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單列為體制機制創新的具體內容。針對鄉村振興的金融服務供給不足,提出了金融政策支持、信用解決、風險市場化分擔和補償等關鍵性措施和意見,是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重要舉措,具有戰略性、整體性與創新性。金融是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是其得以順利運行的血液,對農村農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將“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作為促進鄉村振興體制機制創新的主要內容,彰顯了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現代金融業在農業和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將金融功能真正延伸到鄉村,把鄉村納入金融業的主流目標客戶群體中的重要舉措。
具體來看,在“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方面,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對機構法人在縣域、業務在縣域、資金主要用于鄉村振興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實施更加優惠的存款準備金政策。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探索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信貸模式。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治理機制,穩妥化解風險。完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統計制度,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深入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農戶信用貸款。加強農村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積極發展農業保險和再保險,優化完善“保險+期貨”模式,強化涉農信貸風險市場化分擔和補償,發揮好農業信貸擔保作用。很顯然,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激勵機制、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承接了往年的政策方向。而且,在注重從體制機制上激勵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的同時,針對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尤其是對農村金融知識教育、統計工作以及考核評估上的強調是前所未見的,體現了政策的延續性與創新性的統一。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的體制機制創新,主要通過金融供給和金融基礎設施兩大方面予以實現。
首先,通過加大對金融機構的激勵力度,并強調建立長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有助于在微觀主體層面建立更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業務發展模式。“完善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統計制度,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將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納入監管體系,從而激勵金融機構將主動服務鄉村振興。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2021年6月7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該文件突出了金融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進一步強化了考核評估工作的激勵約束作用。金融管理部門將評估結果作為履行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市場準入管理、金融監管評級、機構審批設立、業務范圍調整等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職能的重要參考,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支持力度。不僅對考核指標更細化、更具體,而且考核結果與金融機構監管評級掛鉤,加大了考核力度,突出了評估結果運用的激勵約束機制,變“引導性監管”為“強制性約束”,從而改變了商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的激勵機制。
例如,2022年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創新推出的“鄉村振興共享貸”,就是針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發放的,由擔保公司與建設銀行按照約定比例承擔風險責任,用于滿足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和服務需要的流動資金貸款。該產品在合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特性,提出了不需要抵押,其期限設計也考慮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特點,約定“單筆貸款支用的時間到三年之后,如果生產經濟正常、履約記錄良好,可根據監管要求,進行無還本續貸”,以滿足客戶持續經營周轉需要。由此可見,“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將其服務鄉村振興納入監管考評體系,將進一步促進金融機構推出一系列服務鄉村振興的金融創新產品與金融服務組織。
強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也改變了私募基金的投資方向與投資策略。2021年全年中國農業食品行業一級市場融資事件數為86起,融資總額為153.87億元。除了農業垂直基金,紅杉、高瓴、經緯、IDG、軟銀等多家私募基金均有布局和關注。對于農業一貫謹慎保守的VC/PE為什么布局農村農業?原因大概有幾點:一是消費、科技、TMT等熱門賽道機會變少或者太卷,好的投資機會普遍稀缺。二是目前國家政策正在大力引導農業發展,不斷發文明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現代種養、農機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已被列為重點產業,并明確表示設立政府引導基金。三是雙碳、共同富裕對資本進入農業農村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目前風險資本對農業投資的理解主要放在“雙碳”的大邏輯之下。四是農業也存在“卡脖子”問題,邏輯類似芯片“國產替代”,例如種子、豆類等均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其次,當前農村產業和區域經濟都具有相比城市更快的增速,背后是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因此金融資源有動力更好地為鄉村服務,但信用體系、金融教育、消費權益保護等金融基礎設施的落后是金融資源進入鄉村的梗阻。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對這些方面的改革舉措,有助于從長期和根本上消解這些障礙,讓金融資源不斷地、自主地進入鄉村部門。已有的理論業已證明,通過實施覆蓋全社會、形式多樣的國民金融教育,使得農村各階層消費者能夠多渠道獲取、掌握金融知識、金融信息、金融工具運用技能等,能夠有效促進農村消費者金融素養、金融市場參與度、自我保護能力、理性金融決策能力的提高。金融教育能夠促進金融素養的提高,而金融素養提高將進一步影響家庭金融行為,增加家庭信貸可得性,從而避免過度負債;促進家庭參與農業保險,使用快捷的移動支付等。金融教育還可以促進農村金融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從而促進普惠金融的發展。所以,提高信用體系、金融教育、消費權益保護等金融基礎設施的水平,將降低農村金融創新發展的成本,從而促進農村金融發展。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將“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單列為一項重要內容,從整體上提出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政策要求,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創新活動提供了機制體制保障,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政策性方向。在未來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應該關注以下創新點:
第一,數字金融賦能鄉村振興。規范互聯網金融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積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提高涉農信貸風險的識別、監控、預警和處置水平。加強涉農信貸數據的積累和共享,通過客戶信息整合和篩選,創新農村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模式,在有效做好風險防范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發放信用貸款的比重。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農村電商的專屬貸款產品和小額支付結算功能,打通農村電商資金鏈條。
第二,因地制宜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體制建設,積極探索農村金融服務新方式,積極支持農戶發展。要積極拓展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強銀擔合作,明確支持以小微企業、“三農”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的政策性擔保公司。金融機構應該根據鄉村特點,以債務融資工具、理財直融業務、資產支持票據等直接融資工具為抓手,為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開展債券融資業務,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為支持鄉村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提供助力。同時,在補充資本金方面,積極發行小微金融債券、雙創金融債券、二級資本債券、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等各類金融債券,充分利用金融市場資金,拓寬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資金來源。
第三,盤活資源高效利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把信貸業務送到薄弱地區,更要盤活鄉村各種資源,充分調動農民主體的積極性,激發發展活力。金融機構必須進一步推進營業網點和金融服務下沉,并在更多鄉鎮和城鄉接合部開設支行,把信貸支持送到金融服務薄弱的鄉鎮地區。破解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中存在的服務機構欠缺、產品單一、信貸服務供不應求等諸多“堵點”,需要各方發揮合力,盤活各類資源,久久為功。
第四,積極拓寬農業農村抵質押物范圍。推動廠房和大型農機具抵押、圈舍和活體畜禽抵押、動產質押、倉單和應收賬款質押、農業保單融資等信貸業務,依法合規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積極穩妥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探索創新抵押貸款模式。鼓勵企業和農戶通過融資租賃業務,解決農業大型機械、生產設備、加工設備購置更新資金不足問題。
第五,完善“三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完善綠色信貸體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創新“三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用于支持污染防治、清潔能源、節水、生態保護、綠色農業等綠色領域,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綠色債券后續監督管理,確保資金專款專用。
第六,股權投資促進農業產業創新。隨著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實施,城鄉融合發展逐漸加快,農村的資源稟賦結構發生了改變,通過改變農業生產的組織方式與商業模式,將會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因此,農業投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階段VC、CVC以及PE的投資新領域。目前私募資本主要關注點在育種、合成生物、替代蛋白、智慧農業、農業科技、功能性食品添加、食品包裝等方面。此外,農業產業基金則成為很多地方政府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與創新領域。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2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