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發了一篇關于“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文章。這兩天有些評論提出意見,有幾位網友也與本人交流,提出建議。在此,筆者覺得還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所以,在這里再發一些深化城鎮化的觀點。
近年來,在城鎮化進程中,有一種所謂“全域城鎮化”,讓農民都“上樓” 進而“消滅村莊”的觀點。對此筆者是不能茍同的。有的地方熱衷于城鎮的土地擴張,借城鎮化大量圈地,鋪攤子,“攤大餅”,城鎮規模越來越大,但城鎮質量提高不快;有的地方把城鎮化當作造城運動,有城無業,有城無人,過度城鎮化,新城變空城;有的地方以地生財、消滅村莊,大規模搞“鄉改街”“村改居”,農民“被上樓”、被城鎮化;有的地方“化地不化人”,重物輕人,有城無市,有鎮無品,缺乏必要的文化支撐和民生保障;有的地方的城鎮建設“重面子輕里子”“重地上輕地下”“重硬件輕軟件”,功能不齊備、設施不配套;有的城市盲目擴大規模,造成交通擁堵、公共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就業困難等問題,低水平重復建設,與城鎮化現代化的目標和本質要求大相徑庭。
城鎮化,要“讓人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此心安處是吾鄉”,就是說讓人們心安的地方才能成為故鄉。有鄉愁,才有歸屬感。這種鄉愁和歸屬感源于人,或源于山水,或源于那片土地。但由于城鎮化的加速,行政區劃的村鎮不斷在撤并,村莊不斷減少,“高樓一片”代替了“蛙聲一片”,城市的喧囂代替了鄉村的靜謐。快節奏的“消滅村莊”式的城鎮化,使得新的所謂城鎮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青山綠水難覓,鳥獸魚蝦不再。山,望不見了;水,看不到了;“鄉愁”更是成為奢侈品。青山綠水、碧水藍天越來越罕見,“老家”的記憶越來越淡漠。
消滅村莊,讓農民從田地上都遷移出去,盡快實現全域的工業化、城市化、非農化,看似好看,看似合理,但是農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根本,結果是進了城,也缺乏保障。村莊變成了城市,高樓大廈覆蓋了農村田地,忽略了農村民俗特點,破壞了鄉村的自然風景與文化傳統;農民都變成了市民,但是只是身體上樓,思想還停留在田地里,對城市的生活方式還是格格不入,心理上沒有形成對城市的歸屬感。
如果城鎮化只是消滅村莊,而沒有給農民生活上的出路、思想上的歸屬,那就是不成功的城鎮化;如果城鎮化只是讓高樓覆蓋了田野,而沒有顧及糧食的安全、資源的承載力和生態環境的容量,那就是不夠格的城鎮化。
加快城鎮化進程,要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就是城鎮化的新的“城鎮”能夠形成良好的公共服務。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全面推進人的城鎮化。這就要建立促進居民就業保障機制,建立居民就業技能培訓機制,支持對農村居民特別是被征地農民開展有針對性的普惠制就業培訓,支持農民按需自主創業;這就要建立城鄉均等的社會保障機制,探索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整合銜接,實行城鄉養老保險自主選擇、分檔繳費,逐步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標準統一、待遇統一、管理服務統一;這就要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探索城鄉社會保險有序銜接的辦法和途徑,完善社會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保險制度;這就要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發展機制,著力推進以改善;這就要圍繞新城、新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科學調整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設施布局,實現公共教育設施與新城、新鎮同步推進。
加快城鎮化進程,無論東部還是中西部地區,都要學會“兩手抓”,學會“彈鋼琴”。城鎮化,不能一味地求大求高,不能不加區分地搞“全域城市化”;城鎮化不能籠統地提“消滅所有村莊”,不能將大批農民人為地從土地上趕走,不能讓農民都“上樓”。要知道,所謂的“全域城市化”,在相當多的地區,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消滅所有村莊”,既是盲動,也是冒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啟東視野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