗著相關政府部門的魄力和智慧。

一方面,應該把校廁改造納入整個農村“廁所革命”之中,統籌處理好各項任務之間的關系,不遺余力全力推進。

另一方面,要科學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加強對于農村校廁改造的財政獎補,適當撬動部分社會資金,解決好廁改“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此外,政府還應強化對于農村校廁改造的宣傳教育,幫助中小學校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因地制宜選擇適用的廁改技術模式,分類施策配備人性化的如廁硬件設施;并建立完善的管護運行機制,對于水、電等校廁運行費用給予適當補貼,將農村校廁納入全市縣公廁管護體系,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農村學校公廁管護缺機制、缺錢、缺人的難題。

小廁所折射大民生。農村校廁改造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廁所革命”能否成功,關系到千萬農村學子的切身利益。各地要真正重視起來,著力實現以小廁所促進鄉村教育大進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五月天中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