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衡陽市委改革辦調研組:深化“村企聯建”助推鄉村振興

[ 作者:衡陽市委改革辦調研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12-03 錄入:易永喆 ]

石鼓區角山鎮位于衡陽市西北郊,轄6個行政村1個社區136個村(居)民小組,2.76萬人。近年來,該鎮引入村企深度共建“活水”,以企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反哺企業發展,打造2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2個省級貧困村成功摘帽,走出了一條產村聯動、村企互動、互利共贏的好路子。2020年,村集體經濟最高的村達29.2萬元,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8.6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約2.7萬元,先后榮獲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鎮等榮譽。

一、組織聯動,筑牢黨建引領主陣地

按照“發展關聯、人員親緣、屬地就便”的原則,推動村企聯建,解決基層黨組織能力參差不齊、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01 小支部結成大聯盟

由鎮黨委牽頭,充分考慮村與聯建企業之間的適度匹配和發展訴求,探索村企黨組織“一對多”“多對多”“多對一”的組團聯建模式,村企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積極參與,雙向互動、融合共建,實現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產業基地等薄弱領域全覆蓋。全鎮6村1社區分別與11家企業建立了聯建關系,共同制定活動方案,開展互上黨課、主題黨日、警示教育、集體過政治生日等聯建活動60余次。區紀委監委與旭東村及聯建企業三方聯動,建設“美麗鄉村·清廉香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開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動。

02 小平臺發揮大作用

推進村企互派任職,1名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責人經推選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主任,1名村支部書記選聘到企業任職,聯建村企黨組織互派聯絡員23名,構建了村企互動交流對話平臺。建立村企黨組織聯席會議、決策主動征詢意見、重大事務交流溝通等一系列制度,構建互促共建機制,累計落實村企糾紛調處、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等重大事項120余項。

03 小清單解決大問題

找準共贏聯結點,科學制定任務清單、需求清單,深入挖掘村企合作空間,激發疊加效應。將村企聯建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明確區農業農村、住建、城管執法、交通運輸、生態環境、婦聯等有關部門職責,落實要素保障;建立“周點評、月調度、季考核、年總結”工作機制,以真述見真績、真評促真干、真考求真效。

二、產業聯興,找準因地制宜主攻點

以企業為龍頭、產業為基礎、村級集體經濟為依托,探索多元合作方式,實現產業同質聯營、異業聯動、龍頭聯帶,培育全產業鏈條,逐步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01 培植一批“菜籃子”產業

優勢主導產業為聯結,深化龍頭企業與聯建村的產業合作,放大規模效應,推動村集體、村民個體雙增收。以建設“湘江源”蔬菜區域公共品牌為契機,引導三星村與樂富農業、尚蔬園等聯建聯營,發展設施蔬菜、特色蔬菜產品等近1800畝。40余戶農戶采取“分地種植+自主管理+產值分紅”的半承包模式參與經營,年收入可達15萬元。旭東村與香樟苑聯合成立果蔬種植、牛羊養殖等3家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形式,免費贈苗3萬余株,村民自主種養產值達240余萬元。

02 開發一批“金點子”項目

聯建村成立村級公司或提供土地、勞動力等要素,企業提供資金、技術、設備、管理等要素,共同開發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規模農業、生態旅游等現代農業項目,實現互惠雙贏。利民村注冊成立蓮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與聯建企業山水蓮花合作開發140余畝濕地公園,通過種植花卉苗木、配套休閑游項目等方式參與經營,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讓“金點子”落地生金。

03 盤活一批“老房子”資產

堅持以市場思維、集約思維推動閑置資產騰挪整合,提檔升級。利民村收購村民退養后豬舍近1000余平方米,與聯建企業協作農旅開發,實現村固定資產保值增值。和平村以舊村部門面入股參與聯建項目運作開發,每年可增收3萬元。村企雙方共有12個項目實現聯建,涉及規模種養、產銷合作、農旅融合等多個領域,投資金額達1000萬元。

04 實施一批“錢袋子”政策

區、鎮聯合制定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具體舉措,帶領村黨支部、企業、合作社共同參與村莊發展,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產業發展格局。區政府牽頭成立全市首家農旅投綜合開發公司,統籌整合農旅資源,推進旅游產業提質增效。先后以真金白銀鼓勵,出臺支持都市農業、土地流轉、蔬菜種植、農家樂等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措施,以獎代補700余萬元,惠及20余個特色農業基地以及企業、村集體、村民等。周邊村民積極加入企業產業鏈,依托聯建項目興辦家庭副業,將田間地頭的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農家樂月均營業額達3萬元以上。

三、資源聯營,打好共同富裕主動仗

指導村企充分運用各自優勢資源,取長補短、抱團發展,讓資源要素充分流動,實現集體增收、村民致富、企業發展“三方”共贏。

01 技術互享挖潛能

三星村、利民村與省、市蔬菜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設立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市蔬菜品種改良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創新平臺,建成“專家組+技術指導員+企業+科技示范戶+普通農戶”的農業科技推廣網絡,共邀請專家舉辦技術培訓20余場次,促進村企種植技術提升。全鎮共有“二品一標”綠色食品認證30余個,企業注冊商標品牌5個。其中,尚蔬園完成23項蔬菜種植技術研發試種,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基地,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香樟苑與古漢集團、君玲食品打通上下游食品深加工技術鏈條,實現村村、村企、企企技術資源共享,協作共贏。

02 人才互育添動能

建立互培、互聘、互動的人才共育制度,企業為村勞動力培訓搭建平臺,鎮、村黨組織邀請聯建企業人才當顧問,幫助提升集體資產運營效益。回引35名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角山鎮聯合區人社局、市餐飲協會就地培養50余名本土廚師,打造“廚師之鄉”,力求培訓1人、改變1家、帶富1村。香樟苑抽調黨員干部和技術骨干進村入戶開展創業輔導,蹲苗培育本土種養殖人才200余人。

03 市場互補釋產能

突出地理標識,聯村區域內8家龍頭企業共享“線上+線下”營銷平臺,聯手推出特產禮盒,聯合開展網絡直播,釋放農產品最大化經濟效益附加值,僅伴手禮盒節慶營銷額可達20余萬元。望夫湖公司運用“益農社”“魚大大”等電商平臺,帶領聯建村企拓寬水產養殖銷售渠道,年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樂富農業開設中心廚房,與周邊30余家校企建立合作關系,配送生鮮蔬菜及營養餐,年純收入100萬元以上。

四、治理聯抓,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引導村企共同加強鄉村“軟實力”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村風、民風、家風,打造共建共治四、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01 調動更廣泛的聯建力量

建立“8+X”志愿網絡服務體系,充分吸收學校教師、專業技術人才、村民等力量,在8支村企志愿服務隊基礎上,組建農業科技、醫療衛生等多支專業服務小分隊,參與人數2000余人次,志愿者活躍度在65%以上,社會反響良好。推動聯建企業走訪關懷困難學生、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通過設立獎學金、助學金,組建幫幫團等形式,先后實施“鄉村振興·共建美麗新角山”“小書包·大愛心”“孝心敬老”等志愿服務項目,累計投入逾60萬元。旭東村與聯建企業為村部衛生室招聘了1名鄉村醫生,由村免費提供醫療設備,企業負責薪資,筑牢農村醫療健康服務網底。

02 深化更貼心的聯建服務

全面推行“一門式”服務,將聯建企業黨員納入網格化管理,25項行政服務事項下放代辦,網格員成為流動的“便民服務站”。有機整合農村勞動力資源和企業資金優勢,不斷完善村企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共新建、拓寬、油化、亮化、綠化道路120余公里,全線拉通角山旅游環線。11家聯建企業采用協議合作、訂單收購等方式,與村民合作發展苗木種植、食品加工等產業,累計提供就業崗位800余個,村民人均年增收達4000元。村級黨組織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征地拆遷、土地流轉、招工用工等困難問題130余起,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03 營造更濃厚的聯建氛圍

聯建村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通過文化設施共享、文體隊伍聯建、文化活動聯歡等形式,聯合舉辦農民豐收節、春社民俗文化節、美食年貨節等活動近40場次,共同打造鄉風文明大舞臺。舉辦“道德講堂”,開展“美家美婦”“最美農家”等創評活動,形成鄉村文明新風尚。全鎮6個村累計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文明村等省級以上榮譽25項,40余人次受到省市表彰。2020年全鎮累計游客達20余萬人,實現年旅游綜合收入達1100萬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與決策》2021年第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偷窥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