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是第5個對鄉村振興進行專題部署的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共分8個部分35條細則,對2022年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概括而言,今年的一號文件可總結為“一二三四”。一個總體要求,即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兩條基本底線,即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三項重點工作,即要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四個保障機制,即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擴大投入支持和金融服務,強化人才支撐和深化制度供給。
牢牢穩住農業基本盤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是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也隨之出現歷史性轉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新階段“三農”工作的根本任務,更是“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面對新環境和新形勢,鄉村振興的戰略定位也進一步深化。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這是新發展階段穩大局的戰略需求;著眼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農村市場空間廣闊、潛力巨大、大有可為,這是開新局的關鍵基礎;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基礎支撐在“三農”,必須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這是應變局的壓艙石。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艱巨,做好“三農”工作具有更加特殊而重大的意義。
為此,今年一號文件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穩住農業基本盤為戰略基點,要求以更硬的措施、更強的執行力,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為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突出年度任務實效導向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至今,此次文件是第5個對鄉村振興進行專題部署的中央一號文件。此前出臺的4份文件,主要聚焦于頂層設計,其中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更以部署“十四五”時期的“三農”工作任務為重點,突出其戰略性和方向性。而今年一號文件繼續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更加具體、明確地部署了2022年度工作要點和推進任務清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謀篇布局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使新時代“三農”工作抓手更加有力度、有實效,體現了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和實效性導向特征。
首先,強調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責任,這是此次中央一號文件的突出亮點。堅持把“三農”重點工作責任落到實處,以制度供給為支撐,將壓實“三農”工作的責任更精細化、制度化、程序化,做到有規范、有標準、有依據。
一是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今年要盡快制定出臺省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促進黨政同責見實效。同時,要求不斷提高主產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切實穩定和提高主銷區糧食自給率,確保產銷平衡區糧食基本自給,使糧食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共同扛起國家糧食安全責任。
二是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糧食安全最根本的生產能力。因此,一號文件要求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對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必須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抓好耕地保護和種植用途“非糧化”的管控。
三是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制定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開展省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完善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壓緊壓實部門和地方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全面增強各級黨委政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
其次,強調必須守牢底線。今年的一號文件要求,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盡管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達到1.3657萬億斤的歷史新高,糧食安全保障處于歷史最好的時期。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糧食需求仍將持續增長,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糧食穩產保供依然存在短板弱項。
因此,今年的一號文件要求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一是通過壓實責任,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穩住糧食面積和糧食產量,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大力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牢牢守好“米袋子”;二是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多措并舉擴大大豆和油料種植面積,提高植物油自給率,力爭“油罐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三是加大力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穩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等,切實做到拎穩“菜籃子”。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針對當前部分脫貧地區群眾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脫貧基礎還比較脆弱的形勢,今年的一號文件在持續推進工作機制、政策舉措、機構隊伍等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同時,重點抓好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再次,注重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和指向性。目前糧食生產的突出問題是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農民種糧不賺錢。針對這些問題,從穩糧政策設計看,今年的一號文件更加注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如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逐步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
與此同時,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創新糧食產銷區合作機制,提高地方抓糧積極性。尤其要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和小農戶,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使農民種糧有錢賺,提高種糧綜合效益。
最后,強調政策的實效性。今年首次提出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并多次強調對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等加強考核,建立考核機制,提升政策實效性。例如,今年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將有利于遏制大豆和油料面積下滑的勢頭。2021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和產量“雙減”,全國播種面積1.26億畝,比上年減少2200萬畝,產量1640萬噸,比上年減少320萬噸。因此,必須嚴格落實各項政策舉措,確保2022年面積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逐步提升國內大豆油料供給能力。
強化鄉村振興保障機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更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循序漸進、久久為功。因此,必須不斷強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保障機制。
第一,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今年的一號文件指出要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建強黨的農村工作機構,進一步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要求和工作機制,要求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三農”工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等作用,把黨管農村工作的政治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動力,同時部署抓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展開,建立健全鄉村振興推進機制,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第二,擴大鄉村振興投入、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必須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等方面為鄉村振興構建基本保障機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舉措。從投入看,一號文件指出要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的比例等。同時,一號文件從多角度夯實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基礎。首先對各類金融機構予以支持,例如對機構法人在縣域、業務在縣域、資金主要用于鄉村振興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實施更加優惠的存款準備金政策等。其次強化制度安排,完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統計制度,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等。此外還注重精神建設,加強農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最后通過保險等產品為安全托底,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強化涉農信貸風險市場化分擔和補償等。
第三,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本保障?!班l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一號文件指出要啟動“神農英才”計劃、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完善耕讀教育體系、優化學科專業結構、鼓勵地方出臺城市人才下鄉服務鄉村振興的激勵政策。這將有力引領和推動鄉村人才隊伍培育及建設不斷加強,形成本土人才培育、城市人才下鄉、專業人才服務等鄉村人才發展新格局,增強鄉村振興人才凝聚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力,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第四,抓好農村改革重點任務落實,深化鄉村振興的制度供給。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要用好改革這個法寶,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強化改革集成配套,深化制度供給。一號文件對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行部署,進一步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增強制度供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