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湖南鄉村振興藍皮書 | 邵陽市隆回縣向家村鄉村產業調研報告

[ 作者:凌力群?陳文勝?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2-04 錄入:易永喆 ]

摘要:產業興旺是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是當前發展的基礎,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加快構建新的動力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向家村作為曾經的特困村,經過多年鄉村振興的實踐,建立起了政府為主導、村民集體為主體、社會力量為主力的產業發展動力機制,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多元融合特色之路,形成了農民、政府、社會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

關鍵詞:向家村 鄉村振興 鄉村產業 多元投入機制

一、向家村基本概況

向家村隸屬于隆回縣巖口鎮,面積6.9平方公里,距隆回縣城30公里。向家村曾是隆回的一個特困村,貧困發生率達22%,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8年多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向家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多元要素,構建起了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主力的有效銜接新機制,形成了“政府、農民、社會”多重力量協同推進鄉村振興的合力。向家村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農業的轉型升級、農村的持續發展和農民的全面進步,并于2016年底提前脫貧,成為隆回第一個整體脫貧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2021年的1.8萬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63萬元。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鄉村旅游重點村”“休閑農業集聚發展示范村”等榮譽。向家村的典型事跡先后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等主流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宣傳推介,向家村鄉村振興的實踐,讓曾經貧苦的村莊實現了最美麗“蝶變”,繪就了鄉村振興的新畫。

二、開創新局面:向家村產業發展多元投入的主要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工程,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向家村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進程中,以農旅融合為主要抓手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構建起了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和社會主力的多元投入機制,形成了農民、政府、社會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

(一)農民生活呈現新氣象:收入渠道增加,精神風貌提升

在鄉村在振興發展過程中,不論是農村宜居宜業,還是農業高質高效,其實都緊緊圍繞農民這一主體的富裕富足,向家村的發展無疑極大地增進了民生福祉。一是農民收入增加。經過多年鄉村振興的實踐,向家村打造了集旅游產業、種養產業、現代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發展區,并通過整合農業、旅游業、種養殖業的生產生態功能,推動各項產業的的交叉融合,高品質打造了“農業+旅游+產業”發展模式。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農民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到銷售,再到提供餐飲農家樂,都能獲得可觀的收益,一些不便于外出就業的村民在本村解決了就業問題,實現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據統計,向家村先后發展了23 戶種養專業戶,開發了12個旅游項目,解決了14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不足2000院提高到2021年的1.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萬元。二是農民精神風貌提升。向家村的發展不僅使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無形之中也助推了農民精神富裕。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大批就業崗位,農民通過崗位技能培訓和實踐鍛煉,不僅增長了知識和本領,眼界也得到了拓寬,實現從“傳統農民”到“新型職業農民”的跨越。歸與書院、村史館、文化長廊等文化旅游景點的開發,生動展示了古今名人優良的家風家教故事,以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當地村民認識到了歷史文化的價值,在所見所聞所感中弘揚了向好向善的正能量。向家村通過打造系列文化旅游景點,為村民創建了的一個欣欣向榮精神家園。

(二)政府工作譜出新篇章: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經濟穩步發展

政府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力量,以推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及保障當地居民增收致富為主要利益追求。向家村的發展深刻貫徹落實了地方政府以人民為中心、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發展要求。一是拓展了民生福祉。鄉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向家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發展,向家村6.8公里的環村大道已全部拓寬成6米寬的油砂路,新修環山觀光游步道3公里、通組公路10.6公里,新修高標準水渠8公里,鋪設污水管道8000多米。實現了水、電、路“三通”,文教、文娛、文體“三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民生福祉達到了新水平。二是發展了社會經濟。向家村不僅以自身發展優勢吸引了眾多本地游客,成為隆回縣最具人氣的旅游景點,還通過舉辦各種大型活動,如全國“魏源杯”演講比賽、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游節、新時代文明實踐和鄉村振興高端論壇、23家海外華文媒體“追夢中華·幸福湖南”調研活動等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關聯帶動了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拉動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

(三)社會發展繪就新畫卷:要素合理流動,打造城鄉雙贏局面

隨著工業化、科技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迅速,人們的收入顯著上升,居民消費結構逐漸升級。向家村結合本地的自然風光和地理環境,將產業振興與生態振興相結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傳統農業、現代農業三大產業,打造了集游樂、觀光、采摘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村落,滿足了廣大城市人民的多元化旅游需求。并通過“大農業”和“大旅游”的有效結合,加快了城鄉經濟一體化和一二三產業的聯動發展。不僅擴大了城市居民在農村的消費,滿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加快了城市的信息、資本和技術資源向農村的流動,切實改善了城鄉要素流動、居民收入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問題。打造了城市和農村的雙贏局面,有利于破除城鄉二元壁壘,實現城市和鄉村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等方面的相互融合,推進城鄉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拉緊城鄉融合發展的共同紐帶。

三、激活新動力:向家村產業發展的多元投入機制研究

脫貧攻堅任務完成以后,我國進入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階段。無論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的需要,還是轉變農村發展動能的要求,都必須構建新的產業發展動力機制。向家村經過多年鄉村振興實踐,構建起了政府為主導、農民為主體、社會力為主力的鄉村振興戰略機制,通過發揮三者的協同作用,全面激活了政策、主體、社會力量等要素,為推進向家村的鄉村振興工作激活了新的動力。

(一)以政府為主導的政策引領推進機制

政府是鄉村振興治理協調的主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從政府角度看,鄉村振興的外在推力體現在完善農村制度政策保障、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因此,政府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需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做好優化頂層設計、推進政策創新的工作。隆回縣立足縣情,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工作新模式,著力打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工作藍圖,為向家村的鄉村振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首先,健全體制機制,強化頂層設計。隆回縣立足縣情,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健全各項體制機制,為全面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蓄力、蓄能、蓄勢。一是實施產業鏈長制。推進農業三個“百千萬”工程、實施“六大強農”行動,推進產業鏈鏈長制,實行“一名鏈長、一個工作專班、一個產業規劃、一個年度計劃、一套政策措施”工作機制,并印發了《隆回縣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二是實施特色產業發展戰略。按照“一縣一特、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基本思路,依托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特色產業發展戰略,并投入3.33億元發展特色產業。三是創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一二三四”法,通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實現農民增收。隆回縣通過出臺多項政策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其次,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強化產業振興的資金保障。政府財政在鄉村產業振興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干預和支持作用,為穩定脫貧的成效,隆回縣不斷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發展產業和拓展民生需求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主要突出在四個方面。一是從涉農整合資金中專項安排5.2億元支持扶貧產業項目;二是縣本級財政從2015年開始,每年安排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以上;三是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資金3.6億元,縣財政金額貼息,支持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四是爭取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湖南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項目、資本市場縣域工程試點縣、“三個百千萬”工程等產業支持資金1.6億元,以支持龍頭企業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延伸產業鏈條。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財政政策的支撐和保障作用。隆回縣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地推動落實各項財政政策,不斷提高財政政策的治理效能和基礎保障作用,為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

最后,打造專業人才隊伍,激活農村示范“引擎”。人力資本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隆回縣為打造一支鄉村振興的強大工作隊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出臺“魏源人才行動計劃”及四項配套措施,組建隆回縣人才發展服務中心。制定《“智匯瀟湘(隆回)·高校共行”校地合作工作方案》,明確9個板塊22條具體任務清單,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年。為隆回縣引進專業人才、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保障。二是設立“五大振興”和“七大專項行動”工作專班,明確從縣委書記到幫扶責任人自上而下九個層面的工作職責,配齊鄉村工作班子和干部班子的振興力量。三是派駐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隊,實現有脫貧人口的村派駐工作隊、第一書記和結對聯系幫扶全覆蓋。四是與湖南大學、縣委黨校、歸與書院、華興公司聯合打造特色培訓實踐基地,創辦縣級鄉村振興學校,致力培養鄉村振興專業人才。隆回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人才行動計劃,在人才引進、培養和管理上下功夫,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以村民利益共同體為主體的內生動力機制

農民是農村經濟發展、社會治理文化傳承的主體,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農民是實踐主體,也是動力來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尊重廣大農民意愿,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家村通過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在村民之間構建起了利益聯合機制,以利益共同體的構建激發了村民參與集體事務的熱情和主動性,在建設村莊的同時促進了農民的共同富裕。

向家村山多地少、土地貧瘠,曾經是典型的特困村和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2021年9月,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意見》,隆回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上級政府號召,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發力點,實行“一二三四”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積極整合資源要素,以成立村級建筑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為突破口,探索出一條發展壯大農級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在政府的指導和湖南華興實業有限公司的幫扶下,向家村于2021年12月成立村級建筑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全面盤活資產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通過土地流轉模式,建成了彩虹滑道、農家樂、兒童游樂場、卡丁車、5D戰車等十余個旅游景點,可獲得租賃收入55萬元,新建月亮湖、阿里山、鳳凰臺3個項目,預計可獲得租賃收入25萬元,通過土地入股的模式,建成向家村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園,實現經濟收入117.8萬元。

通過發展集體經濟,向家村把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盤活和利用了起來,實現了集體經濟的大幅增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享受到村集體經濟發展紅利之后,村民之間的利益聯合體逐步構建起來,參與村莊治理和建設的積極性逐漸提高,最終實現村民主體力量的最大化。

(三)以社會力量為主力的資源配置機制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發布,指出要發揮財政投入引領作用,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撬動金融資本、社會力量參與,重點支持鄉村產業發展。社會力量參與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機制,向家村鄉村振興的路程同樣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提出了“精準扶貧”的號召,從而打響了脫貧攻堅戰。2015年10月17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正式發起“萬企幫萬村”行動,湖南省華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將向家村作為華興公司的對口幫扶對象,以多種方式助力向家村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一是資金幫扶。為支持向家村的鄉村振興工作,華興公司已陸續投入1.5億資金,涵蓋設計旅游開發,扶持種養專業戶等多項鄉村振興工程,為向家村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二是人力幫扶。為提高向家村景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華興公司派出專業團隊和人員來協助向家村的各類旅游項目的經營管理,并幫助進一步擴大集體經濟,為向家村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三是就業幫扶。通過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村民到華興公司或者景區就業,不僅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也讓村民能夠實現“家門口”就業。八年來的鄉村振興實踐,在華興公司的大力幫扶下,向家村探索總結出了一套“鄉賢任村官、企業做后盾、村企同攜手、全力保脫貧”的“華興模式”,得到了省市及國務院扶貧辦的充分肯定,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村企攜手、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

四、鎖定新目標:向家村產業振興的發展方向

2020年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向家村要進一步做好鄉村振興工作,必須提高產業發展質量,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效的可持續性,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并在結合自身優勢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尋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一)提升發展質量,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新時期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在新的歷史階段,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要以打造特色品牌實現差異化發展、利用數字經濟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作為著力點,激發產業發展的動力活力。

1.深挖特色底蘊,打造“地標”產品

地域品牌是提升市場價值的重要抓手,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航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地區都有著其不同的地域特色,這些特色使得每個鄉村都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充分挖掘這些地域資源的能夠有效避免鄉村開發建設中千篇一律、粗制濫造等問題。因此,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整合地域、文化、產業等各種鄉村資源的差異性特征,以突出特色為核心實施差異化戰略,打造特色“地標”產品。著力提升品質品牌品味,以差異化、特色化取勝。

2.利用數字經濟,發展現代產業

農業現代化主要是農業作為特定產業的現代化,其核心在于生產方式的轉化,關鍵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來改善農業物質生產條件,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平。調研發現,向家村農業產業雖然得到了比較好發展,但產業發展依然存在產業鏈條不長、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成為推動向家村產業結構變遷的重要契機。數字鄉村的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數字經濟與鄉村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發揮二者的多樣化功能推動鄉村發展,不斷提升產業的投入和產出效率以及發展效益。要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提高生產能力和優化生產經營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如在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農業產銷模式,在依靠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用和當地旅游帶動農產品銷量的同時,推動農村電商、直播電商等現代科技帶動向家村農產品的銷售,帶動農產品品牌宣傳,促進農業的品牌化發展。并通過技術滲透、產品交叉等建立多產融合機制,打破地域壁壘,實現生產要素的擴散,讓城鄉共享數字化發展紅利。

(二)“外引內培”,匯聚人才力量

鄉村五大振興,哪個振興也離不開人,推動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離不開人這一主體性因素。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強調:“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吸引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鄉村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要堅持“外引”和“內培”齊發力,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匯聚人才力量。

1.夯實鄉村基礎,吸引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在長期的城鄉二元分割局面下,完善的城市功能使得在進城務工人口對農村的制度建設、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鄉風文明、基礎設施建設等抱有更高的要求。鄉村產業的發展潛力、基礎設施水平和相關政策決定了在外務工農民是否愿意回鄉創業或者愿意長久地在農村就業。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吸引在外人員返鄉創業最關鍵的在于重視人才需求,充實發揮農業從業人員主體性作用的條件和權力,當地政府也要對村落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技術支持,制定更為靈活的金融信貸政策,使返鄉群體能夠擁有更加自由便捷的創業空間和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

2.孵化本土人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針對農村缺少適用人才的問題,要善于自身挖潛,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在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產業升級日趨加快,新業態和新生產的發展對農業從業者在素養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在人才振興問題上,一方面要盯著外面的世界,吸引高素質人才返鄉,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從腳上的土地挖掘和培育本土農民。要加強對本土農民的現代教育,提升農民的素質與技能,從自身挖潛。培訓課程要注重針對性,為農民提供與其需求相適應的技術培訓,解決農民在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并加強對農民的職業培訓,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三)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

新發展階段要求要達到更高階段的城鄉融合,最關鍵的就是破除資源要素單向流向城市的城鄉二元結構,使城市和鄉村資源雙向流動,把城市的輻射力帶入鄉村。這就要求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并形成新的發展格局。

1.面向市場需求,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針對當前居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農業產業應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城鄉區域比較優勢,立足于農村資源稟賦發展特有產業經濟。“走質量興農之路,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動普通農村產業向精品產業轉型,建立標準化、特色化的的產業基地,并進行質量認證,以滿足城市居民日趨綠色、高端、個性的消費需求,進而吸收資金、市場、技術等城市資源向農村流動,逐漸夯實農村產業的發展基礎,進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

2.培育多元產業,吸引工商資本下鄉

隨著城市生產經營成本的不斷提高,產業在城鄉間重新分布使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在依據資源稟賦打造優質化與特色化的產業之外,還需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培育具有吸引力的產業項目。同時要注重經濟方面的合理性,以維護農民利益為前提,選擇能夠輻射帶動農村傳統產業發展、拓寬農民受益面、能夠協助農民學習掌握產業經營知識的工商資本下鄉,為后期農村居民長期可持續性的經營創造基礎。如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農村康養產業、現代種養業、農產品流通業等,逐漸在城鄉區域之間形成優勢互補、資源要素合理流動的發展格局,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參考文獻

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

習近平:《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農村工作通訊》2019年第12期。

高強、曾恒源、殷婧鈺:《新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機制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

陳文勝: 《破解南方難題是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年第3期。

陳文勝:《為鄉村振興提供內在動力》,《人民日報》,2019年5月13日第9版。

陳文勝:《論鄉村振興與產業扶貧》,《農村經濟》2019年第9期。

楊春柏:《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制約研究》,《農業經濟》2022年第1期。

隋筱童:《馬克思恩格斯城鄉關系理論研究及其新時代啟示》,《蘭州學刊》2020年第10期。

640.png

【作者簡介:凌力群,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鄉村治理。陳文勝,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城鄉關系、鄉村治理。來源:《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3)》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青草 | 一区二区粉嫩高清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