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尹稚: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的當下與未來

[ 作者:尹稚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11-21 錄入:王惠敏 ]

十八大確立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其基本特征為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和文化傳承,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布局和形態優化、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四大任務。

一、新型城鎮化工作成效與問題

新型城鎮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進展,“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為主題的城鎮化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抓手,穩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同時,新型城鎮化工作暴露了五大問題。一是人群發展不平衡,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不高,特定人群的公共服務供給和民生保障不足,無法滿足多元需求。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東北地區人口和經濟占比雙降,沿邊地區人口凈流出明顯,產業基礎和互聯互通基礎薄弱,南北差距逐步擴大。三是城鎮化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中心城市對世界城市格局的綜合影響力亟待提升。四是城市發展不平衡,表現為不同級別城市發展不平衡、新城老城發展不平衡。五是城鄉要素流動不充分,表現為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升級提質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瓶頸。

二、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階段特征

中國特色城鎮化具有獨特性。一方面,城鎮化進程波瀾壯闊,經歷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轉移,具有城鄉二元結構和半城鎮化特征。另一方面,五化同步復雜交織的城鎮化實踐歷程,形成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與市場力量三重推動主導的城鎮化模式。

當前城鎮化階段具有特殊性。首先,發展階段進入了兩個百年歷史交匯期,即將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其次,處于城鄉二元向城鄉融合買進的城鄉關系轉折關鍵點。再次,生態文明思想、以人民為中心和五大發展理念處于轉型攻堅期。最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處于重構期。

三、我國城鎮化核心要素的重大趨勢

城鎮化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目前,我國進入了外部巨變沖突凸顯期,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進入了動能轉換風險管理期,五化協同推進新舊動能轉化更加重要;進入了要素資源稀缺爭奪期,區域不平衡問題或將進一步加劇;更是進入了改革攻堅期深水區,體制機制障礙破除難度增大。

我國人口發展趨勢發生重大變化。人口增長勢能減弱,勞動年齡人口緩慢縮減,。伴隨著深度老齡化、鄉村空心化、中等收入比例人群持續擴大等多種現象,人口流動步入調整期,流動模式從單一流動向全方位、多層次及多元化流動轉變。

我國產業發展趨勢發生重大變化。制造業逐步向中西部擴散,服務業經濟貢獻度逐步超過第二產業,東部沿海地區率先實現產業服務化。科技創新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功能等級進一步提升,并賦予城鎮突破登記躍遷的可能,城鎮體系趨向扁平化發展。

四、面向現代化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目標、內涵和戰略任務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民為中心、面向現代化的城鎮化。現代化,是人的現代化,逐步實現人的基本需求和全面小康,實現人的素質提升和生活質量提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以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主要抓手,走出一條以人民為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城鎮化中國道路。

新型城鎮化的戰略任務與關鍵舉措要做到五個實現,一是實現人的素質提升和無差別發展,二是實現六化協同的城鄉發展新動能,三是實現布局協調的城鎮化空間新格局,四是實現綠色健康的城鄉發展新模式,五是實現文化傳承的人居環境新風貌。(審定:俞靜  文字整理:韓勝發)

作者系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清華大學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城市規劃學刊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一本色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 亚洲最大的欧美日韩在线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