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鄉村振興是產業、人才 、生態、文化、組織等方面的全面振興,其中作為鄉村建設主體的農民最為關鍵。了解農民的需求,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是鄉村振興的前提。特別是培養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兩類新型主體,這是由農業特點所決定的。同時,要尊重鄉村規律,破除一切阻礙鄉村振興的不合理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新型城鄉關系,有效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民主體;城鄉關系
“三農”問題是一個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復雜問題,由于經濟、政治、歷史等諸多因素影響,農業發展、農民收入、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較多,長期處在水平落后狀態。發達的城市和落后的鄉村并存局面不解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就難以實現。針對城鄉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明確指出到2050年,要全面實現農村、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并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鄉村振興是民族復興的基礎和前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依然在“三農”。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破解“三農”問題的總抓手,需要認識農業特點、了解農民需求、把握鄉村發展規律,只有按規律辦事,才能少走彎路,減少挫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認識農業特點,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農業產業處于基礎地位,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以往由于對農業特點認識模糊,實踐中違背農業發展規律,割裂農業與農民的關系,常導致農業發展受挫,影響農民利益實現,以至于“未來誰種地”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也成為國家農業安全的潛在威脅。因此,我們必須明確這樣三個問題:農業特點是什么,農業與農民是怎樣的關系,未來該由誰種地?
第一,農業有什么特點。自然科學意義的農業是指人類利用生物有機體的生命活動,將外界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轉化為各種動植物產品,滿足人們需要的活動。首先,生命性是農業勞動對象的首要特征,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土壤,都是生命有機體。這與工業對象鋼鐵、礦石等無生命物質完全不同。其次,生命性進一步決定了農業生產具有季節性和周期性,無論植物還是動物,作為生命物質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生命周期過程。此外,一年中的溫度、降雨、光照等季節變化也呈現出周期性。周期性告訴我們,做農業急不得,農業生產不能跨越任何一個環節。“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季節性給農民帶來的最顯著影響是農忙和農閑,無論是播種還是收獲,都有極強的時效性。最后,農業還具有自然風險性。工業生產可以不受風雨旱澇等環境條件影響,通過精細的專業分工和標準化管理在車間中晝夜進行。農業生產要在廣袤的田野上作業,低溫、高溫、干旱、洪澇、冰雹、狂風暴雨、病害蟲害以及水體、空氣和土壤污染導致的中毒現象等,都可能導致農業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自然災害是經常的,大多數情況下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穩定性和風險性就構成了農業生產的又一特點。
第二,農業與農民的關系。只有農民才能充當農業生產主體。農業生命體需要精心呵護,農戶可以憑借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適應農業生產特點,積累豐富的生產經驗。農業的周期性也與農戶的穩定性相適應。農業的季節性,決定了只有農戶經營才能最合理地分配勞動力,做到家庭成員各盡所能。雇工農業難以適應季節性用工要求,也難以適應農業生產對勞動者責任和靈活性的要求,因此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的農村改革正是從確立農民主體地位開始,通過調整農民與土地關系確立以農戶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戶經營最能體現其責任感、自覺性和創新精神,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風險最小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可以說,只要農業特點不變,農業農戶經營的適應性就不會發生變化。所以,正因如此,黨的十九大提出要穩定承包關系長久不變,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給農民一顆定心丸。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農戶經營發展到今天遇到了很多問題,如兼業問題、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問題、科學技術推廣問題、農產品賣難問題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要通過組織創新來實現,但是任何以排斥農民主體地位的創新、以否定農戶經營制度為前提的創新都是違背農業生產規律的。
第三,培育新型主體解決未來誰種地問題。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特別提出,“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對現代農業的發展意義特別重大。家庭農場,通俗地說就是擴大版的農戶。與雇工農業不同,家庭農場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要勞動力的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是適度規模經營的典型表現形式。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職業農民載體,與傳統農戶一樣都充分體現著農民的主體性,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保護和實現農民的利益,是新時代激發農民新動能的有效組織形式。家庭農場作為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也存在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通過更高一級的組織形式來實現,這就是合作社,特別是以鄉村社區為單位的合作社,符合中國文化傳統和行政管理體制特點。家庭農場激發了農民的合作意愿,使農民合作社獲得微觀動力基礎。合作社的組織性質是“民辦、民管、民收益”。所以,從農戶到家庭農場,再到合作社,農民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和尊重。
二、尊重農民需求,建設美麗幸福鄉村
鄉村振興是農民建設自己的幸福家園,鄉村建設必須尊重農民的需要。
尊重農民需要,首先體現在尊重農民生產方式。農民最重要的需要是方便從事生產以解決生計問題,農民要種糧食、種蔬菜,要養豬、養雞,也要發展編織、釀造、印染、特色食品制作等多種多樣的手工業。鄉村生產在農民滿足自己生計需要的同時,也為國家農業作出貢獻。在實踐中由于缺乏對農民需要的認識,一些地方讓農民上樓,迫使農民遠離耕地,大田種植難以為繼,農田變荒地,家庭養殖業和豐富多樣的鄉村手工業失去了存在的空間。事實上,鄉村正是為適應鄉村生產需要而產生的,也是在適應農民生產過程中成長和發展的。諸如村落與民居建設的近地原則,鄉村院落具有儲存、晾曬、加工等多功能,都是鄉村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適應鄉村生產的結果。可以說,正是有了鄉村,鄉村農業資源才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農業生產才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可能。離開了鄉村,農業生產就會受到極大削弱,農民的生計就會陷入困境。一個靠庭院經濟富裕起來的農民,失去了村落和院落后可能會變成貧困戶;拆掉農民的幾處“違建”,可能讓一片土地荒蕪。了解鄉村與農業生產的密切關系,才能把鄉村建設成更適合鄉村生產的鄉村,而不是削弱或消滅鄉村生產的鄉村。宅基地同時是農民的生產空間。理解了宅基地的功能,就不會把農民的宅基地當成純粹的建設用地,更不會通過讓農民上樓的手段搞增減掛鉤,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不要以土地改革、城鄉一體化之名,行增加城鎮建設用地之實,這種掛著羊頭賣狗肉的事不能干”。
尊重農民需要,還體現在尊重農民生活方式。農民生活方式既包括鄉村生產以及衣食住行的方式,也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習俗、人際交往和娛樂方式。鄉村生活是低碳生活方式、群體性娛樂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生存理念的綜合體。比如,自給自足、就地取材、取之于自然回歸于自然等生存智慧,造就了特色民居和特色村落,形成了特色產業,維系鄉村種養之間、生產生活之間的綠色循環。鄉村特定的空間結構形成的特定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維系了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關系和形態。因此,不要憑著城市人的想當然規定或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農民的生活需要現代化,但是農民生活現代化不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復制,而是在尊重鄉村生活特點基礎上的與時俱進。鄉村現代化包括民居、道路、水電、信息的現代化,也包括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的現代化,還包括了鄉村廁所革命、垃圾分類和污水處理的現代化。清潔鄉村、美化鄉村,是鄉村建設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今的鄉村,不再是純粹的農業生產空間,而是發展起來諸如觀光、休閑、體驗、旅游、教育等一系列新業態,成為理想的養生、養老、養心的宜居家園。在鄉村融合產業發展結構中,青山綠水、田園風光、村落形態、特色民居以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鄉土文化,都是重要的發展要素。一些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之所以失去活力,甚至被列入“死亡”名單,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排斥了農民和破壞了鄉村。因此,只有按照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建設鄉村,才能為鄉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以及和諧鄉村建設奠定基礎。實現了鄉村現代化,不僅可以留住年輕人,還會有人來與農民分享鄉村生活,這是鄉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尊重農民需要,本質上是尊重鄉村特點和發展規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規律,鄉村同樣有其自身發展規律,民房建在什么地方,排列方式以及形成的村落形態,是由天時地利人和等綜合因素構成的,不是任意規劃而成。我們看傳統村落的精致與布局,總是讓人感嘆。這些村落往往沒有設計師,是每戶老百姓在建設自己家園時,自覺遵守適應生產和方便生活兩個原則的結果。而今天的設計師難以設計出理想的鄉村,根本原因在于不了解鄉村特點。我們在鄉村研究過程中,總結出“鄉村價值論”(章愛先、朱啟臻:“基于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第12期),認為鄉村是由生產、生活、生態、社會、文化、教化等六大價值構成的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鄉村之所以衰敗或出問題,是由于構成鄉村有機體的要素缺失或要素間關系出現失衡。鄉村振興的過程就是修復鄉村結構,在更高層次上把鄉村價值充分發揮出來的過程。實踐證明,遵守鄉村價值原則,善于發現鄉村價值、尊重鄉村價值、放大鄉村價值,可以使貧困鄉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道路。以往很多鄉村建設項目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在于把本來不可分割的鄉村整體人為割裂開來。如為了發展現代農業而排斥和傷害農民利益;搞撤村并居而削弱農業生產和農民生計。事實上,鄉村建設只有建立在尊重鄉村規律基礎上才是有效的。
三、推動融合發展,構建新型城鄉關系
新時代“三農”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新型城鄉關系框架下進行。城鄉二元體制下城鄉分割,限制農民流動,是鄉村發展長期處于低水平狀態的主要原因。隨著對鄉村限制的減弱,又出現了另一個極端,如鼓勵單向城鎮化,限制城市要素向鄉村流動。如鼓勵鄉村居民進城打工,進城買房,城市居民卻不允許承包耕地,不允許在鄉村購買住宅。有些地區如果農民的戶口遷出,村里不允許他們重建或改造老宅子,甚至收回宅基地。這些政策加速了鄉村衰敗。鄉村振興只有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活力。鄉村振興要強調形成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更要強調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首先,要正確看待鄉村空殼化問題。隨著城鎮化發展,鄉村空殼化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村落人走屋空,門窗破敗、蒿草滿院,甚至房倒屋塌。這樣的景象使很多人對鄉村振興產生懷疑,甚至主張把鄉村一拆了之。實際上,正是空殼化現象孕育了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我們不是常說鄉村人多地少難以致富嗎?如今有人離開鄉村,離開了土地,為留在鄉村的人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讓留在鄉村的人獲得更多的資源,就有條件發展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鄉村走的人越多,留下的人獲得的資源越多,當每個留在村里的農民都獲得豐富的生產與生活資源,其收入趕上或超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時,鄉村的衰敗就會被遏制。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有為青年留在鄉村。因此,推動城鎮化發展,為鄉村勞動力流動提供轉移就業機會,才能為鄉村發展適度規模農業形成創造條件,為現代農業和現代鄉村建設提供新動能。
其次,要鼓勵現代農業和鄉村建設人才下鄉。人才下鄉不是到基層當公務員,也不是去事業單位謀公職,而是要到鄉村發展產業,帶領農民致富,建設美麗幸福家園。鄉村人才從哪里來,當然,把一些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民留在鄉村是促進鄉村發展最為有效的措施,但是僅僅靠本村農民遠遠不夠,不僅因為高素質農民數量少,也因為現代農業和現代鄉村建設需要的人才越來越綜合,農業科技、鄉村建筑、信息技術、公共服務、文化建設等人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不是傳統農民可以承擔的,也不是少數種田能手可以勝任的。需要制定開放的鄉村人才培育政策,鼓勵和吸引致力于鄉村建設的各類人才扎根鄉村,為鄉村建設作出貢獻。
以下四類人才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種田大戶的后代,他們最有條件成為現代農業經營者。首先,家庭有一定規模的承包地,可以獲得較高的收入;其次,子代可以從父輩那里獲得農業經驗和經營基礎;最后,在生產實踐中培養出了對農業和鄉村的深厚感情。有不少這樣的家庭,子女辭去城市工作回鄉接班務農。吸引這樣的人才接班需要穩定的農業產業支持政策,也需要長期不變的土地承包制度。
二是外出打工者返鄉做現代農民。部分進城務工者有鄉土情懷,有的在外學到了知識、積累了資本,有的掌握了現代管理知識和銷售渠道,他們熟悉家鄉的風土人情,回家或承包土地辦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或把文、旅、農結合起來發展融合農業。他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因此,特別需要精準支持和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減少或避免他們在創業過程中的挫折。
三是退伍軍人回鄉創業。從鄉村走出去的退伍軍人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經過部隊鍛煉,一般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具有現代意識和堅強的品質,很多人具有改變鄉村面貌的情懷和能力。他們回村擔任村干部,組建合作社、興辦實業,通過現代農業和現代鄉村建設的系統培訓,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帶動力量。
四是新鄉賢。傳統鄉紳文化維系了鄉村與時俱進,今天的新鄉賢同樣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從村里走出去的商人、企業家、教師、官員返鄉,回歸故里,把文化、資金、技術、理念和人脈帶回鄉村,懷著濃厚的鄉土情懷為鄉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他們或修橋補路,或建養老院,或興辦幼兒園和老年大學,或修家譜、寫村史,或組織文化活動,繁榮傳統文化。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為家鄉作貢獻而不與民爭利。一個鄉賢改變一個村面貌的事例不勝枚舉。尊重鄉賢、營造鄉賢返鄉作貢獻的社會文化環境,從制度上給愿意返鄉作貢獻的人留下一條返鄉的路,不僅可以遏制鄉村衰敗,也可以為鄉村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五大振興”,即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其中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有了人才,才能培育出現代農業經營者和現代鄉村建設者,進而使農民成為受羨慕的職業,把農業變成有吸引力的產業,把鄉村建設成幸福美麗的家園。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21年5月2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