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阜平將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探索發展都市農業;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持續壯大六大富民產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開展重點領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基本公共服務縣域統籌;改進鄉村治理,加大鄉村振興資金投入,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久久為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落實5年過渡期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穩定,全面落實防返貧監測預警及動態幫扶,精準確定監測對象,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用好“兩險一金一網”防貧體系,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切實防范化解各類返貧致貧風險。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在易地搬遷安置區同步推進水、電、路、氣、訊及垃圾、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和“適當留有余地”的原則,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搬遷社區社會治理,促進社區融入,鞏固搬遷成果。
持續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發揮職教優勢,積極開展就業培訓,通過線下線上招聘活動,拓寬就業渠道;培育創新創業主體,拓寬創新創業領域,支持群眾創新創業;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確實無法通過市場就業的脫貧勞動力就業,確保總體就業形勢穩定。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創新打造“六有”鄉村
聚焦產業發展,打造“有實力”的新鄉村。“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阜平將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一是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夯實農業現代化基礎,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優化食用菌菌棒加工廠建設,加快推進食用菌大棚更新提質,提升菌棒供應能力和整體質量;大力推進林果產業智能化、數字化、機械化,促進現代林果業高效率、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工廠化集約養殖等新型養殖設施,推動飼喂自動化、環境控制智能化等設施裝備應用。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以阜平縣大道村現代農業園區作為試點,做大做強一產,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進一步促進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二是打造農業特色高端精品,培育龍頭企業。圍繞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創建要求,進一步發揮食用菌核心園區引領帶動作用,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特色林果業,深入挖掘太行山區優勢,實施“畜牧富民工程”;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加快引進培植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專業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撐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集群。三是培育壯大文旅康養產業。依托中醫院優勢醫療資源和阜平優良的生態環境,建設京畿康養基地。推動建設康養、醫養、壽養服務平臺和產業布局。
聚焦鄉村建設,打造“有顏值”的新鄉村。一是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抓好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和黑臭水體整治,積極推進綠色生態村莊建設,實施村莊、庭院綠化工程,高標準推進村莊清潔行動。二是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成果,扎實推進路網建設改造提升;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持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增強農村供電保障能力,加強電力通訊設施建設,開展綠色智能微電網試點工作,全面提升鄉村光纖寬帶、電視網絡、移動通信保障水平,實現所有鄉鎮5G網絡覆蓋。三是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全面實施“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景”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挖掘傳承太行山區特點、田園特色元素,結合鄉村旅游要素,依托搬遷安置區和提升改造村資源優勢,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精品線、特色精品村以及一批“農業生態園”。
聚焦改善民生,打造“有保障”的新鄉村。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注重機構行政區域覆蓋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務覆蓋轉變。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多渠道加快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建設,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加強鄉村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提高鄉村教學質量。持續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快阜平“職教城”建設,全力推進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扎實做好醫療衛生工作。推動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將轄區內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整合,組建阜平縣醫療衛生集團,推動農村基層定點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全面提升群眾對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的獲得感。全面提升住房質量。持續深入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和農村住房安全“回頭看”工作,分步實施、有序引導尚未搬遷農村人口繼續向搬遷安置區聚集,實現農民就地城鎮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聚焦鄉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鄉村。一是以自治為基。積極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和專職工作者、志愿者隊伍,大力發展社區活動,持續探索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完善農村民主制度。二是以法治為本。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法治長廊等陣地,加強法治政策宣傳,提高村民法治素養。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等普法宣傳,引導村民自覺學法用法。三是以德治為先。加強鄉村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鄉賢模范示范引領作用,凝聚新鄉賢力量,強化道德教化作用,進一步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
聚焦激發活力,打造“有動力”的新鄉村。一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強“輸血”功能,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有效整合村集體、村民入股等資金,相關部門加強結對幫扶,指導扶持村集體進一步盤活資產、興辦農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項目。二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做好“回頭看”工作,加強動態管理,解決遺留問題,引導農村產權規范流轉和交易,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鄉村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打通宅基地退出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連接渠道,優先用于改善鄉村住房、優化鄉村面貌、發展鄉村產業。三是創新鄉村人才發展機制。堅持“外引內育”,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鼓勵優秀人才返鄉創業就業,加強與院士專家合作,利用職教優勢積極培養本土人才,加強技能技術實用人才培訓。堅持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出臺引進人才優惠政策,加大感情關懷、政治關懷,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聚焦黨建引領,打造“有精神”的新鄉村。持續夯實基層基礎,創建高標準全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聯系點。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以“二三三工程”(即“兩個感受到”:讓黨員感受到組織溫暖;讓群眾感受到黨建溫度;“三個走出去、三個領進來”:讓黨員走到群眾中去,走到產業中去,走到急難險重任務中去;把群眾領到黨建陣地中來,領到致富產業中來,領到黨組織中來)為抓手,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工作導向,推動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建立基層黨支部工作聯系點。
時代賦予阜平更光榮的使命,人民寄予阜平更美好的向往。阜平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轉化成為加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同心協力、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扎實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奮力繪就新時代鄉村美麗畫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河北省阜平縣委書記;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號新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