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內外部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已經到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階段,必須更加依靠科技實現創新驅動、內生增長,促進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一、科技創新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核心動力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和國家強盛之基,是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正在發揮日益明顯的“核聚變”效應。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的發動機,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綜觀當今世界創新型國家科技發展歷程和國際國內農業發展經驗,關鍵是要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源源不斷地為農業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提供強大動力,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從世界科技發展歷程看,每一次重大科技突破都帶來了農業發展方式的革命性變化。18世紀60年代和19世紀70年代的兩次工業革命,使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力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由依靠人畜力為主向機械動力為主的躍升,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帶來了傳統農業向機械化農業發展的重大變革。1840年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的提出和1865年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推動了化學肥料和作物育種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帶來了傳統農業向生物農業發展的重大變革。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解析和1973年DNA的成功重組,催生了植物轉基因技術的蓬勃發展,引發了作物增產技術的重大變革,將農業生物技術推向了嶄新的發展階段。1949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的面世以及后來網絡信息技術IT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平臺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效率,推動了傳統農業向智能農業發展的重大變革。
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實踐顯示,科技進步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美國作為典型的人少地多的國家,正是重點發展并應用農業機械化技術、不斷加強精準農業技術的研發應用、廣泛開展社會化服務,才突破了農業勞動力資源相對稀缺的發展制約,領先世界各國率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發展起了資源綜合高效利用型農業,不僅以不到2%的農業人口養活了3億美國人,而且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荷蘭作為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正是重點發展圍海造田和土地高效集約利用技術、持續優化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才突破了耕地資源嚴重缺乏的瓶頸制約,發展起了以園藝和畜牧業為主的集約高效型農業,僅用不足世界0.02%的農業人口和不足世界0.07%的耕地,成為了世界最大的蔬菜花卉出口國和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以色列作為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正是重點發展并廣泛應用了高效設施農業和節水灌溉技術,才突破了水和耕地等資源嚴重缺乏的發展制約,在中東沙漠上創造了農業奇跡,發展起了高度資源節約型農業,不僅以2.2%的農業人口養活了720萬國民,還由農業進口國變為出口國,成為歐洲主要的冬季蔬菜進口基地。挪威作為以水產養殖為主要農業產業的國家,正是重點發展深海網箱養殖技術,才突破了傳統海洋資源衰退和作業漁場老化的發展制約,實現了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海產品出口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農業發展成就表明,科技創新是推進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先后培育并推廣應用了高產、優質糧棉油等農作物新品種2萬余個。推動作物矮稈化、雜交化、優質化的三次跨越,實現5~6次大規模品種更新換代,促進糧食畝產由1949年的69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59公斤。超級雜交水稻育種居世界領先水平,2014年袁隆平院士團隊培育的超級稻產量達到了百畝連片平均畝產1026.7公斤。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品種對提高單產的貢獻率達到43%,單產提高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由1949年的2300億斤提高到當前的12000億斤以上,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突破水鹽監測、土壤改良等技術,提高水、肥等資源利用效率,改造了大批中低產田。20世紀90年代,歷經20余年的黃淮海平原鹽堿地綜合治理技術研究應用,使5000余萬畝鹽堿灘地變成沃土良田,黃淮海平原變身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成為穩定糧食產能的堅實保障。小麥條銹病、稻飛虱、蝗蟲、禽流感、口蹄疫等防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有效控制了農業重大病蟲害的集中暴發。設施蔬菜種植技術日趨成熟,實現了“菜籃子”周年生產和均衡供應,并逐漸向安全、適口、鮮活、多樣和可持續方向轉變,成為提高農產品供給多樣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成功培育并推廣了200多個畜禽水產新品種,開發應用了配套養殖技術,支撐我國畜牧水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肉、蛋和水產品等產量多年居世界第一。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成功和深海網箱養殖技術的突破,改變了以往依靠捕撈發展漁業的局面,實現了水產業發展的重大變革。
二、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總體思路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農業部黨組的決策部署,應對農業發展面臨的各種新挑戰,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科技裝備水平和勞動者素質,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迫切需要做好“三個轉變”:一是從注重數量為主導,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藏糧于技;二是從注重糧食農業為主導,向糧經飼兼顧和大食物農業轉變;三是從注重農業生產為主導,向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等全過程全要素轉變。同時,要切實把握好農業科技創新的戰略性、規律性、時代性等三個顯著特點,不斷釋放創新活力、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效率,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把握好戰略性,強化科技第一生產力和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必須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個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的巨大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必須緊盯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態勢,緊扣國際發展趨勢和國內發展需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任務,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為主要目標,以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為基本要求,著力構建適應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戰略基點,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化原始創新,努力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不斷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把握好規律性,始終尊重農業和農業科技自身規律。必須遵循農業發展規律。準確把握農業產業生命性、長周期性、區域性、自然性等規律特點,正確運用科技手段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必須遵循農業科技發展規律。準確把握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以及長期性、系統性、區域性特征,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推動農業科技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更好更快發展。必須堅持產業需求和問題導向。把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重大需求、解決關鍵共性問題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貫穿到資源配置、科技評價等各方面,促進農業科技與生產緊密結合。
把握好時代性,體現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的階段特征和時代要求。概括起來8個字,“優化、拓展、壯大、完善”。一是優化科技資源布局。加速構建適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創新資源配置體系,促進作物畜禽等各產業、種養加以及資源環境等各環節的科技資源合理配置、協調發展;強化農業科技基礎性工作、基礎研究和集成應用,著力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鏈;統籌國內國外農業科技資源,協同創新、合作共贏,匯聚強大的創新力量;加強地方尤其是中西部農業科技力量建設,實現中央和地方、東中西部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同步提高。二是拓展科技創新領域。加快現代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扶持新興交叉學科發展,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關鍵技術研發,提升產業化水平;加強海洋、灘涂、鹽堿地等非耕地利用研究,大力促進草牧業技術開發,廣辟食物、飼料新資源,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強化配套技術研發,挖掘農業在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潛力,拓展農業新功能,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三是壯大農業科技力量。持續優化人才結構,加強領軍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大力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壯大農技推廣隊伍;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科技創新,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四是完善農業科技管理。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明確各類創新主體功能定位,建立分工明確、運轉高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各類創新主體自主性,構建高效的協同創新機制;改進科技評價與績效管理激勵機制,樹立農業科技創新的正確導向;完善農業技術成果轉化政策,充分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分配導向,大力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活力和創新積極性,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環境氛圍。
三、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實際舉措
依靠科技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必須進一步明確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和主攻方向,緊緊圍繞確保糧食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聚焦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綠色增產與節本增效、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資源環境生態、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農產品加工與物流、農業防災減災減損等領域技術需求,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
一是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積極推進農業科研單位改革。優化改革方案,強化分類指導,加快建立“職責明確、評價科學、開放有序、管理規范”的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制度,落實科研單位在編制管理、人員聘用、職稱評定、績效工資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完善符合創新規律、職能定位清晰的治理結構,依據學科領域、研究方向組建創新團隊。提高公益性科研機構運行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與科技評價相配套的薪酬體系。推進農業產學研緊密結合。強化農科教、產學研、育繁推合作,消除資源共享的障礙。改進薪酬和崗位管理制度,促進農業科研人員在事業單位和企業間合理流動。鼓勵農業科研院校的科研人員帶項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業工作或創辦企業。依法依規實施科技成果入股工作,規范擔任行政領導職務的科技人員參與技術入股。探索地市級農科院所資源整合。鼓勵有條件省份通過機構重組、合作共建、人員互相兼職等方式,開展地市級農業科研院所與農技推廣機構資源整合試點。
二是健全農業科技運行機制。強化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業部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力量整合和資源共享,鞏固強化大聯合、大協作的新格局。著力強化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圍繞農業發展重大問題組建一批聯合攻關協作組,集聚全國農業科技優勢資源,探索建立國家需求導向、項目任務帶動、平臺資源共享、機制創新推動的新型高效協同創新機制。積極支持地方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圍繞本地區農業發展需求和生態條件、資源稟賦開展協同攻關。優化農業科技投入機制。持續增加農業科技投入,重點是加大長期、穩定支持力度,讓農業科技人員潛心研究、厚積薄發。建立目標明確和績效導向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科研項目和經費。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根據不同創新活動的規律和特點,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對從事基礎、前沿、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等不同活動的人員,建立健全科學分類的創新評價制度。推行第三方評價,探索建立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方參與的評價機制。改革農業科技計劃管理機制。改革完善科研組織方式和管理機制,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充分發揮專家和專業機構在農業科技計劃管理中的作用,加強對專業機構的監督評價和動態調整。
三是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繼續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依法完善鄉鎮農技推廣機構設置,明確公益性職責,理順管理體制,實現管人與管事的有機統一,發揮縣鄉服務機構的整體功能。推進農技人員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完善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創新農技推廣方式,探索服務新型經營主體的新機制。落實農技人員待遇,改善工作條件,切實解決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經費不足問題。鼓勵社會力量開展農技推廣服務。做好科研院校開展重大農技推廣服務試點工作,并爭取覆蓋全國主要農業科研院校,重點支持“科研試驗基地+區域示范基地+基層推廣服務體系+農戶”的鏈條式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發展,鼓勵優秀專家常駐試驗示范場、科教人員到一線從事農技推廣。積極施行推廣型教授、推廣型研究員制度。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定向委托、實施項目等方式,引導和支持科技特派員、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組織等開展農技推廣服務。打造農業科技服務與成果轉化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系統設計和架構,強化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建設,重點是按照“體系是基礎、數據是關鍵、服務是根本”的思路,將農業科研體系、產業技術體系、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連為一體,打造貫通全國農業科教系統的云平臺,提升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化水平和農技推廣效能,為廣大農民和各類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及時、精準、全程顧問式的科技服務。推動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中心專業化、市場化運行,建立目標一致、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利益共享的“一條龍”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體系。改進農業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按照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要求,盡快將符合規定的農業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鼓勵以轉讓、作價入股等方式加強技術轉移。成果轉移轉化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主要用于研發與成果轉化。提高農業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讓農業科技人員獲得更多合法權益。積極推進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比例改革試點,引導地方開展改革試點,擴大試點范圍。
四是提升農業科技條件能力。加強和完善重點實驗室建設。優化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建設以綜合性重點實驗室為龍頭、區域性/專業性重點實驗室為骨干、農業科學觀測站為延伸的學科群農業部重點實驗室體系。完善重點實驗室分工協作、資源共享、學術交流運行機制。提升農業科研野外試驗基地共享服務能力。統籌全國農業科研單位和高校試驗基地資源,推進合理布局,加強共建共享,建設試驗示范、觀測監測、南繁北繁、中試轉化、示范展示五大基地體系。推進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范基地建設,加強與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的銜接。鼓勵各地建設各具特色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加強與科研、推廣、教育機構的對接,實現科技與生產、集成與示范、教育與推廣緊密結合。發揮企業在基地建設中的作用,探索面向市場的運行與服務模式。穩定支持基礎性長期性農業科技工作。對農業種質資源收集、評價,水、土、氣等科學觀測,動物流行病學研究及菌毒種鑒定、保藏等,給予穩定支持。加強農業科技大數據平臺建設,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長期連續、全面翔實的基礎數據。
五是加強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一是強化農業科研人才隊伍。繼續實施科教興農和人才強農戰略,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弘揚科學精神,營造創新文化,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培養造就領軍人才。發揮農業科技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開展中華農業英才獎和中華農業科技獎評選。依托“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積極引進現代農業發展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舉辦農業高級專家國情研修班,組織農業科研人才出國(境)訪問研修,加強高層次科研人才和青年骨干人才培養。強化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加強聘用管理,嚴格上崗條件,加快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廣泛開展知識更新培訓,繼續實施“萬名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養計劃”。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出臺農技推廣研究員分層分類評價辦法,健全激勵機制。實施“最美農技員”遴選計劃和“全國十佳農技推廣標兵”資助項目。強化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立健全“三位一體、三類協同、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組織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吸引年輕人到農村創業興業。發展農業職業教育,組建中國現代農業校企聯盟和現代農業、現代畜牧業、現代漁業、農機裝備、都市農業等五大職教集團,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以農廣校為主體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師資隊伍、精品課、精品教材、田間學校和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基地建設。
六是促進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涉農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自主建立高水平研發機構,或與農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組建高水平研發機構。鼓勵涉農企業參與政府科技計劃,開展農業應用技術研發和重大產品創制。面向企業建立農業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指導農業科教單位開發共享科技資源,建立面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開放機制。通過金融服務扶持農業企業增強創新能力。鼓勵和引導企業面向生產一線開展農業技術服務和培訓。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風險投資等社會資金參與建立農業科技創新基金,完善天使投資、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等融資服務體系。積極推進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支持企業提升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水平。鼓勵涉農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聚集優秀人才,調動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探索完善科企合作新機制新模式。加強農業科研單位與企業對接,通過人才和項目合作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
七是推進農業科技國際合作。農業“走出去”,科技要先行,善于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我國全球配置農業科技創新資源能力和國際話語權。做好技術引進工作。把握世界最新研究領域和學科前沿,在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智力資源的同時,加大優質農業生物資源的引進力度。促進技術輸出工作。加強農業先進適用技術、農業科技服務輸出和產能合作,開拓農業技術和產品國際市場。在不同國家建立一批聯合研發、技術轉移、示范服務平臺,推動農業技術產品全球化應用和農業人才隊伍國際化發展。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促進區域內農業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加強沿線國家農業糧食生產技術合作,提高全球糧食保障能力。大力推進全球氣候變化、跨國動植物疫病等共性難題共同合作與應對。
八是努力建設農業生態文明。按照農業部“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總體要求,推進農業生態文明的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強化宏觀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強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水資源利用制度,在劃定的生態紅線內規范并約束資源利用的方式和強度。著眼解決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突出問題,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完善規劃引導機制和紅線保護制度,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形成符合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財政投入機制、工作激勵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要面向農業生產全過程,加強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和農村清潔工程,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探索形成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的技術模式和技術體系,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逐步減下來,實現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綜合考慮清潔能源、環境治理和民生福祉,積極發展生物質和可再生能源。爭取對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所產生的電力、沼氣、有機肥、生物碳和成型燃料等終端產品給予補貼。推進建立中央、地方政府、秸稈利用業主等三方籌資機制,對秸稈還田離田、收儲利用體系建設給予資金扶持。建立產品準入制度,對達到有關要求的農業廢棄物發電、生物天然氣等實行管網連接準入,并及時全量收購和入網。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大力研發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節能減排、精準施肥用藥和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突破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產品產地污染治理修復等實用技術,重點開展秸稈收儲運及產業化技術研發、地膜殘膜資源化利用、低成本易推廣可降解地膜研發等科研攻關。加強耕地質量保護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發展節水節地節肥節藥節種節能等高效節本技術,使技術進步成果轉化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聚焦農業農村生態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推動人類社會行為模式在廣大農村地區深刻變革,完善農村生態系統。進一步整合現有項目、資金、人才和技術資源,篩選和集成一批覆蓋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全鏈條的先進實用技術與模式,打造一批美麗鄉村典型,幫助農民發展生產、美化生活、保護生態,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和勞動者素質,進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農業生態文明。
(作者系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第18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