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越來越近,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是緩解貧困、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的一場攻堅戰。筆者認為牢牢把握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服務精準扶貧新方向,采取多種措施,找準農村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才能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精準扶貧“堡壘”。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物質幫扶,不如建強一個好支部;扶貧脫貧,必須有一個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農村基層黨組織是精準扶貧政策在農村落地落實的關鍵所在。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凝聚合力,擴大張力,把各種農村組織的力量匯聚到精準扶貧工作上來,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這個“牛鼻子”,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增強“造血”功能,擔當起推動精準扶貧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
二是支持能人帶頭發展,樹立精準扶貧“標桿”。 堅持將配強農村基層班子作為加快農村基層經濟發展的關鍵,通過整合優惠政策,在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創業成功人士中,動員選派政治素養強、發展能力強的本土人才到貧困村掛職或者任職,同時鼓勵其牽頭組建農村基層經濟發展專業合作社、創辦農業技術基地、領辦各類經濟實體,著力構建新型經營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穩定實現脫貧目標。
三是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吹響精準扶貧“號角”。農村黨建好不好,關鍵要看責任落地實不實。黨建責任體系的落實質量,重點在于書記的“第一責任”、黨組織的“主體責任”、組織部門的“直接責任”是否履行到位。“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不是一句空話,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尤其需要充分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和書記“一線指揮官”的作用,鄉鎮和村級黨組織更要聚焦黨建主業、種好責任田,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吹響精準脫貧攻堅的號角。
(作者單位:湖北京山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