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羅必良:論農業新質生產力

[ 作者:羅必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5-21 錄入:王惠敏 ]

摘要:新質生產力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強國目標的重要突破口和核心著力點。就理論層面而言,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要素特征主要涵括新型勞動力、新型勞動工具和新型勞動對象三個方面;從基本國情來說,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目標在于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生產領域的大幅拓展、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生產韌性的大幅增強和生產收益的大幅增加;從本質規定來說,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重點應聚焦于推動顛覆性農業技術創新、推動農業要素創新性配置、推動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并著力實施六大行動計劃。促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應深化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理論研究,完善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加強高水平農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強化農業科技知識產權保護。

關鍵詞:農業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農業科技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發展新質生產力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核心著力點。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大國小農”向“大國強農”的歷史性跨越,迫切需要加快發展以高質量為目標、以創新引領為導向、以科技賦能為內核的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一、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界定與基本特征

新質生產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表現形式,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標志。其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主流經濟學的生產力理論普遍聚焦于經濟增長,即通過生產力進步來實現總產出和人均實際產出的持續增長。其理論演進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第一階段是強調要素構成與結構性增長。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薩伊、柯布·道格拉斯等經濟學家強調了土地、資本、勞動力、制度等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傳統生產力理論主張通過市場機制調整要素比例以實現要素的優化配置,從而提升傳統要素供給效率,繼而實現農業經濟增長。第二階段是引進現代生產要素與內生性經濟增長。不同于第一階段的生產要素優化與配置理論,羅默、舒爾茨和盧卡斯等經濟學家強調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等在現代經濟增長中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提高勞動力質量和引進現代生產要素(雜交種子、智能機械裝備等)實現內生性增長。第三階段是基要性變革與包容性增長。在以工業為中心發展戰略的影響下,農業長期為工業生產提供勞動力、土地、資金和生產原料,片面強調農業的被動貢獻,忽略了其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以張培剛等為代表的新發展經濟學家,通過基要性變革理論糾正了不顧及甚至犧牲農業的觀念,強調農業和工業不同生產函數間的聯系性與技術變化,倡導實現工業和農業共同進步的包容性增長。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更是社會進步與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從傳統生產力到新質生產力,集中反映了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生產力的理論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不可否認的是,基于要素優化配置、現代生產要素引進和基要性變革下的傳統生產理論,在很長時期里引領和促進了農業經濟增長。然而,當今社會發展的目標函數已經由謀求經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由傳統生產力理論驅動的農業經濟增長模式正在遭遇發展瓶頸與不可持續問題。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第四次產業技術革命,由技術革命性突破、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影響和改變農業經濟發展,這要求農業生產力為適應農業生產關系調整而產生新的躍遷。

馬克思將生產力定義為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生產要素的構成往往指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勞動者的體力與腦力同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相結合成為生產力實現的基礎。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在于,以農業科技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主線,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提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和資本等農業要素優化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產率,旨在促進農業生產力發展由量變到質變,加快推進農業深度轉型升級,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其基本特征是:以高素質勞動力為主體特征、以顛覆性創新為技術特征、以多要素滲透融合為配置特征、以農業邊界突破與產業鏈條延伸為結構特征、以數智化和綠色化轉型為形態特征。遵循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要素特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新型勞動力。勞動力始終是農業生產函數中的關鍵投入要素。然而,在不同生產力發展條件下,對勞動力的要求存在差異。傳統生產力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疊加和經驗積累實現產出增長。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與之相匹配的農業勞動力基本特點為熟悉掌握農業生產規律、能夠使用基本生產工具等,對于知識、素質和技能沒有過高要求。不同于傳統勞動力,新型勞動者是新質生產力中最活躍、最能動的主體,能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素質和高技能要求。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勞動力主要表現為能夠持續創造和熟練操作新型勞動工具、拓展和開發新型勞動對象、使用和維護新型基礎設施的新型勞動者。在農業領域,勞動力要素實現躍升表現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農業勞動者發展成為農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同時高度智能的農業機械和仿真機器人部分替代傳統農業勞動者,實現智能機器人與高素質勞動力協調發展和優勢互補。

二是新型勞動工具。勞動工具是勞動力進行農業生產的條件。傳統勞動工具的效用在于實現人力替代和勞動強度減輕,以實現生產的價值增值效果。主要表現為傳統農具(鋤頭、鐮刀、石磨等)、畜力(牛、驢、馬等)、農業機械(拖拉機、旋耕機、收割機等)等,尤其是通過機器創造出更多剩余價值。而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勞動工具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并盡可能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機器人、物聯網、自動化裝備等新型勞動工具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智能化的農業機械裝備能夠實現自然人體力與腦力的解放,例如智能作物監控、無人機耕作、智能牲畜監測、自主農業機械、智能設施農業與設備管理等,已經逐步成為重要的生產方式;系統認知分析、精準動態感知、數據科學、基因編輯、微生物組等前沿科技,將成為勞動工具革命的突破性方向。

三是新型勞動對象。勞動對象是指勞動過程中人們所加工、改造或服務的對象。在傳統農業生產中,勞動對象主要是以物質形態存在的未經加工的自然物以及加工過的原材料,包括土地、種子、農作物、農具、農畜等。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勞動對象則是在前者基礎上增加了伴隨科技進步新發現的自然物、注入更多技術要素的原材料及數據等非物質形態的對象。一方面,大數據的收集處理與智能化利用,將催生新型勞動對象,并拓展農業的深度。另一方面,科技進步將突破土地等自然資源的有限性約束,豐富食物來源與功能服務,拓展農事活動的空間廣域和技術邊界。此外,由合成生物學、干細胞育種等顛覆性技術所推動的細胞工廠、人造食品等,將拓展農業發展的新業態;個性化營養與健康衍生的食品定制、疾病預防與藥食集成等,將催生農業發展的新領域;由基因工程、智能裝備改良農業自然屬性,以全鏈條協同創新推動農業生產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將重構農業發展的新動能。

二、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目標定位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一方面,有限的耕地稟賦與數量龐大的農民基數決定了我國人地矛盾較為尖銳,“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小規模、細碎化、分散化和低效率的農業經營格局長期制約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規模決定了我國農業生產必須強調產出效率性和供給穩定性,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我國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要重視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以期實現“大國小農”向“大國強農”的跨越式發展。中國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目標定位可歸納為五個維度。

(一)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頭等大事,供給保障能力強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首要目標[12]。在此戰略定位下,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著力促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保障重要農產品的穩定供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優化傳統生產要素配置、引進現代生產要素基本實現了谷物有效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目標。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30477萬噸增至2022年的68652.80萬噸,人均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318.70千克增至2022年的486.10千克。然而,單純依靠優化既有要素配置難以實現農業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并且對耕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對化肥和農藥等的過量使用已威脅到生態環境,削弱糧食可持續生產能力。2024 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面對國際貿易動蕩、自然災害頻發、食物消費需求變動等內外部因素的沖擊,提高糧食單產必須依靠新技術要素投入所帶來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由此,我國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首要目標在于提升生產能力,通過培育新型勞動力、更新勞動工具和拓展勞動對象,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穩定供給。

(二)生產領域的大幅拓展

傳統食物供給主要依托于耕地進行生產:一是基于植物馴化發展起來的種植業,為人類提供糧食和果蔬等產品;二是基于動物馴化發展起來的養殖業,為人類提供肉、蛋、奶等產品。隨著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食物消費需求趨于多樣化、營養化和綠色化,需要多渠道、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然而,受制于水土要素稟賦約束,種養殖業可供調控的空間有限。我國以家庭小農經營為主,耕地細碎化和經營分散化格局進一步限制了種養殖業規模化發展潛力。同時,也應該認識到,我國資源稟賦的異質性也決定了農業發展模式的多樣化,立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國土范圍,可以充分發揮不同地區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新質生產力不僅能夠有效突破耕地、氣候等自然資源的稟賦約束,還能發揮既有要素的最優效用。借助農業新質生產力,可引導生產領域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統籌農業生產布局由陸域向海域拓展,由平原向山地延伸,提升農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依托動植物育種、農業生物藥物與生物肥料、農業生物質工程、智能農業技術等農業顛覆性技術創新,可向水域發展現代漁業、向山地發展立體農業、向沙漠發展綠色農業、向植物工廠發展智慧農業等,推動農業朝綠色低碳、持續高效、智慧智能方向發展。由此,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立足于拓展農業生產領域的定位,利用新技術開發廣袤國土資源,為生產豐富多樣的農產品、保障糧食安全挖掘發展潛力。

(三)生產效率的大幅提高

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養活十四億人口,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現代要素改造傳統農業外,還必須在要素約束下著力提高生產效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林牧漁總產值由1978 年的1 397億元增至2022 年的156 065.94 億元,增長了近110 倍①。總結過往成就,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因為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然而,受制于小農為主的經營格局,并隨著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城鄉結構變遷和耕地質量下降等現實問題的加劇,勞動力和土地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低于化肥和農機等現代要素的投入,從而使得提升技術進步的貢獻率變得日趨重要。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勞均農林牧漁增加值為5 609 美元,僅為美國的5.6%、日本的31.6%和歐盟的22%。為此,2024 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著力提高土地生產率。“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超過60%,科技創新日漸成為農業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驅動力。科技興農、技術惠農已然成為革新農業生產方式、引領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基本發展理念,從能源農業、生物農業、綠色農業再到智慧農業,每一次科技進步都直接導致了農業生產力的極大躍升和農業經濟的重大轉型。新品種、新型農業機械、新型土壤改良劑、新型肥料、新農(獸)藥、新型農藝技術等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以及新型農業生產模式的推廣應用,日漸成為改善農業生產效率的核心。因此,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立足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通過技術創新著力促進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進一步激發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潛力。

(四)生產韌性的大幅增強

農業是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基本盤,在危機動蕩和不確定環境中尤其考驗一個國家的農業韌性。面對資源稟賦約束和食物消費需求的矛盾,我國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農業貿易格局。然而,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等風險沖擊著國際農產品貿易穩定,迫切需要增強農業面對內外部風險的生產韌性。一是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大國間政治博弈大多將農業作為經濟談判的重要籌碼,區域戰爭、地緣沖突和貿易摩擦等加劇了全球糧食價格波動和供給壓力。二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為優先支持本國農業發展,實行邊境保護政策、黃箱政策和綠箱政策等,并施加關稅壓制和貿易壁壘,阻礙了農產品的正常流通。三是嚴重自然災害事件頻發。農業生產高度依賴自然資源與環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增多等使得農業的脆弱性和易損性增強,嚴重威脅糧食生產。四是突發公共事件。新冠疫情讓各國重新審視農業的重要性,病毒傳播帶來的貿易封鎖和供應萎縮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糧食供求緊張關系。農業韌性強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利用好國際國內市場必須首先保障國內農業生產韌性,以強有力的供給韌性、產業韌性和市場韌性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因此,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必須以提高生產韌性為內在要求、以更多綠色高效要素確保資源環境的綠色可持續、以智能科技應對氣候和災害沖擊、以先進種業科技應對生物安全風險。

(五)生產收益的大幅增加

馬克思認為,共同富裕意味著發達的生產力,沒有生產力的發達就無法實現社會富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農民作為社會低收入群體,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薄弱環節。2021 年全國人口中月收入不足500 元的有90%生活在農村,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人口中有80%以上生活在農村。“十三五”時期,我國舉全國之力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整體貧困。不可忽視的是,盡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斷提高,但城鄉居民以及農村居民間相對收入差距仍較大。與此同時,需要認識到,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推進,農民收入渠道由農業經營性收入向工資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拓展。在農業生產成本上漲和比較收益下降的現實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應該由提高農業種養收益向拓展增收渠道轉移,多措并舉增加農民收入來源。事實上,農業同樣是具有多功能屬性的產業,除基本的經濟功能外,還擁有生態功能、康養功能、人文功能和社會功能等,發揮農業的多功能價值為農民收入增長提供了新思路。新質生產力利用新技術、創新新模式、發展新業態,有助于深度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由此,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以提高生產效益為核心,不斷挖掘農業多元功能價值,通過技術賦能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助力共同富裕。

三、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障礙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一直保持著持續的穩定增長,農業總產值已經占到全球的22.5%,位列世界第一。但對標新質生產力和現代農業強國的本質要求,我國農業在資源稟賦、生產水平、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第一,資源稟賦不足。在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背景下,我國農業發展資源稟賦有限、人均占有量不足,耕地數量減少且質量退化、水資源短缺和高強度施用農業化學品等問題,正在侵蝕農業生產系統的韌性。就耕地資源稟賦而言,2021年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公報顯示,我國耕地總面積為19.18 億畝,比第二輪調查時的20.31億畝減少了1.13 億畝。雖然我國總耕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4畝。就水資源稟賦而言,我國水土資源呈現時空分布不均的先天劣勢,并且農業灌溉水供給還受到城市用水擠占、地下水日益枯竭和水質污染等多重威脅。此外,長期高強度化學品的施用進一步加劇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威脅著農業生態安全和食品供給安全。2022 年我國化肥施用強度高達298.79 公斤/公頃,顯著高于國際公認的225公斤/公頃的環境安全上限。優質的資源稟賦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我國由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必須由傳統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向集約化、高質量、綠色化和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變。

第二,生產水平較低。在生產效率方面,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處于較低水平,突出表現為農業就業規模龐大但農業產值貢獻率較低。2021 年我國農業就業人數占就業總人數的比重為24%,加拿大、美國等農業強國僅為1%~3%。我國約以24%的農業勞動力產出總GDP 的6%,而美國以1.4%的農業勞動力產出總GDP的5%。在產出水平方面,我國初級農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偏低。2021 年我國人均糧食、棉花、油料、豬牛羊肉、水產品產量分別為483公斤、4.1公斤、25.6公斤、46.1公斤、47.4公斤。雖然較改革開放初已有大幅增長,但人均糧食產量明顯低于美國的1747公斤、俄羅斯的926 公斤、巴西的565公斤。作為世界農產品消費大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與人均占有量是保障我國初級農產品安全的關鍵所在。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和農產品消費大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首要目標,必須將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作為農業強國發展的重要抓手。

第三,創新能力偏弱。其一,育成品種多而不優,核心技術欠缺。盡管我國三大谷物目前的現代品種采用率均超過96%,但關鍵核心種源易出現“卡脖子”問題,高附加值優質種源進口依賴度高。其二,我國農業機械裝備起步早,但高端智能化裝備較為缺乏。國內農機主要以中低端為主,僅能滿足連片化糧食生產大規模作業,可供全作物、全過程生產的高端機械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其三,數字化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不足。我國在農業物聯網、大數據、智慧農業等方面尚處于探索階段,而發達國家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數字化產業體系。特別是前沿性科學技術發展滯后,缺乏重大原創性成果與創新支撐。其四,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有待提高。雖然2022 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62.4%,但與發達國家80%左右的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有研究顯示,我國農業科技中國際領跑型技術僅占10%,并跑型技術占39%,跟跑型技術占51%。同時,我國高水平農業科學家比例是0.049‰,美國是0.738‰,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仍然較為缺乏。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必須以產業急需為導向,聚焦核心種源、先進農機、智慧農業等關鍵技術,為農業強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第四,體制機制缺位。農業科技創新布局與計劃體系不完善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堵點之一。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布局以原有國家“973”、“863”、支撐計劃、星火計劃、地方專項、行業專項等目標型計劃體系為基礎,而后又歷經多次改革,最終在國家層面統一整合為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為統領的基本格局。這一布局的主要弊端在于:一是混淆了基礎前沿創新、核心技術創新、技術應用轉化等不同創新活動的差異化特征和資源配置需求;二是“一個計劃管所有”,導致一些項目存在邊界不清、任務重復、內容龐雜、人員浪費、管理繁雜等諸多問題,難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需要。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調動促進科技創新的組織力量、自主性與廣泛參與的積極性。

總之,我國農業仍然存在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等突出問題,要使我國進入全球農業強國第一方陣,依靠傳統、常規生產力水平的提升遠遠不夠。必須突破資源稟賦約束,走農業綠色高效發展之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穩定農產品安全供給,推動科技創新服務產業發展,以新質生產力服務農業強國建設目標。

四、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重點

如前所述,新質生產力在本質上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因而我國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重點在于四個方面。

(一)推進顛覆性農業技術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就農業領域而言,促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必須推進顛覆性農業技術創新。縱觀世界農業發展史,19 世紀90 年代的農業“機械革命”、20世紀初的農業“化學革命”、20世紀前半葉的“雜交育種革命”、20 世紀下半葉的第一次綠色革命,以及21世紀以來的“基因革命”,每一次顛覆性技術創新都驅動了農業生產力的大幅提升。未來農業發展呈現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等趨勢,必須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通過顛覆性技術創新縮小同發達國家間的差距。未來發展重點主要有:一是動植物育種技術。新質生產力通過賦能動物基因組測序、家畜胚胎基因編輯育種、干細胞育種等,突破動植物種業的國際封鎖,實現種業振興。二是農業生物藥物與生物肥料技術。新質生產力通過融合生命科學、材料學、醫學等多學科技術,研發出環境友好型和綠色低碳的藥物及肥料,實現對化學品的替代。例如,利用合成生物學制備病蟲害防治藥物、利用新材料研發高效藥物傳遞系統、利用作物微生物組學和合成菌群學構建生態穩定的多菌種復合微生物材料等。三是開展農業生物質工程。新質生產力通過顛覆性的生物技術革新,將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發出生物質燃料、生物質能源等新產品,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業資源利用度。四是智慧農業技術。信息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將引領農業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新質生產力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典型技術運用于農業生產,能夠幫助農業經營主體科學決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規避農業風險、提升農業競爭力。

(二)推進農業要素創新性配置

如前所述,傳統經濟學強調通過優化要素配置以實現生產力進步,進而通過提高產出推動農業經濟增長。事實上,由傳統生產要素驅動的農業生產力增長日趨乏力,主要表現為要素的貢獻率逐步下降、要素錯配程度不斷加深等[24]。當今社會發展的目標函數已經由謀求經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因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匹配高素質勞動力、新型勞動工具和豐富的勞動對象,不斷推進農業要素的創新型配置。一是培育高素質勞動力。通過組織農民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村創新創業等方式提高農業勞動力素養,使其掌握現代農業發展必備的知識和技能,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力資本支持。二是更新勞動工具。結合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更新老舊農業機械,將機器人、物聯網、自動化裝備等先進技術運用于農業,通過技術替代減輕勞動強度、突破時空約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三是拓展勞動對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須通過先進技術拓展農業生產領域,突破水土要素稟賦約束,拓展農業的生產邊界和功能邊界,將勞動對象由土地向水域、草地、沙漠等國土空間拓展,向細胞工廠、植物工廠、基因工程等領域延伸。四是為要素流動和配置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土地規模、耕地質量等都有一定要求,為此應該鼓勵通過農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積極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耕地稟賦。同時,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促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依托服務外包將更多先進生產要素運用于農業。

(三)推進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但載體仍然在產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新質生產力通過將新技術要素引入農業,有助于培育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農業產業體系、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增強農業產業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依靠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的重點在于:一是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我國農業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必須充分因地制宜匹配新質生產力與特色產業發展方向。將新質生產力用于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做到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二是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價值。農業品牌化是衡量農業產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要立足鄉土特色,通過新質生產力打造“一縣一特”“一村一品”等地方特色品牌,利用新技術賦能優質農產品價值提升。三是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增長新動能。通過整合從技術研發、推廣、運用到產品落地的產業發展鏈條,發展一批高科技農業產業,將更多前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能夠引領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產品。四是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完善農產品加工、保險儲藏、運輸銷售等,打通從農產品種植、加工到銷售的產業鏈條,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實現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

(四)著力實施六大行動計劃

農業科技創新的產業布局,應當面向現實約束和未來需求,著力實施六大行動計劃。

第一,面向全球未來農業產業高地,實施“未來農業科技行動計劃”。形成科技優勢,引領未來前沿,搶占產業高地,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方向。重點在于:一是圍繞糧油、園藝、畜禽和林業等大宗特色農產品,在種質創新、新品種選育、高效繁育等關鍵環節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選育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具有良好國土、生態與環境適宜性的優良種質資源和新品種。二是集成運用工程技術、材料技術、智能技術、生物技術、光電技術和信息技術,加強健康種養、儲運保鮮等關鍵技術研發,形成系列品種、種養技術和設施設備相配套的技術體系。三是積極推進新型農林機械關鍵技術研究,應用推廣一批多功能、智能化、輕簡化、經濟型農林作業機械與智能化的農業裝備設施。四是超前部署規劃一批未來農業原創性、顛覆性科技重大領域,結合生物學、健康醫學、大農學等學科特點,搶占世界未來農業高科技陣地和產業高地,夯實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的引領作用。

第二,面向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施“農業新興產業科技行動計劃”。優化產業布局,構建產業體系,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重點在于:一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構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全鏈條高質量轉化應用。二是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加速推進糧棉油肉蛋奶等農牧業傳統優勢產業實現高科技、高質量、高效能、綠色化的迭代升級。三是研發抗氧化功能性元素和營養素含量高的新型健康食品及功能食品,建立健全新型加工產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四是在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能源制備、海洋天然產物有效成分提取、海洋功能產物分析檢測等方面組織開展技術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共性和配套技術,培育形成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五是進行專項布局,加速培育壯大生物種業、生物飼料、生物肥藥、數智農業、新型食品等農業新興產業集群,逐步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特色優質產業”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產業國際競爭力。

第三,面向農業現代化發展新態勢,實施“農業數字化生產力行動計劃”。數字技術具有高時空壓縮性、強滲透性和網絡化效應,能夠突破物理約束下的要素利用瓶頸,與產業鏈、價值鏈各環節的實體經濟發展充分融合,因而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所在。重點在于:一是聚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產品,探索立體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精準農業發展模式,促進農產品安全高品質生產。推進5G、區塊鏈、云計算和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賦能農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發展。二是集聚信息技術和人才資源要素,加快農業生產、鄉村治理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培育數字農業社會組織和專家隊伍,建立數字農業發展聯盟。三是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的建設模式,建設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條的數字農業試驗區,激勵科技型企業、數字技術產學研機構等打造分類實施、各具特色的數字農業高地。四是以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重點,推進數字農業產業聚集,提升農業產業園區數字化基礎設施水平。以園區帶動、科技支撐、質量優先、培育主體、打造品牌為思路,建成主導產業突出、現代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數字農業產業園區。五是重點部署基因育種工程、農業生物質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農村土地與集體資產數字化工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工程、應對農業氣候等外生沖擊的應急指揮智能化工程。

第四,面向農業綠色發展戰略布局,實施“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科技行動計劃”。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必須提升綠色生產力。重點在于:一是加強農業生物資源普查和大數據開發利用,開展動植物重大疫病、外來入侵生物監測與防控技術研發,深化農業生物固碳關鍵技術、應對氣候變化與減災防災技術研究。二是加強農業節能、節水、節肥、節藥等技術研發,支持中低產田改良、林下資源開發利用和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循環利用等技術研究,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土壤污染修復治理技術研究,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提供技術支撐。四是實施現代智能設施農業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科技重大專項,重點部署耕地質量建設、種業振興、農機裝備研發、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科技領域,加快提升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科技水平,促進農業綠色生產力的發展。

第五,面向農業經營方式轉型,實施“新型農業勞動者與經營主體培育計劃”。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有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勞動力作為支撐,為此必須著眼于農業發展需求,培育一批新型勞動者。重點在于:一是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農民素質提升是實現農業經營方式轉型的重要基礎,能夠為農業發展積累人力資本。地方政府部門應聯合專業培訓機構,通過課堂教學、現場教學、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培育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人才,全面提升農民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二是培育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鄉村振興需要一批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方的帶頭人,發揮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和帶動作用。可選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和種養大戶等聯農帶農主體,采取定制化培育、體驗式培育和孵化型培育的方式提升其經營管理能力。三是推動農村創新創業。農村創新創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動能。主要通過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培育一批扎根鄉村、服務農業、帶動農民的創新創業群體,通過建設農業創新創業園區、建設創業孵化園區等搭建農村創新創業平臺,通過建設農村創業導師隊伍、健全指導服務機制為創業者提供必要指導,通過提供創業服務、創業培訓等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第六,面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全面振興科技行動計劃”。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現階段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目標,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有力有效聯動帶動我國鄉村振興。重點在于:一是樹立大國土觀,從耕地向山水林田湖草沙延伸,全方位拓展農業生產空間。與此同時,在提升土地生產率與綜合產能的基礎上,挖掘和拓展耕地的多維潛在價值功能。二是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減輕耕地在傳統糧食生產中的生態壓力。三是由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引領農業科技新興產業、新興業態的培育發展。從傳統的農業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服務業,進一步延伸到營養健康、醫學和公共衛生、生態文明、農業文化等新領域。四是支持鄉村產業科技、鄉村文化科技、鄉村生態環境科技、鄉村科技人才培育、鄉村現代化管理科技等重點專項,服務于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

五、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政策建議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須推進以農業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戰略部署,制定完善相關支持性政策。

第一,深化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理論研究。傳統生產力理論關注的是土地、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配置和效率問題,時代變革下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大量新的生產要素已經在農業實踐中廣泛運用,因而農業高質量發展也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作為指導。一是厘清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形成統一認識,在理論邊界上明晰農業新質生產力同傳統生產力的共性與異質性特征,揭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外延。二是構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針對農業產業的特殊性,制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差異化評價標準,區域上考慮糧食主產區和非糧食主產區、水稻小麥玉米等不同作物主產區,行業上實現農林牧副漁全覆蓋。三是深入開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全要素配置的研究。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創新農業要素配置方式, 將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第二,完善農業科技管理體制機制。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體制機制作為有效支撐。一是進一步發揮政府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引導性作用和市場競爭激勵創新的根本性作用,以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協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二是完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政府涉農部門溝通會商,整合優勢資源,凝聚各方科技力量,有組織地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三是擴大省級農業科技項目立項范圍,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方法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科研經費的支持力度,同時鼓勵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行籌資開展農業科研活動。四是打造農業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高地,協同推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試驗,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第三,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技術研發,在基礎科學領域必須加強資金支持。一是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對農業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提供精準有力的資金支持,集中力量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突破性大、覆蓋面廣、關聯度高的關鍵技術及其配套集成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問題,如農業種質資源研發、農業智能裝備制造、動植物疫病防治等。二是加大金融工具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力度,通過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引導基金等,鼓勵銀行、證券、保險、創業投資類機構積極參與農業科技創新,擴大農業新質生產力研發投入的資金來源。三是發揮重點農業企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作用,通過設立農業創新型企業支持引導基金,支持企業開展農業領域重大技術研發創新活動,為農業科技企業提供合作平臺、項目支持和稅收優惠等。

第四,加強高水平農業創新型人才培養。人才是支撐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也是加快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引擎。一是大力培養具有原創精神、具備交叉學科素養、掌握前沿科技的高素質創新性人才,重點培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創新創業人才。二是推進科研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員股權激勵改革等政策的落實,激發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更好體現科研人才的市場價值。三是依托“互聯網+”創業創新等項目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為農業科技創業者提供配套設施、項目對接、成果轉化服務支持。四是實施重點人才支持計劃,持續推進科技特派員創業示范基地建設,加強農村實用科技人才培訓和培養,壯大農村基層科技人才隊伍,促進新型科研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轉化和應用。

第五,強化農業科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產權保護是經濟主體參與市場活動重要的激勵約束機制。一是鼓勵農業科技企業、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開發、申請、轉化、運用專利技術,完善農業新質生產力科研成果從研發到轉化的運行機制和產權激勵機制。二是加強區域優勢農產品的品牌培育,在生產端鼓勵農業經營主體注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綠色有機認證等,在消費端通過對綠色產品、有機食品等進行合理溢價,發揮農業特色品牌的市場價值。三是加強農業技術標準制訂工作,引導高校和企業通過產學研聯合研制農業技術標準,鼓勵農業出口企業和行業組織對標對表國際規范完善生產標準。四是加強農業技術發明創造專利權、農業新品種商標權、農產品地理標志以及植物新品種、農業商業秘密等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健全農業知識產權舉報投訴、維權援助和侵權查處機制,為農業技術研發提供必要的產權保護支撐。

 

(作者系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華南農業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改革》2024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国产日韩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午夜福利亚洲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 亚州AV有码乱码在线观看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